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两台都是,越野新能源的优势结合体的车型! 电池 Hi4z行驶纯电里到了200km以上,结合我用车感受,不出城通勤用车环境下,使用方便的多,不用每天都冲,稍微远点的路程也不需要启动发动机!豹8的续航我感觉就有点不够用了,城市使用更局限,越野车,重,城市混动使用感受一个是经济性不好,第二个发动机有可能频繁启动,对比纯电行驶这个亏电感受就让人感觉很明显!电池两车均安置在底盘,所以都不算硬派越野车,极端路况,会有磕碰电池的风险,我要用车底盘有电池,肯定会多留底盘通过空间,那诗和远方兼容性肯定又差点! 结构 坦克,豹8均为前后双电机的动力结构,没有了传统越野车的硬连接,传动形式的改变,在复杂越野路况越野性能有所下降,慢速脱困会受影响,电机的爆发力很强,轮端容易打滑,更适合沙漠,穿越轻越野!相对来说豹8拥有云撵,不过我试驾的感受匹配度有点差,升高或者降低,会在后续默认回到标准位置,也就是不支持各纬度下,正常行驶,那这个结构算噱头吧! 弊端 两个接洽型软越野车,坦克加大电池,豹8加大车身,都让车不好驾驭成为了现实问题,许多不经常开越野车的会因为外形和配置喜欢,但是试驾城市驾驭,刹车点头,起步抬头,拐弯重心高,都让用户会有更好的适应成本,真爱越野车的或许又认为不够纯粹,至少我认为两车的定位都处于城市suv和越野车中间的车型! 选择 Hi4z和豹8,适合城市户外各有需求的用户,油耗不是选择的参考,更重要的是城市可以安静的像纯电车,出去玩又可以油电共用,没有局限,扩展性高!坦克,加大了电池,豹8增加了舒适性配置,两个车型定价区间是重叠的,单从穿越越野可靠性和续航能力来说,选择坦,但是又更多城市场景,那豹8更合适,无论是底盘升降,还是座椅有可选择性,都表明了豹8更兼容一点!事实上,坦克500更偏向越野,城市向配置弱一点,豹8更偏向城市,越野性能弱一点! 后桥 坦克后弓桥,专为后驱动电机做的设计,但是相对比传统整体桥,只是造型做了调整,由传统的机械一体桥,更改成电机后桥分离,整体硬度抗冲击性,看上去还不错!豹8是独立悬挂,铝合金用的挺足,就是适配性不知道会不会像豹5一样小毛病不断!极端通过性,坦克通过性更好,舒适性豹8体验更棒! 动力 坦克采用了,动力分流,由传统直驱只直驱,发电只发电,更新成了,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情况互相兼容,可以直驱时也兼顾充电,使用能耗以及成本也更低!而豹8就是插混结构,整体运作模式兼容混动,单电,调教取向动力第一,节能第二,但是受制于云撵的占地,规划的特别紧凑,实际可靠性,需要时间来检验! 总结 两个都不是最纯粹的越野车,也都不是正八经的城市suv,但是他们都结合了硬派的外观和城市suv的混动舒适的特性,不是最好,只是更合适罢了!
#圈友鲜试驾🚗上个月去试驾了一下500hi-z,也写了一篇长帖子,有用户反馈有点啰嗦,这次我把上次的试驾感受再浓缩一下,大家可以参照看下和你们的试驾感受是否一样。 1️⃣外观:我个人感觉500hi-z的外观是没啥新意的,毕竟500,500hi-t以及hi-z三者都是用的同一套外观,只不过在后面屁股上面有不同的标识,尤其是当我得知网上传的红色版的500hi-Z只是贴纸拉花的时候,我是有点失望的,我以为官方会出这样一个渐变色拉拉高500hi-z的辨识度,实际上需要车主自己后期改装。 2️⃣内饰:内饰我觉得是足够豪华的,我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点。 ①门板上面,木纹饰板,橙色皮质,黑色皮质以及双缝线的搭配,都处处彰显了这个车的豪华的感觉,这种豪华明显是偏老式豪华的那一种,过去可能还会被叫做奢华,中间按钮上方还有一个坦克牌的小表,虽然用不到几次看时间,但是它放在氛围灯下面,看起来就是会有一种老大奔的味道。 ②座椅,这个车的橙色皮子座椅是偏爱马仕橙那种比较鲜艳的橙色的,再加上这个座椅上面的棱形缝线和下面竖条缝线的搭配,这两者看起来就知道这个座椅的档次感真的很高,再加上中间档把上面亮闪闪的水晶更增添了这种豪华的质感。 3️⃣配置:配置我也挑选几个我印象深刻的来聊聊。 1.方向盘的电动四向调节,这个高级配置我可是好就没有见过了,电动调节在我看来可以很轻松并且比较准确的调整到一个我比较喜欢且舒适的驾驶姿势,比手动的会更加优雅且实用,但是一般低端车上面都不会有这样的配置。 2.后排的手动遮阳帘,这种配置在南方地区可是太有用了,虽然是手动的,但是这种物理的遮阳帘的效果可比那种贴膜的效果要好很多,而且还可以随时放下来欣赏风景,也不用担心会遮挡视线,这种设计可以说是很实用的。 3.儿童安全座椅接口,我个人认为这个有点不大方便,它的儿童座椅接口是隐藏比较深的,而且没有单独设置一个专门的开闭专用口,这就导致在后排安装儿童座椅接口的时候会比较麻烦一些。 4️⃣空间:空间我也挑选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来聊聊。 ①前排:前排驾驶侧左边的小的储物槽,这个储物槽很多老车上面都有,不过hi-Z上面比较出彩的是里面做了植绒的设计,这里一般是放个ETC卡片或者是零钱的,有了植绒设计就不容易发出异响了。 ○中央扶手箱区域的镂空区域,这一块区域不是整个联通的,它在主驾驶侧有一块小小的空间可以用来充电,但是在副驾驶侧是封死的,不能使用这里的充电接口,稍微是有点可惜的。 ○中央手套箱里面也是另有乾坤,打开后会发现有两个储物空间,上面是一个储物槽,下面是两个杯架,而且还有一个空调的出风口,这就意味着夏天可以直接把饮料放在这里用空调风降温了,很多车也有空调出风口,但是里面并没有设置杯架,一定程度上不是很方便。 ②后排:后排比较让我有惊喜的是中间位置放下来的手枕,放下来后这个手枕里面有两个隐藏式的杯架,还有一个可以控制后排以及前排一些基础功能的小屏幕,音乐导航啥的都可以在这里看清楚。 ○后排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配置就是可以掀起再整个放平的第二排座椅,如果不掀起坐垫的话,放下靠背的时候会有一定程度的凸起的,这样不管是躺着还是放长条的大物品都会不大舒服,但是全平后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5️⃣驾驶感受:整个车的驾驶感受已经比hi-t更像电车了,hi-t上面那种变速箱换挡的感觉是不复存在了,已经很平顺了。 ①方向:hi-Z的方向盘是比较轻巧的,尤其是在店门口刚出去的时候,这里的道路很狭窄,这个方向盘需要在出口处一把打死,这样就能方便进出,轻巧的方向盘就会在这些复杂场景下驾驶起来比较轻松愉悦,尤其是这么大的车身的情况下,一个轻巧的方向盘尤为重要。 ②动力:这个车的动力是很够用的,虽然有经济,标准和运动,4H以及沙地模式,但是标准和运动模式下我感觉动力在城市里行驶是有点过剩的,尤其是对于这么大的车,一脚油门踩下去,整个车的推背感是有的,而且继续深踩油门,这个动力还是继续会有,推背感可以一直持续轻轻松松就到100码了。 ③刹车:整体的刹车脚感算是比较好的,整个刹车也是比较线性的,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个车的刹车点头现象会有点严重,比较这么大的车身,虽然我试驾的时候尽量在控制了,但是还是避免不了这种情况,急刹车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④底盘:hi-Z的底盘我个人不是很满意,主要是在过减速带的时候会有点感觉不够高级,有分段的感觉,在普通的烂路上面还是感觉这个底盘挺厚重的,但是在过一条比较深的沟壑的时候,整个车过去后,会感觉前面的两个轮子后后面的两个轮子是脱节的,不像是一个整体,其他的路况下这个底盘还是不错的。 🚗总结:hi-Z这个车是偏城市,偶尔越野使用的,所以还是会偏电为主,油为辅,如果是经常越野的,可能hi-t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