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77爱赛车
很多人总觉得等降价打折,十几万买车爽。问题是车企赚不到利润,为啥还要保持良心。 现在车企之间价格战,表面利好消费者,实际上打价格战到最终还是消费者吃亏。因为长期的亏本买卖是持续不了的,只能降本。 很多车企已经开始为了价格战降本。智己现在还在温饱线保持操守,只砍了一些舒适配置,安全性方面是没动的。极氪007已经对底盘动手了,007比001的底盘用料那是缩水很多的。但是消费者感知的部分(内饰和舒适配置)没砍。小米和问界互相爆料对方的铜线换铝线。对于不懂车的人来说,铝铜没有区别,没有任何感知,底盘多少钢多少铝也没有感知。很多人不懂车,只要求便宜能开,我建议直接byd,不要既要又要了。byd是降本界的奇迹,其中包括筷子底盘,高压油箱,传感器,镀锌防锈,它可以在你想象力的极限降本。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如果有一天智己也这么做了,我只能说你们成功了,又使得一家不得不为了活下去出卖良心。
大家挺实惠的,都是黑白基础色
找车也容易
五月某个单周ls6就超500了,结果月销说ls6只有400多
全程直播,110的速度跑高速。0%之后自动进入节能模式,所以这个里程包括藏电里程。
智己l6在tuvnord认证机构的监督下,做麋鹿测试。使用英国的精确测量仪racelogic的速度85.4的时候,表显91,也就是说差5.6。 根据汽车行业国家标准(GB15082-2008)中关于《汽车用车速表》中的有关规定:车速表指示车速不得低于实际车速,但不得高于实际车速的十分之一加四公里,具体的关系式如下图。比如汽车表显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实际车速应该在88~100公里/小时之间,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你车速表已经达到了130公里/小时,但是并没有被记录超速违章的原因之一。 不要扯什么高德地图和导航软件,误差根本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方法造成的。
高速53.5%,城区46.5%,出发表显825公里,最终752.2公里,0%之后藏电60公里
四驱顶配,下雨天测能耗吃亏,加上全部高速,这次应该到不了698
搬运
今日直播的光电测试,早上开跑,跑到半夜。 小米su7max版,100度电,胎压3.0 2.8 2.9,标配的20寸。 极氪007四驱智驾版,100度电,胎压2.64,标配19寸。 智己L6四驱超强性能版,100度电,胎压 2.3 2.4 2.5,标配19寸。 三车全部都在98%的电量出发,都是24度2档风,高速都是智驾模式,大部分高速,也有城区部分,跑到趴窝。 小米su7最重续航,594公里趴窝。 极氪007最终续航,611.4公里趴窝。 智己l6最终续航,698公里趴窝。 l6跑到0%电之后,藏电大概60公里。
强制店保告诉官方会处理的
家里有孩子的建议智己 甲醛乙醛含量均低于国标的1/10
有谁看得懂这根直线?标定妥协于加速线性
智己L6欧版解读,83度版本到底怎么来的? 智己L6今天新增全新版本,MAX长续航欧版,售价22.69万元这个版本将在8月份开启交付,后续同步上市到欧洲,售价可能会超过45万元,昨天我直播大家其实已经有在讨论,这个版本的情况。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这个83度版本为什么推出?为什么又多了一个欧版?以及对比竞品优劣势如何?顺便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版本应该怎么选择。 虽然很多人一直还在说智己营销拉胯这个事情,但是从发布会强绑包宣布解绑再到今天新增版本,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如果是懂行的一定能看得到,如果你愿意听,学点真正有 用的知识,买车不被所谓流量洗脑,不无脑喷,那就接着往下听,不愿意就再见,我说的这些你在其他人那边肯定没听过。 首先,智己团队现在反应速度已经快了不少,而且确实在认真听大家的声音,从19.9万到23.9万,这个配置阶梯正好差了4万,而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对于这个配置跨度阶梯如此大情况下,是没办法马上接受的,相比之前多了这些图1,因此对比之下,22万这个空当价格就空出来了,如何在22万这个价格段做好车型配置覆盖,让消费者🈶直接性对比有参照,也就是防守配置,这就成为了讨论度极高的话题。 而智己其实在准备阶段就已经做好了全方位覆盖,翻看工信部的380和379批次新车申报目录里,智己L6早已将所有在售版本车型全部申报,只不过由于2024年新能源市场确实进入到一个“大卷之年”,智己不得不将预留好的全新800V平台提前释放,而90度400V版本只作为申报选择,原有长续航版本在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操控需求的同时兼顾底盘舒适度和底盘高度需求情况推出,所以定价23.99w元的长续航版,在选择了空气悬挂和CDC情况下,在预算接受度在24w的客群中,大部分是满意的,配置有:全域800V,8295车机芯片 激光雷达,83度三元锂电池,还有空气悬挂和CDC,并且这个级别独有的后轮转向和ISC交互尾灯,为你在24万买这个版本,提供了无法拒绝的配置和情绪价值输出。 但问题也就在这,对于24万群体预算消费者,没问题,但对于22万群体购买的消费者,好像就变成了无头苍蝇,他们也想要800V,也想要这些配置,但是他们觉得CDC+空悬对他们来说,维保费用太高,在一些城市工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使用的频次不会太高,甚至一些是因为19.9w标准版是磷酸电池情况下,在北方没有家充桩因此更希望83度版本能够减去空气悬挂和CDC后更入门价格些,让他们也能满足自己对于续航和功能的需求,更多的是实用主义选择,这和当今的年轻消费者消费观念不谋而合,“买最适合自己的,买我最实用的”,所以欧版正好巧了,这个版本原本是计划先去欧洲亮相,后续再考虑择期国内上市的,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正巧有这个需求,顺势推出了,这就是整个过程关于为什么会有83度版本,以及为什么会今天有欧版的原因。接下来再说欧版,配置为什么少了ISC尾灯和真皮? 首先第一个,当你上来就开喷:“这车什么?竟然不标配真皮,这车简配了,智己太不良心,上汽又割韭菜了,可以断定,你没开过什么好车,你对车理解就是,人家都是当工具,你要当面具。 假设厂家真要减成本,一套这样的真皮座椅才多少钱?随便减里面一个激光雷达,或者大陆卡钳,不都能把你这套皮料给你补回来,为什么不呢?兄弟,这是欧版,出口欧洲的版本,如果你去搜索你会发现欧洲消费者对于所谓真皮座椅并不感冒,他们更喜欢织物纺织或者合成皮革,一个原因是环保要求,第二个原因是长时间使用后的磨损情况,且真正欧洲豪华车用的皮料,和你所看到的这些国产所谓的皮料那是天差地别,人家要甄选的皮,不是普通真皮,NAPPA只是一种工艺,不是一种皮料。例如我的LS7是半苯胺真皮,这种皮料才是真的好皮子,肉眼可见的细腻和触感,所以对于L6这样定位城市通勤车来说,皮实耐用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而核心的关于底盘,智能化,刹车,安全,这些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智己为什么都没动,因为真正懂车的会更关心的是这台车本身底子怎么样,车安全性怎么样,综合情况下再考虑价格和功能性,这也是为什么隔壁的MG4在欧洲可以卖的非常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关于ISC尾灯主要还是因为欧洲法规不允许。所以取消。因此这个版本就契合了83度不想要空气悬挂版本的国内消费者和大部分欧洲消费者同时需要,也避免了22w这个价位出现的空当,就正好时机恰当,可以推出,而对于这些我相信你看完我说的这些就已经自己有了清晰的判断了,这个欧版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我还是推荐入门标准或者83度cdc空悬,这种体验感是更好不纠结的,要不就是价格要不就是功能,而对于中间档22w预算的朋友们,放弃一些华丽的功能,选择更实用的“现实主义”,这也多个不错的选择。(作者,响子聊电车)
欧版没有真皮的原因
一板车,三黑二白一茶
刷到的,是实拍
我觉得不管怎么试驾,其它感受都是主观的,舒适和空间都是客观的。185的人后排,l6一拳,su7三指,y一拳三指,距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强行说差不多的,都是有偏向的。
有人非要越级比较,拿中型车比中大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