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特斯拉的FSD(Full Self-Driving)智驾系统尽管纯视觉的技术很牛掰,但从实际体验和测试结果来看,现阶段的智驾水平和咱国内新势力的的智驾系统相比较还是差距比较大的。我觉得造成水土不服的原因如下: 1. 学习样本的限制 因为特斯拉的特殊身份,导致无法在国内采集道路信息进行学习,仅能根据开放的视频和数据进行学习,导致特斯拉的纯视觉系统对国内车多人多的特色路况不能很好的学习和适应,进而导致缺少认知偏差,逐步沦为“差生”。不知道可以自行百度相关信息(国内法规要求数据本地化存储且禁止传输至境外。) 2. 纯视觉识别的局限性和国内车企的优势 纯视觉方案其实在国内某些造车新势力中就有使用过,但是面对复杂的路况(比如对象会车远光灯、人车混行+对向远光灯等)和多变的天气情况(团雾的天气),单纯的依靠视频分析作为支撑还是捉襟见肘的,因为纯视觉受外界光线变化影响非常大,会造成误判误操作。 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进行前期的使用发现纯视觉方案的弊端,所以现在普遍采用激光雷达+视频+高精地图或者毫米波雷达+视频+高精地图的方式,并且数据都在国内,无安全风险可以使用大量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提升识别算法,带来更适合国内路况的智驾体验。 3.FSD定位差异和车友的理解差异 特斯拉国内的版本FSD叫“智能辅助驾驶”,有些车友看了国外的测试视频,会以为和国内版本和国外版本一样,具备“完全自动驾驶”的功能,但是事实是仅具备 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驾驶过程中,还是需全程监管,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比国产的新能源车,基本都配有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标配,也不需要额外花费。相比较特斯拉的4.6W的收费来说,让我想起了一个菜名“韭菜”。 综上所述: 特斯拉的FSD功能目前在国内还是属于水土不服的状态,但特斯拉的纯视觉技术不的不服有过人之处,技术和迭代能力还是很有实力的。但受限于数据、法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实际体验感和国内新势力华为、小鹏、理想等的智驾系统体验差距还是很大。如果大家对FSD的技术好奇,FSD还是值得体验一下;如果大家最求性价比和低风险,个人觉的国内新势力的系统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