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卖车人:丰田全系车型之 汉兰达双擎
无言的恕:自7月20日订车,到8月31日提车,历时50多天。额,说实话真没想到这么长时间。 一开始没想到换车,换车的初衷是因为我的19款2.0L奇骏被天降横祸进4S维修了,维修过程中才看到有这款电驱奇骏,觉得这是个新物种。后来就有了试驾,这一试驾就中毒了,第一感受是真安静,比不了纯电最起码比我的奇骏要安静的多。然后就开始去深入了解,什么一趴窝,两度电,三缸机,四驱车这些概念就有了。不是没有纠结过三缸机,但了解了工作原理也就没那么纠结了,发动机就是增程器,只负责带动发电机,没有了机械动力带来的沉重负荷,等等。再就是2度电池的问题,说多了也不太了解,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功率型电池,小容量,小体积,偏轻的重量,整车目前装具完,再加上驾驶员日常接近2吨了。 然后就是谈后续的购车事情了,期间原来的奇骏修好了又发挥了一次余热,自驾去了一趟内蒙呼市,又去了一趟沙漠,不过可不是奇骏玩沙漠的梗。总体来说对老款奇骏还是很满意的无论是油耗还是空间,对于动力我不是太过追求,够用就行了。要不是有电动的概念推广我不会考虑换车的,开过坐过类似电车后就感觉老奇骏确实跟不上了。其实我还是比较守旧的人,开老款奇骏中控屏压根就没动过几次一直处于黑屏状态,所以对于新能源的大屏,几连屏真的不感冒。奇骏epower的中控就很简洁这也是我比较中意的地方。 啰嗦这么多了,谈谈新车的感受吧, 一,确实安静,一是开车另外就是隔音效果,气密这一块比老款要好得多。 二,动力,毕竟纯电驱,还是四驱比老款两驱还是要感受好的多,起步操控很轻便,手到擒来感觉,老款奇骏加油门确实嗡嗡,奇骏epower增程器在工作时也有噪音,不过在主动降噪和风燥胎噪背景下也变得不明显了,不是可以去听还是很好的,自己感觉98%像纯电, 三,空间确实相对我的老款奇骏来说没有多少优势,还是更中意老款奇骏的后背空间!但是毕竟奇骏epower后桥有电机,空间确实紧张。启动电瓶又侵占了部分空间。这点不太满意。 四,说的备胎得问题了虽然我开老款奇骏8万公里了没用过备胎,倒不是说不需要备胎,毕竟有备无患么!这点不满意。 五,日产智联车机系统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语音能进行很多操控。 六,辅助驾驶,感觉没有自动变道的L2级别辅助驾驶是耍流氓。 七,非常重要的也是大家都关心的油耗问题,这个一会看图片吧,我的驾驶习惯就是自动模式+B档,减少猛踩油门的频率。 八,说一个小问题,不知道是不是通病,我的三区空调,在开到24.5°时三个出风口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当时那几天天气也确实凉快。去检查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后续再观察吧。 九,后排座椅,这不得不吐槽了。在网上买1.5T的那款后座垫,主要是看那个坐垫的安全带位置是相符合的,结果人家说那个坐垫总在epower上要大,需要把多余的塞到后边去。。 十,主动闭合隔栅,在冬天可以更快预热这点还是不错的。 以上就是目前来说买车的感受了,有好也有坏,整体来说感觉还行。毕竟是这个价位的,再说也没有十全十美的车。主要还是看个人看重点吧,整车的静谧性,电动四驱,相较之前更丰富的智能化操控,丐版L2辅助驾驶等等,这些还是不错的。
温柔山雀1l6:现在人的买车逻辑真是看不懂呀,居然觉得买四驱的车不是必要的,看来你们真没感受过东北冬天路面的湿滑,惊险程度不亚于过山车,难道是觉得那些几百年用不上的配置才是刚需么?四驱的油电混车本来就不多,做的好的更少,本来要买枭龙MAX,但是外形真心不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要不早就买了。也不知道你们咋想的。
zhb164:四缸奇骏已买了两个多月了。原来一直认为高大上的车,也不过如此,甚至一度产生卖了另买的想法。首先是提速太慢,甚至比不过先前的轩逸!国道上超个车别提多难,有次跟在大货车后面十来分钟才完成超车。其次是市区油耗,短距离的话,比如四五公里,一般要十一二个油,极端的高达三十几个。再次是用料,前保险杠套是妥妥的塑料件,这都不算什么,估计其他品牌的汽车也如此,可是这个塑料件与底盘之间竟然是靠四五个塑料卡件固定的!如果倒车时有刮蹭,真担心整个保险杠套会脱落!还有,一个后备箱门也是塑料的! 当然,毕竟是三四年前销量靠前的一款suv,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珠光白车漆耀眼醒目,车身比例谐调,峻朗雄伟,也许正因为如此,停在街边停车位时,被人恶意用钝器划了一道长3cm划痕;其次,坐椅软硬适中坐着很舒适,八十多岁老妈坐一百多公里没喊累;再次,非市区的油耗较低,不论是高速还是省道国道,一般在5.5以下,最低可以达到4.7,到现已跑了超过3400公里,平均7.4,当然这是表显的数值,用“小熊油耗”记录,显示平均油耗7.68,不知这个油耗算不算经济;最后,与其他合资车相比,空间阔大,老妈坐着时直夸这点,86高龄跛脚老爸进入副驾时再也不觉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