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在马路上做实验
第一个是去年入冬时,倒车时黑屏,就出现了一次。第二个就是最冷那几天渗防冻液,4s换了管。第三个是前一阵儿主驾座椅偶然有异响,保养时忘了说,如果再出现几次就去4s。第四个是,今天晚上锁车后,左尾灯还亮着,重新锁还是,坐进去上了电再关机才正常。
我是去年十一前提的车,35素车,无加装送膜垫什么的,全部成本,就是落地价再加上总利息23大,见当时的贴子。即使这半年电车整个崩了,现在北京也没见几个全算上能低于23的。 现在一万公里出头,除了冬天漏防冻液换了件,别的都符合预期。
去年十一长假前换的车,因为晨风电池衰减,疫情过去长途用车多了好多,续航短板越来越明显。 换车前13.95万公里,那时还是蓝牌。因为不舍得,除了续航短基本没任何问题,于是挂了个河北牌照留下了。七八年的车,没有任何异响。总共换了两套胎,一块前风...查看全文
第二辆电车,第一辆七年半开了14万公里,好车,现在连点异响都没有,就是续航太短,没舍得卖。 先说对i3不是太满意的地方。 车机还需大力提升,不管是智能化还是响应速度。试驾过多家新势力,差距很大。 漏防冻液这事儿,北方车主可能都中招了吧,二十多天了4s说备件还没到,当时给了半瓶防冻液备用,前天看了一下补了几十毫升,还是有漏。供应商管控漏洞吧。 横滨轮胎在转弯时抓地力明显不够。 底盘凸出部分容易刮蹭,虽然电池靠中间,风险也不小。 雨刮经常刮不干净。 4s服务不错,这个有一说一表扬一下。 至于优点,像操控性,后排空间,舒适性,高速续航,暖风给力,除雾秒清等等,就不说了。
准备看看冷却液是否漏,侧面看了下还好,盖板没敢使劲打开,很薄一层感觉太使劲容易坏。是大力出奇迹?
9月27日提车,目前接近2200公里,因为以前七年多开的也是电车,工作上也有点交集,电车本身优缺点再熟悉不过了,所以i3开起来没有任何不适应,性价比高操控好空间大,具体等一万公里再聊。 今天下午在停车场停车时,没倒车影像,显示摄像头故障。好在老司机平时也很少看那个,但锁车再开仍然这样。停车过了不到五分钟后,再开恢复正常。
其实这一年ariya 的销量很能说明问题,每月连人家竞品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别说什么不能以销量看是不是好车,撇开价格不能评论一辆车。就像ariya,如果当时东风日产上市这车,目标就是每月几十辆或小几百辆,那它是好车。但当时瞄着Model y和ID 4,如今这点销量很能说明问题。
在马路上做实验:原先晨风车主群里许多人从去年就等ariya上市,后来高高在上的定价和对老车主的无视,逐渐都放弃了。八月份保养晨风的时候,发现ariya连展车也撤了,4s店基本上当没这款车,问就是可以网上定,没别的优惠。 假期前两天于是转头提了别的车,临牌几天跑了1200公里,好开,舒服,不再有续航焦虑,过两天去上牌。 晨风还留着
原先晨风车主群里许多人从去年就等ariya上市,后来高高在上的定价和对老车主的无视,逐渐都放弃了。八月份保养晨风的时候,发现ariya连展车也撤了,4s店基本上当没这款车,问就是可以网上定,没别的优惠。 假期前两天于是转头提了别的车,临牌几天跑了1200公里,好开,舒服,不再有续航焦虑,过两天去上牌。 晨风还留着
快充到95%电,跑340多公里,其中330公里高速,高德实际均速105-110,还剩不到10%。
坐标北京,当年算第一批电车车主,最近试驾过车型超两位数。上周下定,在途35白外摩内,昨天车到交款,无选装,价格还比较满意,正好还赶上通州补贴。感觉现在4S店还比较靠谱,服务也可以,也不乱要价,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过两天提车,十一新车出门。 提车后再补发。
环比增长超五成,周销达22辆。
不会就这样一个月在一两百辆打转,最后退市吧? 其实还比较看好这车的。
基本上在懂车帝和之家论坛,贴子记录了家里晨风的每一个里程碑。三年前就准备换,奈何越开越舍不得 今天试驾了野马ev,就试驾车本身来说,大超预期。再了解一下可靠性,有可能下手了。
是拿手机打来的,声音上以及表达上应该不是那类骗子而且我当时99元盲订一直没退,我自己都忘了。 主要是问是否还在考虑ariya,为什么没有下单。我说价格高出预期太多,性价比太低。 说现在到月底6万补贴blablab,我答取消了那么多权益,实际根本没降几千。 接着就说,如果有意向,会安排专业销售联系,优惠上会满意的。当然就是不说还有什么优惠 后面听听什么情况再续。
不过我觉得,大概和验证码效果差不多,有效果但很有限,而且很快没了响声。因为… Ariya还是价格原因,而Bz4x则是产品力的原因。 毕竟一旦开卷,不下狠手就会被卷
Bz4x低配竟然已至16万多。 月销60多的ARIYA走自己的路,让别的厂商卖去吧。
昨天去保养晨风(六年半12万6千公里),跟销售聊店里的Ariya 展车。 当时我第一时间看了展车,第一时间试驾,结果被其定价成功劝退。销售说,他们也知道这价格根本卖不动,再加上是客户直接网上下单,所以销售平时也不上心了。 销售个人猜测,这个版本的就这样了,毕竟刚上市就大降价的话影响不好。但有可能很快出新配置,或小改款,借着电池价格下降,直接一步到位。
东风日产11月销售新能源车型3361辆,同比增长27.9%。 3361辆,照以前的情况,启辰可能得占一多半,ARIYA能有多少呢?大家猜猜吧。
帝都亦庄某4s ,只有辆四驱顶配展车不能试驾,销售基本一问三不知,可能还没培训过。 看了车静态感觉就是,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不知道开着感觉如何,不知是不是典型的丰田没有短板。
上次保养又过了五个多月,八千多公里电费花了一千多,经常在外面充电比较贵。就是续航不太够用,前一阵儿试驾了ariya,车不错,偏贵放弃。关键东风日产待老车主不如狗,六年多前十六七万落地的车,本来现在市价就三万左右,4s置换只给5000。换句话说,买日产电车,五六年清零决定继续开下去,直到出大毛病,因为过保了修车太贵
帝都亦庄某4s店,两台长续高配,一台展车一台试驾。 外观不聊了。 确实是好车,好开,尤其是之前开的是晨风,简直无缝切换。操控水准高,方向盘仍是偏轻,基本指哪儿打哪儿,近两米八轴距掉头时半径不大,不错。 底盘有点小惊喜,与id 4有得一比,应该属于电车中的较高水准。 空间不错,后排空间大、平整且不再抬高,前排头部却不如晨风,但大沙发没问题。 其它加速,安静什么的不说了,电车应该有的。 重点来了,虽然盲订了,车本身符合要求,但基本要放弃了,原因一个字:贵。再加一条:让日产电车老车主寒心。 所有优惠算上,接近26万落地,并且优惠款是先要交上再退。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16年的晨风市价3万左右,店里置换抵5000,不店里置换就没有7000补贴和价值3000的积分。 想一想,要是现在买了,过几个月再优惠几万,开几年再值不了十万八万,完全就是坑第一批车主,尤其是置换的车主。 晨风准备再开两年
这定价有勇气
不止一个渠道这么说。不管准不准,看样子九月上市是稳了,不会再往后拖了。
帝都某4s店,扔在角落里展3天,销售三句话就完事,相当冷淡。也是,油车卖了提成,这车离上市还有几个月。 网上很多介绍,不过抛开价格的评价没什么参考价值……
一是新车可靠性得观察一下,毕竟不像我的老晨风,当时海外聆风已经获得证明了。 二是看样子定价低不了,差不多比ID 4高点吧,长续航看样子得朝25走了。长续航20出头才是我的预期。
忘了充电了,又开到不显示里程和电量,估计剩2%-3%吧。冬天一百多公里续航在帝都确实不太够用,好在不会出尿崩不怕扔在半路上,跑高速也经常干到不显示电量。 马上11万公里,春天就满六年了。试驾了不少车,下不了决心,主要是这车六年没任何毛病,连点异响都没有。并且前后坐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舒服啊😅
帝都某4s,本来是去试驾微蓝,结果试驾车不在,便试了下英朗。 一句话,新车状态或保养得当的话,超值。试驾车是一年多前的高配,只跑了800多公里,车况不错。1.3t,6at,独悬,开起来是十万以上的感受。
因为开电车晨风马上六年了,加上工作性质原因,对纯电动的特点比较清楚,此外还试驾过其他几种电车,所以也没感到太多惊喜或失望。 近三米轴距开着轻松,纯电平台的优势明显;空间没得说,当然第三排也就应急用;操控更像高性能油车,刹车行程偏长;五连杆还是很有优势的,过弯或减速带好很多。 固特异还是韩泰的胎来着,胎噪偏大;车机都说问题多,试驾时间短看不出;内饰当然不用说,大众风格;价格比刚上市时松动不少。 主要是开得晨风快六年11万公里了,没任何毛病,连点异响都没有,帝都市内用车基本够用,还下不了决心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