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先选C
先上自家03T提车图防止被打成品牌黑。前头发了个牢骚文谈对23定位的失望,起因是看到邻居提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绿色四驱,说来讽刺,V23销售也说销量很多是路人看一眼就下定了,反而是我这种早早盲订卡发布小定的家伙迟迟不转大定。 没转大定,可能最后也会退订,结合试驾说就是动力太差了,即使是四驱也不行。电机的最大功率不同于内燃机,因为过热保护的原因持续时间是以秒计的,这就是为啥有的坡油车可以在拉锯相持后怼上去,但在之家的测评中35度坡V23上不去就停了。在我试驾过程中最明显的感受是在提速到80以后风噪明显,更难受的是动力的储备不足,超过120即使地板电也会在几秒钟后失去加速感,这在对比过个人日常驾驶习惯后仍感觉是不可接受的。 我依然期待V23的改款希望在明年能看到上充放电倍率更好的电池,配套更大动力的后电机,能把360和行车记录仪从可笑的智驾包中拿出来标配,气囊布局应该也有优化的空间,即使再贵3到5万,我仍然认为它值得。
V23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向经典致敬的元素。 有的车型成为经典,生命延续十几代经久不衰,或是因为开创性,或是因为性价比,也可能是不妥协的产品性格,但无一不是因为有明确而坚定的产品导向。 有的以市场导向:就是为了大卖,抓住市场热点,流行什么出什么,突出性价比高没有短板,往往是车企的销量主力,比较典型的H6,星越L。 有的以品牌导向:比起销量重心倾向于树立品牌形象,为了所谓品牌调性做出取舍,多以子品牌为代表,比如为了运动调性放弃空间舒适的领克,还有国产车里最重视品牌形象建设的蔚来。 V23是款特立独行的产品,我最初也是疯狂着迷且十分认同苏峻博士的取舍概念,有大屏也有实体按键,有轴距却安排双后排,但直到发布会后,看到把360和行车记录仪塞进智驾包中,才让我看清V23所谓的妥协不过是一场围绕利润最大化的拉扯。 V23的外观设计无疑是成功的,成功到在立项后的所有涉及都要服务于外观设计,因为造型带来了高风阻和电耗,所以不得不上更大的电池,为了四轮四角牺牲前仪表台手套箱和后备箱空间,为了宽体大轮胎牺牲转弯半径和横向空间,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了产品的利润导向,明明有信心会大热的情况下选择了压缩电池成本,没错,虽然是宁德时代电池,但可怜的充放电倍率下相信成本一定要远远小过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带来的结果是不得不使用更小的电机,同样的,也带来了电控方面的节约降本。 最后,即使有4气囊小音响这些槽点,我仍然不认为V23是个糟糕的产品,相反,在外观的加持加仍旧可能大卖,毕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乎爬坡麋鹿刹车这些,但我仍然感到深深的遗憾,V23没能拿出做精致小车的决心,它想要市场,更在乎利润,但是,至少现款的23可能再不会成为一款经典了~
纯电党,自用车一台001一台Icar 03T,刷到Z20第一次谍照时就心动,尤其作为MX时代的老煤油,对领克也有不一样的感情,虽然下定了但还是有一丝不甘心,许愿25年提车前能等到Z20四驱版本的消息。 既然以性能操控背书,对四驱Z20有以下几点期待: 1.新版本配一台哪怕低功率的小电机,增加操控性和解决后驱在冰雪湿滑路面的打滑焦虑; 2.配前235/后255的前窄后宽轮胎,封闭式空气动力学轮毂,更有赛车范儿; 3.大灯升级成矩阵式车灯,感觉现在的大灯布局换成类似保时捷两横两纵的四LED矩形灯组一定超酷; 4.行车记录仪和ETC能集成到车机里头,还前风挡更通透的视野,升级头枕音响; 5.四驱车型专属车机主题和哑光车漆选配。
提问这个不准备上四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