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帝豪L雷神混动🙋🏻♂️情况介绍 坐标杭州,顶配super睿,去年八月底提车,目前总里程10022公里。 🗒 真实感受 新工作单位每天通勤往返70公里,以快速路为主,包括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早晚高峰堵车,平均一次通勤要至少一个...查看全文
#问界M5提车/用车感受💰晒晒价格 因为本人比较在意续航,购入的是后驱版,官方定价28.86万元+落地价加保险6k,送了4000的消费券,换了华为mate50。在购买问界M5ev之前,试乘试驾过世面上几乎所有新势力的电动车,有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和海豹、极氪001,深蓝SL03,而且还是海豹的准车主。选择M5 ev的理由如下: 1、试驾的竞品车型 特斯拉model 3的内饰实在是难以忍受,极简风导致的毛坯既视感,真的是不符合这个价位的,试驾的时候过加速带,后排的我几乎跳起来了,运动调教导致后悬挂太硬了。 小鹏P7其实还是不错的,外形、质感,超充站,特别是智能驾驶,确实是国内厂家独一档的存在,可惜看的时候,正赶上新能源车调价的时候,不仅涨价了小几万,还啥积分和充电补助都没有,一点性价比都没了,而且同事的P7反应续航比较拉胯,也就不考虑了。 极氪001试驾的感受就是还行,没有特别之处,不过车是真的宽,停车的时候差点碰到旁边的桶子;深蓝SL03这款车其实看了一眼,就没想法了,整体的质感太差,车机屏幕的质量是我所开过所有车里面最差的。 其实一直在购买计划之中的是比亚迪汉,本来是等新款的汉dmi,可惜等发布的时候,带5个毫米波雷达的长续航版本得28万多,落地毛30万了,这个价位买比亚迪确实有点膈应。后来就等海豹了,第一批盲订车主,可惜看到实车的瞬间,就口吐莲花了,车内空间太小,后排几乎怼头顶了,那个内饰风格真的是一言难尽,欣赏不来,而且辅助驾驶阉割到前2后4的泊车雷达,这个价位的车,难以接受。特别是经过半年多的比较,发现比亚迪的车啥啥都是中等水平,甚至及格(车机),30万价位的车没有给人某些方面比较极致的东西。 2、M5ev的优点(纯属个人观点) 1.外观真的喜欢,车头采用封闭式动感鲨鱼鼻设计,流体车身。大灯炯炯有神,很吸睛。外观颜色没有纠结过,直接定天青蓝,很大气很耐看,辨识度很高,不过还是更喜欢发布会上那种蓝色。 2.内饰做工用料扎实,内饰座椅大面积的皮质包裹很精致很有高级感。新车基本没有异味,自带的PM2.5过滤很给力。 3.驾驶感受:动力在市区真的够用了,市区高速超车轻轻松松,驾驶质感真的不错,第一是底盘,首先我认为大多数抱着就体验一下的人在开车的第一时间一定会被他的高级感所折服,是那种很厚重,没有丝毫松散的感觉;第二是滤震,总体很不错,中高速过减速带"唰"的一下基本没有多余的晃动,不够好的是低速过减速带车身晃动幅度有些大;第三是日常驾驶是很好开的,车辆的动力响应、车身的跟随性很好,即使激烈驾驶也没有问题,而且方向盘低速表现轻盈、高速沉稳。同时车辆的静谧性做的不错,前后排都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车身地板大部分区域都喷涂了声学阻尼材料。 4.乘坐空间:车内空间满意,我身高170,前排驾驶位调整好,后排还有二拳半空间,地板几乎纯平,后排坐三个大人也不拥挤,这是电车的优势,全景天幕这时候还是很有优势的。 5车内储物空间:只能说中规中矩,中控下方的空间没有掏空,比不上问界M7。 6华为最给力的当然是他的车机系统,觉得是世界天花板级的存在,高清屏幕分辨率、界面流畅度非常好,而且语音交互是在我体验过的这么多品牌交付车型中最好的。 📉能耗分享 续航:浙江还是适合纯电车,20kwh/100km的冬天耗电量,空调2档座椅加热导航音乐全程开着。刚刚提车11月份,气温在15℃左右,去千岛湖自驾,来回300多公里,平均16kwh/100km的能耗,按照我的脚法,高速能开到500公里,和我在市区开开几乎无差别,难以置信,希望过年回家的时候也这么给力。 💔爱车吐槽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优点,不过没有一辆车是完美的,说说不足之处: 1.就是在黄昏或者外界亮度较低时通过内后视镜基本看不清车后的路况,因为M5的内后视镜是防眩光,但估计是背面的感光原件设定问题导致通过内后视镜看到车后的视线很暗,在白天也会较暗; 2.空调扫风有"哒""哒""哒"的声音,这个问题是公认的,希望之后新版本会有所改进; 3.应用商店适配车机的APP还比较少,一些常用的均未适配; 4.车内前后排的储物空间比较少,和其他同类型新能源车如理想ONE、极氪001等相比,仅能达到及格水平; 5、这个价位的智能辅助驾驶确实是这辆车最大的缺憾,虽然目前实用性不大,但是你得有啊。 作为一名问界M5ev车主,这些就是我提车1个月的用车感受,短板不短,长处顶天就是我对这辆车的评价,他依旧是当下三十万这个级别最值得关注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