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前言】 这款车也是迎来了它的小改款,上市四款车型,也是对应的24款的四款车型。大众也是不断的发力新能源市场,但总感觉没有大的进步,推出的车型也都是原地踏步的状态。就是那种有了就行,不必多出彩,总有人会埋单,不行就降价的感觉。不过这样做也没事儿,确实在国内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车就有人买,只要价格合适就有人能接受。谁都能来分上一杯羹。 【胡猜瞎说】 其实25款的指导价从19.49万-29.86万是全线涨价了的。24款的指导价是从19.39万-29.39万。所以涨价就要有涨价的点,下面看看都有些什么值得涨价的。 1、车型变化:先说几个要关注的点。一是,25款全系升级给到了胎压显示,比之前胎压报警要好用,之前还要自己判断哪个车胎出问题了,这个直接就是显示出来了,算是赶上主流配置了,此处应该有掌声。二是,车机系统和L2及辅助换了新的系统。在车机屏加大到12.9英寸硬件小幅升级后,L2辅助系统硬件没变的情况下。这套系统不知道表现如何,它和华为的系统还是不沾边的,不要觉得大众和华为合作了,这个就已经用上了,这个根本就不是。三是,全系最高科技含量的前碟后鼓配置依然保留,这里可以说秀的一批,鼓刹优势那么大,为什么不四轮鼓刹,而且当时提出标配四轮碟刹的是大众,现在又换回去的还是大众,只能说明大众的科技技术已经高过别的车企了,细思极恐。四是,360度全景影像还没有全系标配。这个很实用的配置应该像胎压显示一样,给到全系标配。毕竟它是现在人开始使用评率很高的配置之一。五是,低配就是车机系统换了,还把副驾腰部支撑给去掉了,其余没有变化。对比老款这个涨价1千让人很无语,就看优惠力度是否会和24款一致了,如果优惠低了,就是变相涨价了。看点在次低配和次顶配车型,电机功率变大了,能耗反而降低了,算是有效升级,还有一些小的差异变化不细说了。顶配车型电芯从宁德时代换成了时代一汽,多了座椅通风,还有15W无线充,贵了5千元比较不值。以上就是25款和24款的大项对比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2、竞争力见解:老款车型指导价较高,一直有很大的优惠在支撑销量,新上的25款车型,在没有明显的升级情况下,也走这个策略明显不合适,毕竟停产在售车型还没有处理完,所以25新款性价比不高。在对比国产新能源车来看,各方面都没有很突出的优势。外观就不说了,常用的内饰方面用料,国产新能源哪个用料不比它下本。这样对比下来,大众也是走的不思进取,成本极限管控至上的政策。当然这样的政策会流失很多的潜在消费者,使得销量进一步受限。印证了前面说的,原地踏步有了就行,不必多出彩,总有人会埋单。 3、大众的摇摆:其实挺有意思的就是,大众对于走新能源和传统燃油的路线一直没有定数,一直在左右摇摆,想大力发展新能源,又怕被我们技术专利限制,想发展油车,又怕新能源彻底取代油车,想做混动车型,又没有技术去做,也不想投大量的资金去研发。以至于近几年大众的停滞不前。这样的摇摆不定,导致产品也是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就像ID家族一样,它就是最初的几款试水产品延续至今,并没有实质的进步。当年的纯电宝来、朗逸、高尔夫等就是ID家族的前身,只不过大家都介意他们油改电的身份,所以大众把它们独立出来,换了大电池和新的设计语言。 【总结】 25款的四款车型,就是对应的24款的四款车型,指导价提高了以后,并没有提高多少竞争力。只是在车机的系统上有所升级,还有一些功能上的加减,顶配加了价反而换掉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所以性价比不高,反倒是次低配和次顶配车型的动力升级更明显一些,但是整体来说要是优惠有降低的话,那么性价比真的不如老款,而且不值得购买。想买新款的车友可以再等等优惠力度变大。大家觉得这款车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呢?可以一起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