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8建议收集一、购车初衷与宣传落差 作为首批领克08 EM-P 245km纯电续航版车主,2024年5月购车时被官方宣传的「1400km综合续航」「245km纯电续航」「行业领先三挡DHT技术」吸引。销售强调该车「长途无忧」「通勤零油耗」,配合展厅精致的北欧风设计和「高端新能源」定位,最终以20 多 万元购入。 现实落差: - 续航腰斩:官方宣称245km纯电续航,实际高速(95km/h)仅能行驶110-130km,冬季开暖风后跌至80km^5;综合续航从标称1400km缩水至950-1000km,需频繁加油充电 - 油耗虚标:亏电工况下,百公里油耗达6.2-6.8L,远高于官方宣传的5.5L 二、10个月深度使用痛点 1. 续航的悖论 -充电焦虑:50W无线充电模块散热设计缺陷,手机高温报警频发;快充30%-80%需40分钟(非宣传的28分钟) 2. 品控与设计缺陷 - 异响交响曲:B柱砂石撞击声、主驾座椅晃动异响、天窗胶条摩擦声贯穿用车周期。 反人类设计:后排无独立空调出风口,打开后排空调需要必须打开前排空调 3. 智能系统「半成品」体验 - 车机卡顿:Flyme Auto系统频繁死机,冬季启动延迟达2分钟,语音指令错误识别率超30%^ - 辅助驾驶风险:L2级系统在弯道突然退出,高速跟车时对侧方开车车辆反应迟钝 三、售后服务的「三重门」 1. 拖延战术:首次反馈续航问题后,400客服、4S店、区域经理互相推诿,历时3个月才安排「35km/h龟速测试」 2. 补偿羞辱:针对续航虚标问题,厂家最终仅补偿500 交通补助,并要求签署《满意度确认书》 结语:被透支的信任 领克08 EM-P的「高端」外衣下,是尚未成熟的混动技术、仓促上市的产品设计、形同虚设的售后体系。作为国产高端化的代表品牌,领克若继续漠视消费者权益,终将被市场反噬。建议观望者优先考虑比亚迪唐DM-p、问界M5等经过市场验证的竞品。
爱在浪里:领克08作为CMA Evo平台首款车型,承载品牌电动化转型重任,需加速软件优化和OTA升级能力,避免“重硬件轻软件”的行业通病。 官方需建立更高效的反馈渠道,公开问题原因及改进时间表,避免“冷处理”引发舆论发酵。例如长城、蔚来等品牌通过用户社区直接对话的做法值得借鉴。建议增加 「用户反馈闭环」 功能,让用户直接通过车机提交优化需求,形成产品改进的良性循环。 相比“蔚小理”等原生新能源品牌,传统车企孵化的领克在用户运营和快速迭代能力上存在差距,需加快互联网化转型。 强化软件自研能力大众成立CARIAD、吉利布局亿咖通表明,掌握车机系统核心技术已成竞争关键。 建立用户共创机制:如极氪的OTA功能投票、小鹏的需求社区等模式,让用户参与产品优化,增强品牌黏性。 当前事件对领克而言既是危机也是契机。若能以透明态度快速解决问题,转化为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的动力,反而能提升品牌韧性。对于消费者,建议保持理性,在新能源车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选择技术成熟度与服务体系完善的品牌,同时合理管理预期。行业层面,这一案例再次凸显建立更严格质量监管和用户权益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爱在浪里:领克08作为CMA Evo平台首款车型,承载品牌电动化转型重任,需加速软件优化和OTA升级能力,避免“重硬件轻软件”的行业通病。 官方需建立更高效的反馈渠道,公开问题原因及改进时间表,避免“冷处理”引发舆论发酵。例如长城、蔚来等品牌通过用户社区直接对话的做法值得借鉴。建议增加 「用户反馈闭环」 功能,让用户直接通过车机提交优化需求,形成产品改进的良性循环。 相比“蔚小理”等原生新能源品牌,传统车企孵化的领克在用户运营和快速迭代能力上存在差距,需加快互联网化转型。 强化软件自研能力大众成立CARIAD、吉利布局亿咖通表明,掌握车机系统核心技术已成竞争关键。 建立用户共创机制:如极氪的OTA功能投票、小鹏的需求社区等模式,让用户参与产品优化,增强品牌黏性。 当前事件对领克而言既是危机也是契机。若能以透明态度快速解决问题,转化为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的动力,反而能提升品牌韧性。对于消费者,建议保持理性,在新能源车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选择技术成熟度与服务体系完善的品牌,同时合理管理预期。行业层面,这一案例再次凸显建立更严格质量监管和用户权益保护机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