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番茄462209187327192
虽然大坡度玻璃的设计很有未来感,也能降低风阻,还能强化MPV的属性,但留一点点车头会不会受众面更大一些
宁大可nic
对于理想的车型库存,目前高配的MAX版本已经停售,没有库存。L8版本基本上也没有库存,只剩下Air版本。L7还有Air和Pro两个版本在售,但购买时需要提前确认是否有车。目前主要销售的是老款车型,新款车型可能要到3月中旬才会陆续开始销售。 3月份如果老款车型卖完了,就不再销售,如果还有库存只会销售低配的Air版本。 新款L789和MEGA车型计划在3月1号发布,但销售高峰期预计从3月中旬开始,持续到4月中旬。 L6车型将在4月下旬上市,销售活动可能延续到5月底。 3月份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专家个人预计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新款车型的订单量将会有显著增长。MEGA车型预计订单量将超过1万辆,L789这3款车型的订单量可能会达到3万辆,接近4万辆。综合来看,3月份的总订单量有望超过5万辆。 个人推断,L6车型今年将稳住理想汽车主要销量,有望成为L系列中销量最大的车型,如果定价在23万至27万之间,主卖配置为23万至25万,预计稳态月销量能达到15,000至20,000台之间。
朴实可乐jG
下一次系统升级什么时候。
问界极氪韭菜车主
月销上500算我输
暴力加速器
蓝山四驱版跟理想L8低配版本怎么选,现在价格应该差不多了多少了吧。。。。。
余姚一枝花
提问我的理想L7仪表盘车速比实际要高大概10码左右,看着好不习惯,路上别人的车都比我快。大家的是这样吗?
楼主在水帖
经过长江大桥被冰砸了前杠,机盖,前杠里面可以单独换,外面这个只能换整个保险杠,是换还是修 机盖不管了或者找个做无痕修复的,官方售后只能钣金重新喷
家装设计师佩奇
本来今年想开车回家的,碍于手头的事没忙完,再加上老婆说要大雪,就放弃开车回老家的念头了,不过2500公里从广州到甘肃,想想也后怕 言归正题,为什么会对比这两款车呢?其一是从价格和销量上,曝光度上都比较接近,其二是自己也的确使用了两款车,所以斗胆谈谈感受。 锋兰达双擎(后面简称锋),不用讲了,是我自己的车,12月买的,年前已经陪了我2100公里数了,觉得很舒服。那为什么又开了CS75Plus(后面简称75P),就是因为回老家年三十要去拜祖坟,距离住的地方又有30多公里,无奈开口借用了小姨子的车,之前只知道她9月份买了车,当天看到才知道是75P。 外观:75P是比较大,无论是高度还是长度,线条也很动感。但个人还是喜欢自家的锋,爱屋及乌吧。 内饰:她的75P是双拼内饰,仿皮,运动感的确会强,仪表盘和右边中控屏贯穿连在一起,挺大一个屏幕,扶手箱也比我的锋大很多,还有手机无线充的位置,单说内饰配置上,的确更丰富。 驾感:油门响应没有锋好,感觉比较紧,而且加速会有比较明显的速度差,这点不太喜欢,刹车同样的感觉。可能是纯油车的原因,总之就是个人感觉车有点闷重,不够轻盈,指向同感。 车机:虽然屏幕更大,也可能是别人的车,不太敢多操作,点的最多的就是空调触控按钮,纯触控,但是响应真不怎么快,不知道是不是冬天的原因,开还是没开也没个提示音,相比而言,我更喜欢锋的按键,给我明确的指示感。还有一个点,我不是很明确,感觉75P的仪表盘车速显示是不是虚标,在乡道跑,而且是冬天,再加上是别人的车,我肯定是不会开很快,但是它随便就显示80-90多的时速,我很纳闷,要不是我的锋显示有问题,要不就是75P有问题。 辅助驾驶:单纯来回60公里吧,碰撞预警和车道保持这方面,可以很自信说锋有绝对优势,反馈很直接和清楚。75P就光是警示音,貌似没有干预介入。 底盘:75P的底盘明显高,我不太喜欢,176的身高,我觉得这个座椅高度不舒服,也可能是她是女司机把座椅调太高的缘故。忘记它是什么前后悬挂了,只知道锋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非独立式,但我感觉75P的底盘比我锋的硬,或许是冬天车胎相对硬的原因,就是感觉咚咚的。 空间:前排空间没什么感觉有啥区别,后排没体验,不过可以肯定是75P要更大的。 灯组和倒车:75P配置确实高,360影像,周围显示更全面,不过对我而言,其实也不需要,后视镜和一个简单的倒车影像足以。有个点想吐槽75P,转向指示灯的提示音听着真别扭,想搞的像纯电车那样高级呢又不是,又不是传统油车那种清晰的感觉,就好像国产手机想搞个跟苹果一样的铃声,又总感觉哪个音差点意思那种感觉,个人感觉不伦不类。 没开多久,粗略的一点真实感受,最后提醒各位车友,如果是真皮方向盘,就别再搞什么方向盘套了,很影响驾感和安全,尤其是没扎紧的。 最后还是要有态度和结论的,毕竟当时也看过75P,综合体验,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锋双擎
奋发水滴z8M
哥哥们们,说一下
新A牌照我姓陳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先说我的观点。就目前而言,现在市面上的所有电动车,其电池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弄来弄去就那点东西,传统电池的技术已经到头了。除非完全不一样的种类出现,比如一直再强调可以量产普及的固态电池,又或者神一样存在的石墨烯电...查看全文
用户9812339783820
提问穿越pro 落地174000 贵吗 辽宁这边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最近动态静态体验了一下极石01,很多人说这个车就是理想的粘贴复制,实际不然。产品定义上这个车想得很多,因为对于极石来说,其实只有这一次出牌的机会。 产品使命:初创品牌第一款车型,产品使命就是精确定位+快速出车+获取销量+帮助品牌展位脚跟 「精确用户定位+产品小定位」: 选择30万以上的增程中大型SUV这个基础市场,依然是家庭稳定+收入稳定+男性主导决策的市场 家庭是底色,越野是产品向往感的塑造,也是和理想的一大差异化。 在20-30万的价格段,坦克300是单车型销量榜单的前10,其产品成功的核心逻辑就是“叶公好龙”的向往感,因为 坦克300的用户只有一小部分有极致越野需求。就像宝马3系实际使用场景是家庭,但产品向往感却来自于品牌的运动基因。 家庭本身是缺乏向往感的,但越野和户外确是中年男性的乌托邦 「2+2+3还是2+2+2?」 理想的成功,一定程度是来源于2+2+2的座椅布局思考和定义 极石01则是采用2+2+3的布局 3排使用3个座位还是2个座位的基础是3排的基础可用空间,包括H点坐高和H点的横向宽度。理想L9的坐高是296,极氪009是360,腾势D9是340,极石01大概在接近腾势的水平,带来了更好坐姿的同时,由于z向的抬高,也减小了H点位置轮包对于宽度的侵占,提高了可用宽度,从而得到了3排3座的可用性 3排三个座位的体验优势是三排中间位置,在保留中央通道的情况下,3排中间位置的腿部舒适性大大提升,在5人场景下大大提升了第5个人的乘坐感受 相比理想的3排2座的设计,极石01的三排座椅舒适性本身并没有牺牲 「航空座椅+座椅魔法」 极石01有两个版本,差价一万,配置差异是6座版2排配备了航空座椅 普通座椅的优势中央通道空间占用小,空间灵活,方便在座椅上左右转,照顾家庭成员 航空座椅的优势豪华感的体现,对于三四线这样的企业主的巨大吸引力,虽然航空座椅与家庭SUV定位本身非常冲突,但往往用户的需求就是不纯粹的,分裂的 极石01上的座椅魔法可以认为是小鹏座椅魔法的沿用,但小鹏的遗憾在于从来没有一款车型的内部空间足以让座椅魔法彻底施展,但是极石01的尺寸,尤其是高度使得座椅在全部放倒加上床垫后头空更自如 包括2排放倒,腿放在2排靠背坐在3排座椅的观影效果,会比在2排仰头看电视更加舒展 「与L8产品力的对比」 如果抛开抛开品牌本身 极石01拥有明显更好的空间,主要是车高的优势带来的更舒适车内视野和三排坐姿以及X向的空间收益,以及主驾真正的一览众山小的心里体感 功能性更强的座椅魔法和户外拓展功能 56度更大的电池和更丰富越野驾驶模式和越野功能 不够洁癖的造型,卫里卫气,但对一些用户来说可能就是实际的产品需求 座舱PQ和车机的完成度不及理想,AD依然ongoing 极石01整体展现的是非常清楚的产品定位和思路,并不是盲目的粘贴复制,更像是G6之于Model Y那种巨大单一市场锚定+产品差异化,产品思考接地气,没有产品洁癖,是基于公司的阶段所采取的正确思路。
暴扣1998
我也参考参考!等一年了!!!
用户3918269698183
提问#晒晒你的落地价我想知道大哥们L7pro在广东这边落地价大概多少啊?哪里价格有优势?是不是再等等还会有优惠折扣?
爱吃白切鸡的腐竹
提问L7刹车异响:早上起步的时候,刹车就会有那种尖啸声,开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但是晚上下班的时候又有同样的问题,而且在正常行驶不踩刹车的时候也会隐隐约约听到尖啸声,不知道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
执着.Persist
本人近一年左右有结婚想法。一直在纠结毛豆y和l7,问了价格,五年贷款y月供2k多,l7月供3k多。 网上两种车对比都看了很多,空间基本都差不多。 说l7日冲频繁充电对电池损耗过高。但是l7确实大沙发舒服啊。但是想到维护和用车成本又倾向毛豆y了。最近还有朋友和我在聊保值率,还看到网上太多人说理想准备向纯电转战。因为有结婚打算,所以又在想l7的家用性!可真是愁,大佬们给个建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