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电更香:从宋plus DMI的营销混乱看比亚迪
有电更香:今天不说营销的拉胯,不说等车的焦虑,来说说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宋PLUS DMI高速失速情况。先明确提出我的观点,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失速情况,这都是比亚迪必须对新车和已经售出的车进行统一整改的,无论是OTA修改策略,还是对硬件进行调整。理由如下: 一、根据目前很多车友以及一些大神反映和分析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在堵车、或者110kM 时速的时候就开始保不住电,然后掉电进而失速的情况。这显然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可能有人会用自己开车的经历来说失速没那么容易发生。但按照目前的分析来看,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掉电失速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只要连续大功率(远低于发动机最大功率)运转,就会掉电失速。要知道,DMI刚推出的时候,就号称可油可电,并且亏电情况照样省油。我们现在先不考虑省油,至少也要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行驶。 二、一套合格的车辆动力系统,是应该能够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状况行驶的。例如纯燃油车,只要油箱还有几升油,那就可以保持正常状态行驶直至燃油基本耗尽;例如纯电车,在电能还有一定比例的时候,应该也可以正常行驶。我没开过纯电车,不同的车这个比例应该不同。但无论燃油车还是纯电车,在能量耗尽之前,一定会有提醒。回头来看DMI作为混动系统,按照以前我们的认知,有电充电,没电就当油车开。只要有油,车辆会Intelligence调整发动机、电机和电池匹配情况,适时给电池充电,保持全车正常运行状态。这也是比亚迪一直这么宣传的。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车主需要殚心竭虑,上高速前怎么样保电,高速上怎么控制车速,逆风会怎么样,满载怎么样,爬坡又会怎么样,活生生把车主逼成了测试工程师。就算这样,还是又可能会失电。高负载会掉电,堵车车速长时间低于30kM 也会失电。本来买车是为了享受生活,感受纯电的行驶品质又没有里程焦虑的,结果现在变成功率焦虑了。 三、之前的EV受限,基本上看起来是少部分车辆配件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冬季抖动问题,也通过车辆控制策略升级得到解决;而现在的失速问题,是直接影响行驶安全的大问题。不说什么140公里的时速,就从车友圈、B站以及各方面的分析来看,就算在限速以下都有可能失速。所以,对于影响安全的大问题,是比亚迪必须要整改的。要么就在车辆说明书中明确告知电量低于某个比例不可以高速或者高功率行驶,并修改车机程序在这种情况到达前发出警报;要么就更改发动机、电机和电池配合策略,真正确保电池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充上电。 总结,我们并不要求完美,但我们要求安全。还有,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还是相信比亚迪能够作出及时的改进。毕竟一流的技术,二流的售后,三流的销售和公关。失速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那就让我再相信一次,再大喊一句:XXX,XX!
新车评:比亚迪的服务质量如何提升?
铁憨憨KK:一生黑的比亚迪你们的企业文化是啥
热心市民小鸡:坐标:南京 订车时间:9.25 车型:110顶配 提车4s店:祥润 没错,就是我上次发帖吐槽byd销售的。然后不用b脸的换了个销售继续订车。提车一周目前的体验,欢迎交流。 (以下对比我之前老马6体验) 车好开,方向盘轻,提速快。调教偏日系车,我从老车过度,就开车方面没有任何不适,秒上手。对比我开同事的迈腾,极度不适应。目前开了600公里了,上了高速,也开过颠簸路段,下雨天等等。把车就当个通勤工具来说够了。 然后就是电子系统。 语音真蛮好用的。不知道用的哪家语音识别,比小爱同学好用多了其他的东西我无所谓,就听听歌,然后我把乱七八糟东西都卸载了,怕车机变卡。 吐槽点: 服务跟不上啊,虽然有厂家调研电话,但是早早被收买好了,好评送马克杯。但是我还要吐槽下。。。这个服务。。。。。太落后了!!! 基本上靠用户手册和车友群 新车味道,大的一批。。。 最后约的下周喊他们装充电桩。流程我也可以分享下: 国网申请-物业盖章-两个工作日内国网师傅上门勘探情况-国网师傅上门装电表-byd师傅上门装充电桩 我是到最后一步了,等下周byd的人来装充电桩。国网态度巨好!流程说的清清楚楚的。
有电更香:要持久,不要“2秒”~评老王答媒体
卡卡卡卡布布布:根据乘用车销量数据,比亚迪宋新能源汽车在上海地区交车量显著上升,随着产能提升,或许不用按销售说的半年时间等车了,可能会提前提车了
大家车言论:杰德开了五年,我发现了杰德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