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还没有买车,但是喜欢看车,喜欢评车的碎碎念
笨笨的实习未来车主
鸿蒙智行享界 S9 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开了快一个小时,余承东终于在全场的呼喊中缓步上台,带来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第三款界字品牌新车,享界 S9。在智界失利之后,享界成为华为能否在高端纯电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定位比智界更高、售价更贵的享界 S9 是华为在纯电轿车领域的再度出击,也是华为无法失败的关键一役。 不知道雷军的小米SU7害不害怕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拭目以待。大家都怎么看?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日本汽车巨头选择了抱团。日本三菱汽车将与日产与本田合作,加入日产、本田此前组建的电动汽车联盟。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美国特斯拉占19.3%,中国比亚迪占16%。日本车企存在感薄弱,日产仅为3.2%,本田仅为0.2%。今年3月,日产和本田曾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不知道日企能否通过抱团合作改变全球电动市场的格局,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比亚迪、飞凡、小米等品牌也在持续进行自主创新,希望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断突破。你们怎么看
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提出一项新规,禁止搭载L3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使用中国软件。 要知道,前不久,美国计划从8月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等电动汽车领域整车和零部件加征100%的关税。虽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加征关税至少推迟两周实施。 实际上,电动化和智能化正是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全力推动的产业变革,美国的动作,可以认为,是在全力扼杀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欧洲已经跟进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基础关税10%的情况加征17.4%-37.6%的关税。中国电动汽车的出海何去何从,大家都怎么看
近期,华为与北汽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享界S9正式上市,这也成为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第二款纯电轿车。 2024年至2028年,享界S9预计分别销售6万辆、12万辆、12万辆、9.6万辆及8.4万辆。这也意味着,在2024年内,享界S9需要达成月销破万的目标。 车型定位相近,价格上这款车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小米的SU7,你更看好哪辆车呢?
8月初,乘联会初步统计了7月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数据,7月乘用车销量约为172万辆,同比去年-2.8%,环比6月-2.6%。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达到87.8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36.9%,预计行业内渗透率提升至51.1%。 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了燃油车,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迭代放缓,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已经从过剩进入到审慎阶段,一方面,行业的进入门槛出现提升,自小米汽车后还能拿到生产资质的企业较少。 已有的国产新能源,比亚迪依旧是龙头老大,其他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持续发力,小米进军高颜值轿跑,飞凡占领家用空间和智能舒适领域。 不同品牌间的“内卷”大概也不会减少,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准备入手了,凯美瑞和亚洲龙该怎么选
下一代奥迪A5将会成为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首款车型。不论是四环奥迪,还是Audi奥迪;不论是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其智能驾驶都已经有了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这不得不说,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今年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下滑只有1.9%。相比于面向主流市场的合资品牌燃油车,奥迪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稳健。未来,奥迪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短板补齐以后,其市场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上汽和奥迪的合作,也会基于飞凡、智己的电车架构造车,这一波作为高性价比的飞凡车型,会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
最近,蔚来宣布全球首颗车轨5nm高性能支架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蔚来的这颗神级芯片采用5nm工艺,集成超500亿晶体管,性能是业界旗舰的4倍。在相同条件下,蔚来看路牌笔画分明,面对雨天阴暗环境时也表现出色。摄像头加图片处理器再加玩命砸芯片,这下友商汗流浃背了。
提问30多岁,第一辆车,该怎么选?在线等~
各大车企神仙打架,价格战/技术战/营销战,战战致命,偏偏又赶上比亚迪这个车届扛把子,扛起价格战的大旗。继9.98万的秦L、海豹06之后,宋LDM-I价格也让大多数潜在车主心动。相比之下,xxx车企还在人事调动中挣扎,麦车啊朋友们,真想替上汽说一句,被营销耽误的车企,车是好车,就是卖不动,这您受得了?
雷军今年年度演讲感染力太强了,很多人说三个小时都没过瘾,所以今天又返场直播,继续开讲车圈那些大家伙儿不知道的“爱恨情仇”。 雷军谈到个误解的小故事。三年前王传福在一次论坛上谈到了小米造车,表达了一些顾虑,最后被传成了王传福不要小米造车,为此王传福还专门打电话给雷军解释,之后更是公开澄清,后来小米造车成功后,王传福又跟雷军说,之前对小米造车的担心现在看来多虑了。雷军说自己一直没有说,王传福多年前一句话对他影响也很大,王传福说: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会把技术想象到到一种令人畏惧的高度的高度,这其实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其实不是解决不了,而是缺乏勇气。 雷军其实代表了很多新能源品牌,还有华为、飞凡等出色的国产品牌,都是取决于先守正创新。
说实话,每年七八月份都会看到新闻说今年是“最热夏天”,待在空调房的我们习以为常,不过2024年气候似乎更反常了,全球不少地方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 而随着高温天气,网上不断曝出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三天两头就能看到相关的新闻。电车总在宣传多么有未来科技感,可要是连基本的安全都做不到,谁还敢支持国货啊。像飞凡这样迄今为止,没有一起电池自燃事件发生的品牌,实属罕见。 我们一直说,汽车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无论如何,只有汽车足够安全,它才有可能成为某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多的车企能像飞凡一样,用尖端的安全科技,说出“30万块电池零自燃”这样的豪言壮语,让更多用户安全、安心地享受汽车生活。
余承东太会阴阳了,先说小米赢在外观,后说全靠雷军带量,最后还不忘说自家的豪华品牌比迈巴赫还牛,哈哈。还有R7、F7说的座舱也称作巴赫座舱,但价格不用50w,不用30w,只要18个大不溜就可以,性价比挺高的
根据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这说明我们中国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得到全球的认可,而且生产工艺也在飞速发展。但是,有前景就有阻力。就像最近欧盟针对上汽征收的高额关税,简直令人大跌眼镜。他们是想通过这种限制来在汽车领域分一杯羹。风险从来都是时刻存在的,尤其是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只要我们在汽车领域继续创新,将技术和工艺更上一层,那我们中国汽车将会在全球畅销,到那时候,没有任何阻力可以限制中国汽车发展。中国汽车加油!
已过而立之年,现在需要购买一辆家用车,基本诉求: 性价比高,油耗低,有一定的社交属性。请问大家选哪个比较好,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