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每天努力一点,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点
怀揣梦想的Evan8822
这两天,特斯拉 FSD 在中国上线,本以为是“自动驾驶”神器,却被人说成了“扣分神器”。 使用中,FSD 状况频发。复杂路口处,它对红绿灯的识别能力一般,竟会直接闯红灯,变道时还频繁压实线。 而要体验 FSD,需额外支付 6.4 万元购买套...查看全文
看看自己这个水平属于哪个段位?平时高速为主,基本上不会超速行驶的
特斯拉再过四个月就满三年了,买的是标准续航版,目前已经跑了15万公里。 本着多用多省的原则,一不留神就跑了这么多。因为经常跑高速,所以也购买了订阅版的增强辅助驾驶功能。虽然因为这个事情还被其他人耻笑,但它确实就比AP多了一个变道的功能,其他也就没什么了。自动泊车功能我基本不用,如果能像其他车那样,人在车外也能自动泊车就更好了,这点上确实缺少上进心,不得不吐槽一下。 充电的续航里程也从最初的435公里降到了410公里。平时跑跑无所谓,但跑长途的话,如果续航能够再增加一点就太好了,比如达到500公里。 关于日常保养,中途就换了一次轮胎,平时保养也很少,加在一起应该不会超过五六千块钱吧?没有细算,反正费用还是比较少的。 至于噪音问题,还是比较令人头疼的。等到20万公里的时候,打算换个米其林轮胎试一试,看会不会好点。 另外,希望车机导航能够再进步一点。 总的来看,第一电车平时使用确实是比较省钱,如果加上以后的二手折旧的话,估计相对油车来说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吧?第二就是感觉现在国产的电车都做得非常好,功能性和舒适性都非常强,如果来对比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了。第三个就是不知道这个要换电池怎么办?感觉是不是用的太快了?
作为一个资深车主,我一直对新能源汽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自从朋友上个月提到了小米SU7创始版,并分享了他对这款车的喜爱,我就对这款车型产生了强烈的试驾欲望。终于,在最近的一次深圳出差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款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试驾感受。 试驾小米SU7创始版的第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拿到车的那一刻,就被它流畅的车身线条和精致的外观所吸引。车身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高端大气的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小米对于品质的坚持和追求。 坐进车内,首先感受到的是出色的隔音效果。与我之前驾驶的特斯拉相比,小米SU7的隔音效果要更胜一筹。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还是在市区繁华的道路上穿梭,车内都保持着宁静的环境,让我能够专注于驾驶和享受旅程。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车内的音响系统。音质清晰、音量充沛,无论是听音乐还是观看电影,都能带来震撼的听觉享受。在试驾的过程中,我特意尝试了一下播放音乐,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私人音乐厅中,感觉非常棒。 当然,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智驾体验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小米SU7的智驾系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具备多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这些功能在试驾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深南大道上试驾时,我感受到了智驾系统带来的便捷和舒适。车辆能够自动识别路况,并根据情况调整车速和行驶轨迹,让我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 除了智驾体验外,我还特别关注了小米SU7的能效表现。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它的续航能力自然是我关心的重点。在试驾过程中,我注意到它的续航里程非常可观,感觉随便都能超过600公里。这对于长途旅行或者日常通勤来说都非常实用,让我无需频繁为充电而烦恼。 人机交付方面,小米SU7同样表现出色。车内的小爱同学智能语音助手能够随时为我提供信息和服务,无论是查询天气、导航路线还是控制车内设备,都能迅速响应并给出准确的答案。这种智能化的交互方式让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 试驾结束后,我不禁对小米SU7创始版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与我之前驾驶的特斯拉相比,它在隔音、音响、智驾体验以及能效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虽然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小米SU7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和舒适体验让我有些心动。
整个里程数4528公里,从东莞出发到厦门,然后从厦门再途经江西到湖南湘西北,归程从湘西北出发先去到珠海,最后回到东莞。 充电基本上都在服务区完成,有个别是下了高速充的,主要也是考虑吃饭。 1、高速充电设施。可能福建那边的充电站建设比较早,发现高速那边的设施有点问题,充电效率相对较低,而且设备有点残旧。 2、充电的费用。同时段的话高速的充电费用,要比非高速区域充电贵上个六七毛吧,最贵的地方的话,去到2.1元一度电。 3、充电频率。平均2.5小时,充电了一次,基本上时速在110。一般来说,充一次电35到40分钟,大概表显到380到390公里就撤,最后要补充那一点点,时间太磨人了。 4、充电站规划。一是用特斯拉自带导航做充电备选,主要是考虑避免第三方充电桩长时间排队。二,使用高德地图来做充电规划,规划的充电服务区,尽量考虑临近的服务区也有充电桩,这是因为如果你去的这个规划的站点车需要排位的话,就可以马上去下一个服务区,如果你的续航里程就不够,下一个服务区又没有充电桩的话,那你就只能硬等了。 总的来说,现在路上电车越来越多,充电桩的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长途来讲,一定要规划好充电,最好是做一些备选方案。
车在手上已经跑了十万公里,售后中心的人建议换轮胎,感觉电车还是挺废胎的,有没有性价比高的轮胎推荐?
标续ModelY,目前用了20个月,刚好过10万公里,满电表选续航从435降到417,总结下: 优点: 1、开车轻松。辅助驾驶确实非常轻松,节省精力。 2、省钱。充电跟保养的费用都比较低,平时都用第三方快充,基本上充电费用在一块一每度电左右,保养费十万公里下来,大概不到2000块钱,主要是轮胎换位跟空气滤芯。 3、车上休息放心。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等人,现在车里面小眯一下,不用担心一觉起不来。 缺点: 1、废胎。今天去保养店里面说要换胎了,算一算要花一大笔钱。 2、充电费时。虽说满电可以跑400来公里,但基本上还剩100多公里的时候就要找充电桩充电了,而且每次充电的时间要把将近一个小时。 3、舒适度体验相对一般。比起二三十万的油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4、车载导航体验一般。只能说还有非常巨大的优化空间。 关于长途,很多人关注充电的问题,担心充不上或者排队太久,我也来讲讲,我老家在湖南湘西北,从东莞回去,来回整个里程大概在2300公里。国庆,元旦,春节,平时都有开回去,所以也总结了一下。 1、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省心。如果碰上堵车相对油车来讲,开了辅助驾驶,基本上也可以省点心。 2、充电不是问题。大部分高速上面充电桩有限,过节的时候确实会存在排队充电的情况。特斯拉有个好处,可以自己规划他的专用充电线路,那基本上就不存在排队,而且基本上离高速路口也比较近,方便休息一下,找点东西补充下也是OK的,所以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3、当然跑长途在时间效率上来说的话,确实要差一点。不过想一想1000公里下来,可以省点油钱心理就平衡了。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车,特别适合每天跑点小长途的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