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Aires419
提问有没有北京的朋友提了这个车,高峰期环路频繁刹车会不会越踩越硬
桥木城
#行车记录仪怎么选宋plus dmi ETC接口取电,装K980实现停车监控,缩时录影,碰撞录影,电子狗,等等功能。
曾小闲闲
某些谜之角度还是有一些那种韵味的,到底像不像。大家说了算!!!
__-_-161042503
当一个人身负四十万时,月收入在一万左右,该不该买这车,买车也要代款,
魏牌黑粉
先说优点,车确实很棒,用料好,配置高,有科技感,此乃我心中理想座驾。 再说问题,定价太贵 不只是客户觉得贵,现在是车评人,4s销售,准客户都觉得太贵太离谱。 当时大家预计两驱24万,四驱27万。当然大家都承认,魏牌的品质...查看全文
汽车摘要
长安家的低配续航130,也有acc、主动刹车这些配置。配置不低续航不差,动力也不错,然后少八万。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当冤大头?
汽车摘要:unik-idd尺寸和摩卡也差不多啊,都是4.8米多。我也没觉得魏派比长安的uni系列高级啊,论名气长安更是吊打根本没多少人听说过的wey。价格呢?29对17都快要翻倍了。 都是混动 unik idd比汽油版才贵了3万,算上少的税基本上落地价都差不多了?对比之下摩卡 什么玩意儿?
王哓二
今年的混动领域真是神仙打架呀,感觉国产车企倜然看见了这个纯洁的小白兔,我也来凑个热闹,说一说市场上的这些插混技术各有什么优劣?理想one,摩卡DHT-PHEV,UN-K iDD,比亚迪唐DMi这四个为例。 插混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省油,U...查看全文
XW关我
大唐的内饰,豪华感是可以,但有点过于老气,特别是这大饼方向盘。
JackChen86
上海全面启用了新的智能充电桩,配了卡,需要刷卡才能启动充电。每次拿卡也烦。虽然手机nfc功能能直接模拟卡,但是由于卡是加密ic卡,所以虽然复制成功,但是手机上的卡还是没法成功使用刷卡充电。 主要原因是母卡是加密ic卡。所以可以在电商买个读卡器,通过将母卡数据解密后写入手机,就能正常使用了。亲测按照如下图步骤操作,手机能直接刷卡充电。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把加密小区门禁ic卡复制到手机。 现在每次充电更方便了,特此分享
行动派汽车
曾经广汽传祺 GS8 以一己之力捅破 20 万自主大关,冲入到合资 SUV 中拼刺刀。事实证明,无论是不落伍的外形,还是优秀的驾乘、空间体验,上一代 GS8 创造了奇迹、留下了口碑。现在全新一代广汽传祺 GS8 预售了,说是王者归来不为过,...查看全文
伪装194656334
抖得不行,全车都在共振,一加速就振,感觉快把天窗振下来了
啃啃啃
啦啦啦啦啦...查看全文
车真率
上牌也被撞,,,夹在两辆比亚迪宋plusdmi中间e2也是醉了干不过宋
哇咔咔咔79072600
重庆收一个2抵4
才思敏捷荷叶0y4
yimichgu738
有武汉这边转让零跑c11单的吗?
等车友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身定了宋plusdmi,快提车了,不过曾经考虑过宋EV,但是觉得里程短,比较贵。恰好零跑C11价格降下来一些,硬件配置也好了不少,比如记忆座椅,所以对它非常有兴趣。 上次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店试驾了量产前的工程样车,驾驶体验不太理想,而且市区内跑不开,只跑了很短的距离。非常感谢嘉定零跑店的齐齐小姐又给了一次试驾机会,这次是量产车。 为了做对比,我先去比亚迪富林迪耀店看了一遍宋plusdmi,本来也想试驾,可惜没有试驾车,回头马上去了嘉定零跑店。 个人感觉,零跑C11的做工比宋好出一个档次。宋的工艺比较毛糙,C11的精致。沿路我看了许多牌子的汽车,C11的工艺在第一梯队。回首看宋的钣金缝隙,简直不忍直视。 这次试驾跑得远,来回可能有二十多分钟,驾驶体验大幅提升。量产车确实比工程样车好了许多--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出的馊主意用工程车试驾的,简直是自砸招牌呀! 首先,方向盘转动没那么轻了,我原先开比亚迪速锐,感觉很容易上手。指向准确,回弹复位也恰到好处,没有上次那种太多余量的感觉。 其次,轻松模式下刹车也舒服了,上次即便我非常小心的控制,还是有轻微点头的现象。这次即使按照原来的开车习惯,也没有点头。运动模式下收油门后有明显减速动作,我开惯了油车,反而不习惯,但不算突兀,也不会点头。 然后,车身没那么晃了。我有意试了一下快速变道--没有麋鹿测试那么猛,但一般人不会那么开,车身迅速拉直,几乎没有晃动。然而上次试驾时尽管开了短短一程,虽然不晕,感觉却不大舒服。 还有,过减速带,差的路面,轻快干脆,体验也好了许多,不像上次觉得有些又晃又颠。 当然,车机系统还是一般般,路上不知为啥突然放起歌来,有点莫名其妙。倒车影像模拟的两条线我不习惯,最后看停车位的侧边线才倒进去。 最后,令人尴尬的事情必须要提了。我身高1米8,体重80多公斤,这次我多穿了点衣服,发现驾驶位的坐垫前端距离我的腿弯有半拳到一拳的间隙,后排也是如此,感受还没上次好。座椅的包裹性明显不足。相比来说,宋的座椅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设计师怎么思考的,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个子都很大。 总结,量产车对我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我必须牺牲一定的乘坐舒适性才能买它--这对体型较瘦的人不是问题,但对我这种体型的人来说却是个不得不慎重思考的大问题,而这种不应出现的纠结原本可以由设计师轻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