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YU7樱花照今天主要介绍不同场景下 空调循环模式(内外循环)、A/C开关、前除霜/除雾 等功能组合使用的技巧 一、基础功能作用 A/C:压缩机工作,用于制冷和除湿(即使冬天也能辅助除雾)。 前除霜:向前挡风玻璃吹风,配合A/C可快速除雾。 内外循环:影响空气来源(车内循环 or 车外新鲜空气)。 二、场景化组合技巧 1. 夏季快速降温 先开 外循环 + 开窗(排出热空气,10-20秒)。 关闭车窗 → 内循环 + A/C + 最大风量(快速制冷)。 温度适宜后,切换 自动模式(AUTO) 或调低风量。 原理:内循环隔绝外部热空气,A/C制冷效率更高。 2. 雨天/冬季前挡除雾 快速除雾:外循环 + A/C + 前除霜模式 + 温度调高(暖风) (A/C除湿,暖风烘干玻璃,外循环平衡湿度) 防雾维持:外循环 + 前除霜 + 温度适中(避免内外温差过大) 注意:若雾气不严重,可单独用 外循环 + 暖风(无需A/C)。 3. 冬季取暖 短途:内循环 + 关闭A/C + 暖风 (升温快,但需定期切外循环换气)。 长途/多人乘车:外循环 + 暖风(A/C可选) (避免车内缺氧,A/C可防止玻璃起雾)。 技巧:油车注意发动机水温上升后再开暖风,否则吹冷风;电车冷启动完成即可。 4. 雾霾/沙尘天气 内循环 + A/C(关闭外循环) 增强效果: 空调滤芯升级为PM2.5滤芯。 车内配备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5. 高速长途驾驶 外循环为主 + 间歇内循环(每30分钟切换5分钟) A/C根据温度需求开启。 目的: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二氧化碳堆积导致疲劳。 6. 车内吸烟 外循环 + 开窗(天窗或对角车窗) + A/C 原理:快速排出烟雾,A/C过滤部分颗粒(但滤芯易脏,需定期更换)。 7. 暴晒后通风 启动车辆 → 外循环 + 全开车窗(1分钟)。 关闭车窗 → 内循环 + A/C 降温。 注意:避免直接内循环制冷,热空气滞留导致效率低。 三、其他实用技巧 自动空调(AUTO模式):设定温度后,车辆会自动调节风量、循环模式和A/C,适合懒人操作。 后窗除雾:按下后窗电热丝按钮(方形图标),与空调系统独立。 节能技巧:夏季内循环制冷后,可短暂关闭A/C,用内循环维持温度(适合短途)。 异味处理:停车前 关闭A/C + 切外循环 + 最大风量 吹干管道,减少霉菌滋生。
#静态体验名爵MG ES5今天找营销的同事借了辆去年11月前后上市的MG ES5小粉车,一个人沉浸式体验了半小时,主要为了看了看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容——空调(这次先不聊空调) 主观上一眼看上去粉粉嫩嫩一辆SUV停在大大的停车场,还是挺吸睛的,之前自己买车的时候苦于我司找不到一辆可爱的适合女孩子的外观的平价SUV而......现在摆在眼前了哈哈,不嘻嘻。 一上车,品质感和豪华感都不差的,我借来的这辆车是浅米色内饰,风格和质感和D7系列类似,个人觉得座椅手感和视觉感受不亚于20w级的智己小六和小小六(LS6车主抹泪ing)。坐上主驾,中控大屏看着就很开心,15.6英寸的,确实看起来很爽的感觉,就是理想四五十个w的那个大屏的感觉懂不懂(虽然不知道理想那个到底多大哈哈哈,不过同级别的BYD元PLUS和吉利银河E5只有12和14多,大一点就还真的不一样!),大屏上的保护膜还没撕,显示效果还是很细腻清晰,质感和视觉体验杠杠的,界面内容也很丰富,科技感慢慢,而且可以分屏使用还是挺特别的! 后排座椅还是老传统,可以折叠起来,空间倍儿大,后备箱还做了个可以下沉的设计,这个也算是个特色,后备箱永远不嫌大,经常就是缺那么点空间。 另外整理了些同类别车型对比内容供大家参考(主要是以价格类比哈),目前市场上类似定位的车型除了MG ES5,还有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启辰VX6等,目前ES5的优惠后起售价低至9w,性价比相对更高,不仅价低、ES5的后驱布局和五连杆悬架在弯道和坡道中表现更稳定、驾驶乐趣更强,而且对于家庭用户来说 ES5搭载“晕车舒缓系统”也会更友好。当然肯定也有不及其他几款车的地方,先不展开说哦。 悄咪咪强调下,MG一向都是面向全球开发销售,这也是款全球车型,全球品牌的品质和可靠性上有很大保障~ 关于这款车大家有啥其他关注的点欢迎补充讨论哈~ 码字不易,期待和感谢大家三连~
#上汽荣威iMAX8 DMH新陆尊上市最近很多薯友在催更新款imax8细节曝光,最近两周忙里偷闲在公司内看了两次车,自己也摸索了感受了一下,确实是一款中规中矩的MPV,夸赞太多的话也没法说,但说哪里很不好倒也没有。单电吸门、双电吸门可选,三排座椅均可前后调节,第三排座椅可单词折叠释放更多后备箱空间(虽然这点有些薯友觉得没有老款折叠后能继续掀起的好,但是这座椅不管掀不掀起来它都在后备箱里面,空间只会转移不会消失)。前排座椅后面都带有小桌板,玩手机、用电脑、吃点东西都还很方便的,相信也是MPV标配吧。内饰质感感觉还是很棒的,细节图比较多的是浅色内饰,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浅色的,之前看过一次棕色内饰的但忘了拍细节图,内饰颜色和车漆颜色选购时候都是可搭配的。目前呈现给用户的产品相对老款没有太多突破和创新,当然做产品本身也是比较难的,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造车时候我负责过前舱冷却相关的零件设计,现在想来这些大概属于低感知的零部件,一般大家更会关注造型好不好看,内饰豪华质感舒适程度,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等等,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关心我们的空调策略是不是高大上用的零件好不好🥺如果未来有机会定位产品,希望能把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用户的心坎上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之前我本人对MPV是无感无需求的,大家对这款车的关注度已经超出我的预期,国人果然喜欢大车,或许有一天我也会需要一款MPV哈哈哈
#上汽荣威iMAX8 DMH新陆尊上市近日荣威大美好家族里的MPV车型imax8要上市了,突然勾起了第一次当零件妈妈的回忆。22年刚入职那会儿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IM31 EREV ,负责前舱冷却模块的全新设计开发,零件妈妈这个词就是那会儿我师父说的,他教导我们要像妈妈一样对待自己负责的零件。现在我还没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零件妈妈,imax8 DMH已经要上市了,作为入行的第一个项目,总有一些特别的情感,也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车。imax8家族可以说和GL8同宗同源,同属MPV,研发方面共同了很多系统设计和零部件,包括底盘、操控和结构等,但是GL8更偏向商用,而imax8更偏向家用,呈现家的温馨和安心。从自己选车的角度出发,车的底盘和操控是最关注的细节之一,imax8和GL8一样使用前麦弗逊悬架,弯道适应性好,抓地力强,舒适操控两不误,20w不到的价格体验50w级底盘。当然,底盘和调教一向是上汽集团的优势,欢迎大家来体验这款温馨车车,如果对我负责的零件或者其他方面细节有兴趣也欢迎留言讨论噢
#试驾全新智己LS6去年今日选择了智己LS6作为人生的第一辆车,满满的安全感是一辆好座驾最好的品质,智己做到了。入手新能源车最直观的体验舒适的座舱和科技感,智己家族的升降屏这么多年依然已上车扑面而来的未来车即视感。智己的智能辅助驾驶既是科技也是保驾护航,每次在安亭上高速到江桥入市区这段连续10km高速路必开智驾,仿佛多了一个老司机的监督,车道保持让我有更多的精力专注路况,更享受驾驶的乐趣。除了智驾,智己还有很多其他亮点,比如雨夜模式,在七八月雨季,尤其大雨的晚上,打开雨夜模式,无惧风雨,更安心。多重安全无热蔓延高压高能电池也是优势之一,智己汽车已经销售突破十万台了,全系无自燃,行业内唯一十万台零自燃记录,值得点赞!选择智己,选择安全长伴! #智己五0式安全守护十万家庭 #智己十万台零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