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率真青山9o
提问有没有兄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人出差在外地,已经8天了,想用手机远程控制车辆,结果不是显示网络延迟,就是显示唤醒失败有知道原因的朋友,或遇到过这个情况的朋友说说,谢谢先
何小鹏磨磨唧唧一个钟,却放出这么个响,太没有诚意了,这是减配涨价吗?看不懂,据说4C全系无,还不能选,别家都准备上5C啦好吗?白浪费时间等你啦,再见!
现在活动58000补贴具体是什么?哪位大哥知道啊,谢谢!
终于明白尺寸一样为什么G6看上去比MY小一圈的原因啦,问题出在G6车头上,比MY短很多吧
G6黑色内饰细节图,能不能反思一下我们以前的决定,毕竟有些东西也许是需要经过时间来验证的……
关于内饰。 首先抛开白色耐脏不耐脏,变黄不变黄这个问题,毕竟现在材料科技已经将这些问题大部分解决了,没有一定把握车企也不会采用,就看个人是否勤快,经常收拾和打理应该就不是太大问题。 谈谈我的一个心路历程吧,最开始接触是展车,为黑色内饰,当时就觉得比较廉价的感觉,虽然由3种不同材质构成的内饰,但依然缺少层次和质感,内心比较抗拒的。后来见到白色内饰,觉得非常惊艳,感觉比黑色显档次太多,并且也非常有温馨居家的氛围,马上心里就接受了白色,唯一选白色内饰就要配套黑色顶棚是个缺憾。正当我以为不再纠结内饰选择的时候,准备锁单时又突然犹豫了。G6的风格是走的简约路线,看得出设计师在车辆内饰设计中的收敛和克制,一改之前在P7,G9上的元素堆叠和豪华追求,与G6整车向车辆性能,驾乘体验,能耗控制,智能驾驶这些造车本质回归,将于此无关的增加能耗和成本的东西果断放弃或克制使用,那么于此理念相符合的内饰设计个人认为低调黑色是不是更能提现。于是再次选择也是最后选择我毅然选择了黑色内饰。以上是代表本人个人观点和选择,不喜勿喷。
不知小鹏怎么想的,一个状态灯很值钱吗?充电口装个状态呼吸灯增加多少成本呢?
不知设计师怎么想的,一个状态灯很值钱吗?充电口装个状态呼吸灯增加多少成本呢?
提问不懂就问,谢谢 1、自动尾翼能不能设定开启的时速? 2、充电时充电口内有无呼吸灯灯显示? 3、黑色内饰交付实车与交付前展车是否有质感提升(展车实在不咋地)?
我喜欢的电车博主,清华博士,永高校友张抗抗和朋友们用一辆小鹏G6 755Max版跑1500公里高速实测续航,结果达成率74.4%,牛逼了! 测试表现: ①四个帅哥壮汉+两箱水+行李若干 ②广州白云机场→上海虹桥,1449公里平均时速88.9kph,全程23℃空调,百公里能耗15.9kWh ③中间充电2次,耗时1.6小时,花费305元 ④XNGP使用率99%,主动接管3次,一次大卡车不打灯切入,1次前车故障,1次道路施工 ----------分割线---------- 对我们日常用车的续航参考: 【1】小鹏G6的续航确实扎实,根据高速74.4%的达成率推算日常用车场景(城区,2人,18寸轮圈)续航达成率在84%以上,即755*84%=634公里,完全满足500公里出行半径需求; 【2】800V SiC平台+3C电芯充电速度就是快,小鹏押注的超快充技术未来2年要普及了,这样烧油的电车和换电怎么办? 【3】XNGP确实强,行业天花板的存在不是吹牛的,小鹏自动驾驶总监@Rocky刘毅林回复抗博争取年内干掉那三次接管,一个持续进化的XNGP才是最可怕的,自动驾驶指日可待,小鹏必是行业领导者。
刚才一个认识的兄弟问这不是特步吗?怎么卖鞋的都开始造车啦?我回答:嗯呢,卖米的也开始造了……
几个问题有没有人懂: 1、到底打转向灯有没有中控屏盲区影像?如果有,怎么设置? 2、没有电容方向盘造成频繁报警,能不能想特斯拉那样波动方向盘辊轮解除? 3、有记忆泊车,肯定就有自动泊车吧?是否可以理解为,AI代驾功能就是加强版的记忆泊车?
看了灰色实车不得不说这个颜色才是G6配色里最有质感的,果断放弃银色!
拿去不谢
也不知道这两款颜色需不需选配 另外大家说说差价2w,580max还是755max买的人多?
小鹏G6今晚上市 售价预测19.99-25.99万 木石评车 原创 2023-6-29 07:44 · 来自河北 · 汽车企业产品经理 小鹏G6 今晚上市,根据最新资料,售价预测在19.99-25.99万之间,具体车型--价格信息如下: 580 MAX 售价 19.99万; 755 PRO 售价 21.99万; 755 MAX 售价 23.99万; 700 MAX 性能版 售价25.99万。 预测价格分析: 小鹏G6的核心卖点是:智驾,长续航和超充。这三点只有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才能体现出来,25万以上属于特斯拉的势力范围,所以小鹏G6 的755 max版断不可定价在25万以上。 20万以下,已经有五款重量级插混/增程车(银河L7,宋PLUS,枭龙MAX,深蓝S7,零跑C11)布局,再怎么拼低价都很难拼过对手,所以价格不用太低,但配置要顶到天。 因此暂时放弃580 PRO款,把580 MAX款定价在19.99万,这样利用智驾和超充的优势来吸引预算在十五六万的用户,抢插混/增程对手的市场。 根据后续销售情况,再确定是否放出来580 PRO款,把价格拉低,进一步抢插混/增程车市场。 这样的定价,既能保证实现月销过万的目标,还没有拉低小鹏的定位,过低的价格必然有损品牌形象,小鹏G6需要保证主力车型售价在20万以上。
这个价格等于自杀,本以为这次小鹏想明白啦里子面子不可兼顾,内饰简化了,配置也砍的够狠,丹拿,电吸门,香氛,空悬全砍干净,连个氛围灯都整个简配,结果一定价就飘?!整啥呢?想啥呢?再见!想支持你但恕我真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