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Giulia朱丽叶车主·车龄3年
简介:职业菜车手
weiken
老头乐版本,不知道屁股是怎么样的
三天时间,跑了50个上下山,2箱油。。这才是驾驶者的天堂。。。 之前有个博主出了个片子。他开着四叶草,在华浪线浪了一水。。 然后我就中毒,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去一趟。 终于逮着出差去拜访客户的机会,然后再等待另外一个客户回国的空当中,自己在这里待了整整三天三夜。 空气是真TM好。 路线比所谓的日本秋名山(榛名山)强太多了。 铺装路面的精致度,甚至不比国内的一流赛道的路面差。 车子马力也刷到400+,过足瘾了
广汽集团,官方,赞助了一个全新变速箱给我,让我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场比赛。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干就完了
这个,有点吓人了,不是说有多快。。 起码知道能去到多少。。不过耐用性,就不考虑了
可拆卸强力磁吸,点烟器接电,直接关门,门框橡胶密封良好,无渗漏。ENJOY
如果你是用来走街,偶尔跑山,不打算装LSD 请看图1,2。足够了。。一个四叶草副水箱,一个波箱油冷,搞掂收工。 如果你是用来跑赛道,剧烈跑山,装LSD,还刷2,3阶,甚至更多。。 请看图3,4,5。 类似教主的改法,但是中间要留足够避让空间,风要吹到原厂散热组件才好。。至于波箱油冷,参考MPOWER的吧,横置,放在前罩下档板上,做个留空,加块开孔合金保护板。。当然油压问题不用担心,齿轮泵搞掂。。 提醒完毕,ENJOY
师父辉哥说,还可以更快,就是车子没完善好
不开玩笑,前后相隔不到一周,两只奖杯🏆。 以前的86,718,都没有这么轻松。。 罗密欧,更是没可能 真正的有效改装,花费不到6万,基础车价是14万不到。。 也就是全程20万不到,可以碾压其他一大群所谓的贵车豪车好车名车。。。 把大冤种,韭菜王,等字,深深的钉在对手头上
如果不是有慢车阻挡,应该可以更快。 谢谢广汽传祺,谢谢影豹R,谢谢师父辉哥。
本来可以做到师父要求的,气死我了
简直完美。。。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居然还要和大魔王他们PK?饶了我吧 我就是个打酱油的。。还要搬砖。。 哪有这么多时间。。。
正常开ACC定速巡航,都可以激发满屏故障码。。
人太多,刚热好车,然后就红旗,烦死了
一台下赛道和跑山,一台买菜做饭 谁赞成谁反对? 当然,也可以给爱车的小弟们跑业务
刷完之后,只能跑山下赛道。。跑长途全国的话,油品不确定,留一份原厂的备用,懂 不贵,才2260。。要到4S店匹配一下,拿到手上。那东西安装简单,一个螺丝刀,自己都可以亲自动手换主机板。 跑赛道跑山疯玩的,用刷阶的电脑跑 长途外出全国跑的,用原厂电脑。。甚至可以在无奈时,用92先顶着用。
一版落场跑山,一版长途全国跑。 也不是很贵,这钱要花
还没改好,波箱油温拖累。。。 师父和师兄们轻松到达这个成绩。。 我差好远。。。
我就不贴了,原厂不用1087
我想要两个东西都没有 RICO的变速箱程序,键盘教主的关闭ESP10的程序。。。。其他的,除了摆臂。。。我自己都能搞掂,唉๑•́₃•̀๑
狗头哥轻松达到,估计现在正冲击320PS。。 但另外一个变态,好像更高了,但是不知道稳定性如何 轮上235PS,都4.7秒了。 现在290PS,有4.2~4.3?和四叶草原厂一样了。。 谁说影豹R无潜力的,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R的兄弟们,有兴趣否
国产的不比进口的差。。 改装配件越来越丰富了。。 而且可以做到320PS轮上(mainline),机头超400匹了。 谁说影豹R没有改装潜力的,站出来?
锻造轻量化,原厂一样款式,警察叔叔没意见了吧。比原厂轻4.5公斤。
已经确认了,很快就要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了。 再也不需要外挂电脑,只要把强化冷却做好。 换掏心涡轮,AR变一下。 顺利达到轮上320PS/原厂210PS(mainline)和typer同级。 不用担心,在GIC增压B组被别的车子抛下了。 ABT版本,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还了就还吧
环境不好,是个人都要吃饭嘛。。 所以,1087那个啥,就是那啥了。。 是吧,反正大家一定要低调,原厂外观。 那就那啥了,
GIC,10圈。。。还是这么低温。。就是轮胎扛不住了。唉。。。。。
看了教主,RICO的,王杰克的还没看到。。 除了教主的相对正规一点之外。够呛。。 其实,我们从内燃机内在的润滑和散热机理,应该知道。。车子再怎么改,都不能阻挡原厂设定的散热撞风面积,人家整车厂的工程师,不比我们野路子强? 所以,热管理,只能在不完全破坏初始设定的前提下,加强。。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热量携带最深层的介质,(注意,是最深层,不是最高效)是机油,包括缸体,涡轮。。。油温一高,失滑,完蛋。。所以,把机油的温度,牢牢的控制在90℃~95℃左右,虽然不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但是永不失滑,比什么都强。。机油油冷(外挂加强风扇,是最保险的办法,不要忘了,这个车子的设定,冷却液给机油做热交换的,如果机油油路自己提前就有独立的强制风扇吹送独立的机油油冷,那么整个车子的散热需求,就会获得巨大的潜力。) 然后,这车子本身就和罗密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四叶草的双副水箱,在不大面积阻挡原厂散热冷排的布局位置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不能乱装的,教主的稍微好一点,但是位置还是太靠近中心了。。其他人,只能呵呵了。。 波箱油冷,是这个车子最关键的一步,自动挡,还改装了托森机械差速器,在这么紧凑空间的爱信变速箱里面,散热的需求,比原厂的更大更高。。所以波箱油冷的散热面积,几乎要做到机油外挂油冷的两倍以上(还要加强制风扇,才能跟得上),这个是重点。。。 最后是刹车导风,单管只能吹盘子,那卡钳呢?这个四活塞散热能力一般般,不吹一下你能放心?所以,这车子的刹车导风散热,必须双导风结构。。也就是左右必须四根管子。。吹盘子,吹卡钳。。切记切记切记。
终于有点感觉了。。。但是手感,没法和罗密欧的比。。。
还是比不上我的垃圾M2,唉。。。
weiken:小破车,还行,勉强跟得上BRZ/GR86,就是太笨重。。
影豹R 改装明细 法国劲浪乌托邦全套52000 歌航DSD 12000 绅士宝中置1600 线性电源1350 前门隔音1400 后门隔音600 四轮隔音1600 线材配件工时2000 磨砂车衣 6500 sF racing 6500 四轮定位200 200目头段3800 vp冷却液 900 eddy空滤 350 REDEFINE钢喉 550/一对前后1100 ATE 200刹车油 120x2=240 刹车通风 500 轮毂翻新250x3=750 外带BLTZ c3机油 120x5=600 影豹AC LSD12800 波箱油冷2300 工时3000 发动机油冷4000 左右副水箱4500 VP冷却液紫色要2罐再兑水1200 刹车通风➕配件工时费 1000 defi油温表1400 油压表1700 涡轮表1500 工时➕配件收300 机油bltz c3 120x6=720 AP9668+355/36高碳盘+MX72+CCRG+锻造宏鑫米卡原厂款19寸/9.8KG锻造轻量化轮毂30000 前后铁通加固焊接4条 500 加大波箱油冷1300 波箱油要加2升 170/升一共340,工时200 SF RACING街用2ay 11500 鱼眼塔顶500 re71rs 2300/条 x4=9200 抗压抗爆油管 150x3米=450 强力防水风扇四把➕开关➕线材一共600 所有配件安装工时2000 换管要补bltz c3机油4升一共480 一共全部87680+67800+30000=185480 车子本身全款落地175000 超了预算。 不过,已经来到280匹,轮上235PS mainline。 可以舒服的享受音乐,不怕堵车,不怕1087,依旧可以用95油,全国出差跑长途。。 可以疯狂的跑山,疯狂的下赛道,GIC12圈全速不高温,雨战小能手。。。值了。。
跑完家里到客户公司,52公里路程,中途开始爽踩,没有开启机油油冷,变速箱油冷遮挡1/3的情况下,单靠两个四叶草副水箱,控温如下。。。可见,绝大部分的AT车,最弱的就是变速箱。。变速箱不搞掂,没得玩。。。特别是下赛道时,必须全开两个油冷散热器,还要加双头高转风扇辅助。。。。。。 为啥现在要这样遮挡呢?因为要出差到北方啊
到国庆节结束为止,影豹系列卖了7115台。 有没有这么夸张?
原厂素车外观,其实也不素 AP9668的刹车深深的出卖了它(装了刹车双导风)。前导流罩虽然外观看不出啥,但是多开的细碎小孔下,认真看,还是发现了大量的换热器,很不寻常。 单捉外观的话,应该不会被叔叔们贴1087,因为用的是全长可调2WAY避震,和原厂同高。 轮毂是完全仿原厂样式,重新定制的宏鑫米卡8.5J/ET38/19寸,轻了3.8公斤每只,原厂太重了,14.3公斤。轮胎是RE71RS/245/35/19。。纯原厂尺寸。 头段换了,改良版,怎么踩都不亮灯。进气风格换了高流量的。 然后就是一大堆热管理的东西,而且基本成功了。。 变速箱里,换了AC GEAR的LSD。。 大致就是原厂外观装孙子款的,内部热管理完善,刹车完善,操控完善,原厂动力的类型。。 基本上,0~1加速5.4~5.5秒,足够用了。 能把现在的状态完全驾驭,已经很不得了。 怎么踩都不会热衰减,不卡档,不掉动力,不会推头,轨道车类型,甚至激烈弯道状态下,还是轻微甩尾的。。 驾驶感觉,和我以前爆改的FD2锻造涡轮版有点相似,但是弯道驾驶的质感,却更加稳定,居然有一点点罗密欧的味道。至于连续弯道的残暴感,120~180的中后端加速感,很像我以前原厂的EVO9 声音是更沉实的类似FD2和EVO原厂的味道。不尖不刺耳。。 实在是喜欢。。。 200公里以上的时速,在一堆车流中穿插。一骑绝尘。。。 路上其他懂车的驾驶者,肯定很奇怪。。这TM是FD2?EVO?还是罗密欧? 其实,都有一点 兄弟们,你们可以出手了。 祝大家玩得开心,这车值得。。。
家附近的环状线,疯狗般跑了一个来回,140~200时速这样跑。。最高的还是波箱油温。。水温和机油温度,继承了罗密欧的坏习惯,冻感冒 最高波箱油温度95℃,之前同样跑法105℃。。如果Gic赛道,应该还是要在波箱油冷后面加两只强力风扇。。机油油温和水温,一点都不担心。。。 剩下的就是AP 9668的刹车锻造的轮毂RE71RS的轮胎2WAY的赛用避震。。 车子就可以完美毕业了。 赛道上面撑个十圈,应该问题不大
加大了,再不行,加主动散热风扇 这车子,其实原厂散热最差的就是变速箱冷却本体,一个超级破的小型热交换器。 利用顶冷80~90℃甚至过100℃的水温来冷却变速箱油,早期起步阶段还是勉强够用的,跑起来水温一升高,就是不是散热了,不锁档才怪。。 锁波箱,卡档,就是变速箱散热不行。。 所以你们懂的。
看来还是年轻人有眼光
简单的检验方法。。在高速上疯跑一阵子。 等温度再次稳定下来时,, 强烈建议,变速箱油温,要比发动机油温 低10℃。。 在等新的变速箱油冷和外挂风扇
爱信8AT变速箱油冷散热问题,五圈GIC之后,依旧不能扛下来的根本原因。 这个车子,说白了,就是三家车厂技术的混合体。。罗密欧,三菱,本田。。。 所以改装的思路,得揉合他们的东西,才能玩得好 注意,原厂车头前的冷排(三层热交换器,第一层是空调换热,第二层是水中冷顶冷换热器,包含了变速箱引过来的很小的一个热交换器,第三层发动机机油换热,都很薄,勉强够日常街道使用。所以,等水温一上来了,顶冷也就废了,彻底卡档甚至机器高温锁转速。) 发动机热管理布局,基本上可以参考罗密欧四叶草的副水箱结构,但是她又比罗密欧灵活,可以外挂机油油冷,所以,机油冷却通路是两条。。等下解释。 外挂的四叶草双副水箱,一个直接过顶冷,增强了原厂第二换热器的水中冷热冗余,撞风面积大大加强,且将变速箱油冷热交换拆除,等于这个时候,第一副水箱和第二原厂冷排,直接对顶冷增强,只做外围发动机水冷却和进气温度控制,既减轻了负担也增强了顶冷的热冗余。。 第二副水箱,直接和第三原厂冷排联通,而第三原厂冷排,本来就是为机油通路冷却的,然后,这个时候,机油油温已经有不错的控制,。 最后,再将油底壳机滤拆除,做成双油饼结构,将机滤和交换油饼移到右前侧,放到新增的机油冷却器下方。。。 这个时候,机油就有了双冷却机制。 第二副水箱和原厂第三冷排,通过水路热交换,控制住了一般跑山和普通高负荷时的高油温,,然后独立的外挂机油油冷,再加一道保险,激烈的赛道冲刺,也不会将油温突破110℃,而水温,因为有这样的分流,也稳稳的控制在安全范围。94~98℃。 就是说,现在这样的改动,基本上不可能存在机器温度过高,导致的退点火,引发涡轮压力下降。。。进气温度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问题来了,外挂波箱油冷,虽然比之前的二排水中冷小型热交换器要强悍一点。。但是,8AT自动挡的工作方式,导致了越激烈驾驶,油液搅拌越恐怖。。且油路循环不积极,升温真的很严重,所以,后续的改动,必须加大变速箱油冷散热面积,换个大大的换热器,这样才能确保安全。。。不然,到了5~6圈之后,依旧锁档,锁得你怀疑人生。。。现在唯一的困难,就是如何改良变速箱的油路循环,让它变得更加主动,象机油油冷带泵循环那样,这个是很痛苦的问题。。。车子跑完五圈GIC最高温度的就是波箱油冷,,甚至比机油油冷高10℃,简直无语😓
托森机械差速器LSD,强烈建议安装,有这个东西,换了好轮胎和避震,真的可以在弯道,顶着GT86涡轮版的屁股跑,没装就真的没戏了。。 刹车导风强烈建议双导风,单导风真的不够,刚才在GIC试验了,如果想保险,还是AP9665吧,其他不敢乱推荐了,用起来,你们就懂的了。。 然后,变速箱油冷,建议要做大一个规格,不然最后还是会卡档的。。甚至,现在大佬们还在帮我想办法,用更高效的办法,解决波箱冷却的问题。。 其他,你们看着办吧
大佬:小子,你只改对了一半。。。 我:那另外一半是啥?大佬? 大佬:顶冷,不能加高的情况下,加宽,向涡轮那帮扩展,再做宽一半,然后连接涡轮的管子更短,反应更快,且可以降低进气温度。 我:那个不是有人试验了吗?效果不明显啊。 大佬:人家试的是六缸机3.0,比例变量少。你这个是四缸机,同样状态肯定要比他们的效果要好哇。。 我:哦,原来这样子。那其他的呢? 大佬:进风的前挡板不能拆了,气流乱流外泄了,撞风效果就打折了,那个机舱的前盖板,装回去。。马上。 我:好的大佬。还有啥? 大佬:其他先别动,先开着。不要用外挂,破解程序还没出来,先别搞动力,再优化一下冷却,搞个加宽顶冷,现在轮上225基本和原厂TYPER一样了,先练车,等程序好了,再通知你。 我:好的大佬。。。
差不多一个多礼拜,该施工的也施工完了。着车试了一下,然后做了一些调整。 托森差速器搞定了,效果真心不错。把后面的避震调硬了一点点。大概有80%typer的甩尾效果。注意,只能钟摆起漂,因为没有手刹。 刚才在环线上面跑了快两小时,疯狂超车,左穿右插。。油温稳稳的控制在110℃。水温越跑越冷90℃。波箱油温稳定的一塌糊涂90℃。最可怕的是进气温度,40~42℃徘徊。。 还有再次确认一下涡轮压力原来的车带obd 5联表是不准的。。加装的三联表,精准的显示涡轮压力最大1.6后段1.4。。 因为布局的问题以及独立分流的问题。整个循环系统,无论是油冷的还是水冷的东西,都参考了四叶草的东西,然后再做了相关的调整。 远远超出了预期。。按照这个状态,在gic疯狂3到4圈是没有问题了。。毕竟还有刹车导风,应该可以扛得住。。 所以这个车子要改,真的要把所有的热管理做到极致,才能够发挥出效果。之前有网友说我在前面装一大堆,肯定推头推的要死掉。不好意思,现在我车是甩尾的,而且是过弯的时候钟摆甩尾,甚至跟typer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然后剩下的这几天再做一些细化的调整。将稳定性和平衡性尽量做最好。。 以上
果然,散热问题是最难的
漂亮不,兄弟们
SUV来了,也要它跪着给影豹R唱征服。。
没有想不到,只有想不想做 还有好地方做刹车导风呢,谁说不行的
兄弟们,别学,笑一下就行。。 我们广东佬,就是这样。。又怕死又。。。
不用急
只是猜测,懂行的兄弟补充一下。 大家如果有看教主的车子跑赛道,掀开了碳纤维车盖的那三圈。第一圈是57秒多,然后剩下都越来越慢,涡轮压力上不去,对不对? 为什么涡轮压力上不去呢?机器高温了,水温油温双高,程序自保,锁压力。。注意,他的变速箱油冷实际上是起效的。。不是变速箱锁档。。是涡轮锁压。。。。 终究其原因,他的机油油冷和波箱油冷,全面阻挡了上部的原厂换热器撞风。。他的所谓外置水油冷,阻挡了下部原厂换热器撞风。。导致他整体的原厂撞风,打了大大的折扣。。这就是根源。。 所以,切记,原厂换热器的撞风面积,尽量不要阻挡。。甚至要想办法增加这个系统性换热器总体撞风面积,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学习四叶草阿尔法罗密欧做法,增加副水箱,两个。。然后,再来点变态的,波箱油冷和发动机油冷,也独立一下,找另外的地方撞风散热。。这样一来,,两油先有独立冷却,然后再通过加大了换热能力的水中冷。(两个副水箱功不可没)。。 闭着眼睛想一想。。 双副水箱+VP赛用+双独立油冷+原厂换热器。。这效果会怎么样。。 还有,我自己可能还会赖皮一点,后备箱挂个大水壶,伸管子到前面直接水喷喷淋。。 这样,GIC应该可以全速跑3~5圈了。。 有更好的想法,请兄弟们补充。。
没奖竞猜 知道了这个痛点,就知道怎么改了,兄弟们。
撞风进气都好办,认真检查完机舱和机器。 看着狭小的空间,无语中。 厂家都已经在高温处粘满了隔热铝板。 这TM估计ABT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托森LSD,是解封这台车子性能的根本手段。 要处理的事情多着呢。。。
机子拆下来认真研究一下,怎么走。。冷却能力翻倍,才可以压得住。。。估计
估计大家都看到了,某人改了一下影豹R,圈速是比typer快了,但是只撑了一圈半 大老早就提及了,不要按常规思路 结果还是踩雷了。 这个车子的散热,没你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要比罗密欧更复杂,更细致。 记住下面几个字, 合理利用前罩的空间,学习四叶草,超越四叶草,充分利用侧翼子板,后部机舱涡轮积热气流,要流动起来,消散在车体外围,且不能影响前挡风玻璃,这才是这个车子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
两公婆一人一台,不用抢
上山,下山,灵动丝滑,完全感觉不出来是2700轴距的车,甚至有点完整版半赛化GK的调皮了。。中性跟尾,調一下胎压和避震,甚至可以假漂移过弯。。托森LSD和RE71RS的轮胎,功不可没。 幸亏有做双通道导风刹车(卡钳和盘片双吹),全程下山,刹车一点衰减都没有,脚脚踏实,安全感满满。。 换头段是最明智选择,排温低了,动力全程不衰减。。,波箱反应是真的快,几乎全部出弯升档,都是踢屁股的快感,爽点直达高潮。。 波箱油冷稳住了,上下山来回28公里,没有半点卡顿,原来8AT爱信,也可以有这样的质感。。 跑山是真的满意了。。 至于赛道,则需要更豪横的冷却和散热。。 得再认真做一下功课了。。。
气温38,地面46,无风,难受。 后续要稍微加强一下,中冷进气要降温,换大一点的顶中冷和水箱。。原厂动力,没有刷阶。 连续五圈,都是差不多。。 如果车队师兄来,应该可以比我快2秒。。 影豹R音响 劲浪乌托邦全45000 DSP+功放+电容 20000 绅士宝中置1600 线性电源1350 前门隔音1400 后门隔音600 四轮隔音1600 线材配件工时2000 影豹R 磨砂车衣 6500 sF racing 6500 四轮定位200 200目头段3800 vp冷却液 900 eddy空滤 350 REDEFINE钢喉 550/一对前后1100 ATE 200刹车油 120x2=240 刹车通风 500 低金属赛道刹车皮2600 RE71RS 2300X4 轮毂翻新250x3=750 外带BLTZ c3机油 120x5=600 AC 托森机械 LSD 13800 波箱油冷 2300 工时5000
兄弟,进来一下,认领 影豹R,下手AP+碳陶。。 我罗密欧才舍得,你影豹R就搞上了。 佩服
反正我是踩雷了。 你们小心点,注意一下。。 看看他们怎么处理先。
这个车子,从性能上说,既良心,甚至已经完全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也继承了日系烂本田,烂三菱,和部分烂罗密欧的综合性能优点。。。可惜,她卖得实在太便宜了,为了控制成本,不至于亏这么多(我有同学在广汽研究院,他们私下透露出来的,这个R,其中一个版本,几乎是没钱赚的,卖一台亏一台,不开玩笑。),有些地方,不得不采取偷鸡取巧的办法。。所以,被动安全性能上(等下详细解释),是没有办法和大牌的好车子比的。虽然不至于差过部分日系合资垃圾,但和用料超足的某些国产牛逼车型比,真的很不堪。。 各兄弟,切记切记切记。。安全第一。。 这个R,建议自己加装后座椅横梁挡板,特别是你们经常让小孩子坐后面的。。换掉后防撞梁那铁皮,(前防撞梁,塞一根自来水管进去,后防撞梁换了小日字管后,也塞自来水管,懂???)市面上应该很快有加强型的前后防撞梁的,有机会,有条件,换了它。。 然后,四个门,那M型的铁皮如果不够力,也可以加焊交叉状的自来水管,我打算这样搞。。 最后,这个车子,我最终要搞全套的防滚架,狗头保命 至于刹车通风,必须强化安装。换好的钢喉和刹车油。。其实,轮胎,我甚至想走街出差长途时,换成245/45/18的,没那么容易鼓包炸胎。。。 大概就是这些,安全第一,远离大货车。 兄弟们玩车快乐😁
想要不锁档,必须做的两件事情。 加装LSD,千万不要用摩擦片的,换波箱油换到你哭,一定要换机械托森的齿轮版本,基本上和普通换波箱油的时间间隙差不多。 加装变速箱油冷,如果可以等,就等油底壳的版本,如果急,就换侧位安装的,但是效果没有那么好。注意不要装在大水箱前端,侧边有位置给你处理的,但是那个地方可能要放两个刹车导风的位置,注意安排好。。黑色的前档胶片,有很多格子的,找人将那些格子挖空成网状,让它进风就可以了
然后,对R,出手了。 刹车双导风,头段,避震,VP,LSD,音响,贴膜,等等,看看还有啥可以折腾的。。 目标,GIC单圈,平齐原厂typer,问题不大
进气温度,水温都降了。。 还是不够。 必须拆头段换300目的。这个才是关键点 还有,最好的做法是前面的格挡件拆掉,机盖侧挖孔装鲨鱼腮改件,让机舱热气流流出外面。。正在找这样的东西。。。。
建议如下。 50%Vp紫色+VP冷却浓缩液两支+50%屈臣氏纯净水。。全部兑好,9升。。enjoy
感觉比灰色的还舒服。。
看了半天,最终放行。 我丢下一句,小同志,业务不精熟哦,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一下教材。。。气得他翻白眼,还不得不放行
不过是亮灯的,有点麻烦。。。。 还是再等等吧,除非把中冷进气温度压到40℃以下,否则没有意义,退点火很厉害啊。
我还是选M2吧
都懂的
就是这么快, 等搞完刹车导风,换完VP冷却液,搞完头段,把温度降下来。。。都正常了。。 再批量 全部 黑色版本
找条没人的大直路,弹射起步,顺便弄个车涯试试看
除非你保持玩原厂的决心,那请你出门右转。。否则,记住下面的建议。。 这个车子,最关键是问题。。 散热。散热。散热。。所有热量堆积的地方,都要想办法改良。。 不然,很快扑街 给你们重点列出来吧。。 1.刹车系统,建议换高温刹车皮,(这个是最廉价的改装方案),但是,强烈建议安装刹车导风。。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2.等吃完饭继续。。。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通过各种强化,不锻造的情况下,影豹R的机器,可以安全的从265匹—》340匹。。只有75匹的提升。。确实不多了。。但是,还是勉强可以玩一下的。。。 让我们猜想一下,动了那些地方: 1.换掉头段,使之更通畅,排气温度和阻力降下来了,是个不错的做法。 2.更换更高效率的冷却液,譬如VP或者PG55,散热效率更快,能比现在更长时间的保证不高温。。 3.更换更大的水中冷,或者,将发动机机油油冷,进气中冷,涡轮冷却,波箱冷却,各自独立分离,让持久性更好,但是机舱的空间不多了,确实有点难办。。而且同级别发动机M8发动机的涡轮本体,可能是过度高温的缘故,据闻已经有破裂破损的案例。 4.进气系统,换装类似KN类别的高流量风格,或者更高效率的进气布局。 5.重新设计排气管路,增加排气管径,适应更大的马力,这个看ABT中置排气,已经看出端倪。 6.合理加入机舱流动气槽,在水中冷上加装散热结构,辅助降温,且在前端,换装面积更大的换热器,看看ABT版本夸张的进风口就知道了,就是不知道,为何不借鉴STI发动机盖开口的设计,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做法呀。 7,更换更高规格的涡轮(可能性较少,会引发爆发往后推,0~100变慢,极速更疯狂),或者同规格,类似掏心涡轮的做法,在A/R值上做文章,毕竟,不能牺牲了前端的敏捷性。 8.其他的避震,刹车,平衡性,会进一步优化,这个是常规和必须的了。 9,外观碳化,低配塑料假碳,高配部分真碳部分湿碳,毕竟成本问题。 10.可能性最少,梦想中的,机械LSD。 还有啥呢?兄弟们来补充,谢谢
GIC,等我,做好刹车导风,换上VP,再加个KN的高流。。。看看极限是多少,期望接近1.30
结果,不太理想。。。 28℃的气温,进气温度这么高,麻烦死了。 最多不能超35℃的呀。。郁闷死了。。
感觉比灰色的更耐看,不错不错😄
现在的小年轻,好挑。。NND
不是托,纯粹公司业务代步车。 公司的业务员都是车神,估计还要买多几台
一个牛逼的厂家,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性能?对的,性价比?对的。以下犯上?对的。出厂即改好,对的,尼玛外面狠抓1087,我们的影豹R,在警察叔叔面前,丝滑的走过,没有任何问题。。哈哈,合法原厂改装,你吹咩? 其他车,拉倒吧。。 除非你咂多一倍,两倍,三倍,。。。。上A35L,上S4,上RS。。。那TM就不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东西了。。毕竟那是少数人。。。懂的都懂。。。 适合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好东西。把所谓的高性能,白菜价。。这不是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吗?看看那些国外割韭菜的产品,最终都被我们的白菜价给干死掉了。。 支持国产从我们做起,兄弟们
车太多,开不赢,有点浪费,所以出了。 落地即贴TPU,没有下过赛道。 丢在地下车库封尘。。。 有意者私信,车贩子莫扰,谢谢。
原厂尺寸还是比较好的,外面的好像都对不上螺丝孔
你们还在观望时,我已经复购了。。 搞多一台,白色顶配
期待首保之后,刷新下限,来个5.X。。做一下黄金右脚
佛系的一天。原来小钢炮也可以开出卡罗拉的油耗
散热不行,加副水箱,加完刹车热衰减严重,被迫上碳陶
看看还能不能保持0~100,5.X秒 如果不行了,卖车。。 如果还是5.X秒,所有水军喷子键盘可以下课了。
才几天时间啊,小区里边一共出现了四台,第四台还是女司机。。。不行了,我要吸氧。 第一台是我的邻居,一个63岁的老大爷,黑色。 第二台是我们家的。。灰色。。 第三台,一个40多岁的大叔。。灰色。。 第四台,。又是灰色的,一个女车主 你们不要买这么多啊,都快成街车了,郁闷死了(≧ω≦)
无可否认,两台都是好车。。但是由于设计和出品年代的区别,阿尔法罗密欧的L2,已经远远落后于影豹R的L2。。(对比车辆,2021款罗密欧豪运定制版,2023款影豹R 400 AT MAX) 1,雷达的反应灵敏度,特别是前面的跟车目标弄丢之后,再次刷新跟踪上新的目标的切换速率。影豹R赢。。具体的表现是,如果罗密欧把前车跟丢了之后,一直冲到红绿灯口,就算红绿灯口停着车,他也探测不到,触发不了自动刹车功能,直接会怼到前车的屁股上面发生事故。但是影豹R是L2系统,碰到这样的事情,绝对100%杀停,像个老鸟司机一样帮你稳稳的停在前车的后面,乖乖的等红绿灯。 2,自动回盘车道保持,影豹R赢,时速100都可以做到出色的车道保持,双手离盘,拿着手机一边拍一边观察。整整六公里的距离影豹R没有出现任何让你担心的险情。当然,前提是道路不能有过大的弯道。如果弯道过急的话,这个时速必须控制在60公里以下。。罗密欧就只能在40~60公里的路上 ,勉强做到大直路上的保持,而且是龟速。。。 3.有其他车辆突入时候,自动驾驶的反应灵敏度。。影豹R又赢了,影豹R会非常的小心,只要有车子一进,她马上点刹车,刻意保持着比较理想的安全距离(或者说是人类心理安全距离)。。罗密欧反应就慢了很多,几乎都要追尾的状态了,才触发刹车,这个是程序优化的问题和用车环境优化的问题了。。毕竟,我们大天朝的司机都比较嘢,插队加塞是强项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法规或者处罚比我们严太多的缘故,所以他们的L2就没有我们的这么接地气。。 至于经济模式上面的ACC自适应巡航,两者都比较省。差不多是同一水平。。
0~100,弹射起步,5.6~5.8秒之间,没带车涯,用剪影反剪卡帧,算出来的时间。 在上班路上的大桥,轻送跑到220以上,油门还有1/3没踩到底。。像箭一样在两台大货车之间穿过。。。冲击感和畅快感,和一阶阿尔法罗密欧差不多了。。 快到客户公司的路上,有一个大的回旋弯,我爆改的三阶阿尔法罗密欧是140过这个弯,影豹R,居然可以跑到135,疯了。。。 说一下驾驶感受,这个车子是倾向于轻微的转向过度。。有一点,阿尔法罗密欧和本田思域typeR的私生子的味道。就是这两种感受的复合体。很有意思。。。
Oyeah
都在脱手1.5的赛道版,急冲冲的上2.0T的真R。。不过,真爱粉了,毕竟都是我大影豹家族,
欧耶
后面跟着一大堆比他还贵的所谓国产最强四驱小钢炮和军工小钢炮。。打嘴炮没用的,这就是实力。。笑死老子了
有图有真相,都是原厂,都是卫途轮胎。影豹R是半干湿路面,阿尔法罗密欧280高功率版是全干路面。。差距,3秒。。。。 影豹R,1分33秒8, 阿尔法罗密欧高功率280,1分36秒8 自己看,自己评估
刚刚从改装店的老大口中得知,有人已经测试了在广东国际赛车场,潜力巨大非常可怕😱😱
忘记拍了,正在板车上被托运到顺德
一张是本田思域新typer,一张是影豹R,大家都是95油,都是同一款马力机,(伤心马力机)mainline。。。都是轮上222.8和223。。完全没有区别。。但是,价钱就,差好多
开始手痒了,很久没有过这种期待感
很坦诚的说,这个车子硬件的堆砌已经很有诚意,机器的调教也可圈可点,缺陷就在变速箱,还有那鬼火造型。。除了上一个帖子的细节之外,再补充一个我们这些老油条,老人家必改的点,给兄弟们参考一下。 灰色的哑光漆本来是很高档的。不知道是设计师脑袋抽风了,还是被赛车场上面少数的杀马特给污染了,好好的车子,干嘛要弄这么大块的橙色?还贯穿。一丢丢的点缀就好了呀,现在象什么呢?。感觉就像一个小孩子到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吃个大汉堡。。然后整个汉堡都涂满了番茄酱。。然后小孩子把整个脸扎到汉堡包里面,弄得满嘴满脸都是。。说不清的恶心和肮脏,烦死了。。。 所以这个车子上牌之后,第一时间给拿到改装店去把那些橙色的地方全部贴成中网的亚光黑,然后把那个不伦不类的尾翼拆掉。。接着再去车管所做一次外观登记变更。。
虽然要一个月才能到手,但已经忍不住想要对它动手了。。 进气部分,空滤换成高流量KN或者其他的,应该逃不掉了。排气可以无视,除非忍不了那一丢丢共振。当然,嫌弃排气声音不好听的,直接钛合金全段。冷却液全部换成VP赛用紫色款。避震得想办法让避震厂的兄弟给我做全长版本,不想要低趴,保证支撑比现在更好,但是要考虑走街的舒适性和Q弹,最好和我的罗密欧一样的质感。刹车先升级一下刹车皮,看看endless有没有用得上的型号。。前段有点软的话,考虑刹车钢喉。。轮胎查一下有没有RE71RS的有没有这个规格的。。再找车队师兄们,轻轻刷刷机器和变速箱。。看看能否一阶上到300+匹。。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看看做差速器的厂家,有没有专门给这个车子做前桥LSD的,这个可是好东西,但是价格不便宜,估计。。。暂时能想到,就是这么多了。。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可以顶着思域typer跑了。。再往上,就要考虑变速箱的冷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