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ffjayf
老铁们,近期北京智行B5七座,能谈到多少落地啊,问了几家超预算了
蔚见来电
那些说续航1000就买电车的人请下单#李斌直播实测蔚来150度电池
75租150度,一天150 100租150度,一天100 这价格真的不错,大家天天吐槽蔚来只有75度电池包,现在好了,150块,续航直接翻倍。 我算我最近一年可能就5-10天时间要跑长途,如果需要化100一天,租10天,也才1000块。(我有100度电池包) 这样大家觉得还贵吗? 我觉得大家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比如搭载140度电池包的极氪千里版,买的人真的不多。 因为大家舍不得多花10万买电池。 但有了租赁电池,完全可以把10万做理财,利息用来短租150度电池,不用买断150度。
我不喜欢喝百事
减完优惠22.44w 终究还是逃不过
泡泡大叔NJ
提问各位梦想家车友,请问终身质保这个条款,你们有被告知什么限制和每年多少公里限制么?目标南京哪家提车价多少啊? 感谢车友回答
我有故事耶呦酒
提问有没有5开过别克世纪的?质感怎么样?现在犹豫世纪和梦想家。
绍兴way
#提车日记1、 我的选车需求(7座、插混、好开) 因为二胎即将出生,换车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一家4口,出去玩加上双方父母的话,7座是刚需,所以优先考虑7座车。另外优先考虑插混车,因为带孩子出去车里睡会,插混的话空调不用启动发动机,送孩子上培训班车里...查看全文
骑零
排首位,错误犯得最严重的是:违背民意。 长城对于调查和搜集消费者的意见是极其重视的,微博微信懂车帝,三管齐下,设有专人负责,近来高管直接入驻懂车帝圈子与网友互动,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开所有厂家之先河,没毛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在营销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长城在“知彼”这一点上做的不错。问题是长城营销的前半截通常都不错,走着走着就变了形,然后越走越偏。 你“知彼”工作我们点赞,但是之后如何对待“彼”,长城又变得不明所以起来。 没有失败的营销只有失败的价格,营销工作重中之重是如何给产品定价。一开始长城通过自媒体放风高山35W起步,引起骂声一片,长城不仅不思改变,反而更进一步,在临近上市之际放出更疯狂的37-40W的定价。 长城花那么大功夫调查民意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却是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与民作对? 消费者想要什么我偏不给什么。都说消费者是上帝,长城为什么偏要与上帝对着干? 与消费者作对,引起消费者不满甚至愤怒,消费者除了不买你的东西不断骂你之外还有别的结果吗? 高山营销第二大错误:产品定位。 高山定位是家庭用车,无论车身数据,功能设定及装修风格都家庭味十足。一台为家庭服务的走亲民路线的车却定一个不亲民的,高高在上的价格,是不是很矛盾? 如果你走商务豪华mpv路线,搞夺人眼球的豪华装修,看一眼就觉得此车很上档次,那37-40倒可以定,问题是如今的高山看起来别说37-40,30都很勉强。既然你想定位高端,那为什么做出来的东西却如此朴实无华与高端不沾边? 高山营销的第三大错误:理念。 长城对高山的态度显然与蓝山不同,蓝山可以亲民,而高山是为提升品牌而来,必须高端化。 长城对高端化的理解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放在那些看不见的内在的品质上。实际高端都是通过浮在表面的东西来体现的。 很多人拆开埃尔法,发现里面的用料相当普通。埃尔法在国外无论售价及定位本来就与高端八杆子打不着(埃尔法日本售价319万日元起步,以今天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20.3万元起),到了我国之所以成为高端完全是营销的功劳。 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忽悠,当然能被忽悠的前提是你表面工作做的不错,至少眼睛看的到的地方必须给力。 高山想要高端必须推倒重来,看不见的高强度钢,全铝悬挂等甚至可以不用,但所有暴露在外的必须全改,向友商学习,把精力和资金集中到做表面文章当中,得让高山看起来值37-40W才行。 高端从来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营销出来的,长城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 说白了在品牌高端这件事情上,拼的不是制造能力而是营销能力,在营销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高山怎么可能高端化?
奋发船帆1r呵呵呵
有人说月底,有人说十月,还有销售说明年的,明年购置税都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