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伍先生的用车报告
第19集:关于LCC智能驾驶中的不足点 经常走高速,喜欢开启ACC和LCC智能驾驶的功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开启LCC后,打了转向灯,人工还不能轻松变道,既影响体验又影响安全!希望官方能看到这一点做一下优化#dou是好车 #智能驾驶 #零跑C16 #零跑C10 #零跑c16价格
韩路聊车
涓子说车
L9实车体验,女车主上车不需要加踏板,省了一万块。#理想l9 #涓子说车 #新车上市 @大家车言论
越野路书自游观
这次旅程,我们来到了被誉为“自驾天堂”的川西。驾车走过长距离的穿越旅程,探寻牧区深处的隐世秘境,感受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还有豪放而又淳朴的藏区风情。 而我们开的这两台车也非常的有代表性,一台是经典的3.6L最强自吸牧马人,另一台则是代表新时代...查看全文
请叫我一枫哥
📒等车日记 9.22去做车子保养 等的时间去试驾了特斯拉Model Y 感觉不错就定了一辆 本来选的是黑色+8000轮毂后来回家想了还是改成了白色车漆 感觉Y还是白色耐看而且耐脏 80196不知道11月底前能不能提车
大包晕
大家看个中控帮我看下是什么车
新车评
从庆哥身上看 ,买蔚来EC6的人好像都有一种病...查看全文
光寻影
这,就是特斯拉——Model Y车主用车满月感受!距离1月20日提车已经一月有余,虽说时间不长,还是有一些使用心得想与各位车友分享,但在这之前,还是想谈谈除了这辆车实用性以外的主观感受,毕竟各种功能介绍、静态动态体验、ABE对比测试之类的帖子已经很多了,我就主要讲讲自己作为车主的切身体会,也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第一个部分,还是关于为什么会选择特斯拉?此刻在看这篇帖子的各位车友或准车友或正在几款车之间犹豫徘徊的网友,是否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在买Y之前有想过,而用车一个月之中的种种经历,也让我对这个思考的答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与更为直观的感受,不知大家是否也会从中找到些许共鸣。首先,我最强烈的感受,Model Y真是一台吸睛利器,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买这台车是为了吸睛,这未免太肤浅了,但引人瞩目的确能带给你一份愉悦,权且算是附加值吧无论跑在路上,还是停在车位,Y总能吸引别人的目光、讨论以及围观!甚至有一天我把车停在地库,回家取东西,老妈留在车上等我,过了一会儿给我打电话,说有个男的以为车上没人,转着圈的看这车,我妈打开车窗问:你嘎哈啊?(是的,我家是东北的)那人吓了一跳,很尴尬的说:啊,我就是看看这车…试问,Model Y很贵吗?很豪华吗?很高端吗?肯定不是,33.9万的一台车在如今的中国,在豪车遍地的北京,都是很普通的存在,但为什么它会获得他人如此关注与兴趣?让很多人看到后都忍不住对身边的人说上一句:这不就是那个Model Y吗?不是凡尔赛,我曾经因为机缘巧合也坐过一些豪车,从捷豹XJL、路虎揽胜,到迈巴赫、玛莎拉蒂,都鲜有如此“高光”时刻,上一次有类似的经历,还是坐在劳斯莱斯魅影里,它可足以买下十几台Y,但特斯拉就凭借这样一部中型SUV做到了,是不是很妙?是不是让你思来想去最后总结也不过一句:这,就是特斯拉!是的,特斯拉能够帮你成为街上最靓的仔不是因为它独特的造型,出位的设计,前沿的理念;不是因为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表现优异的三电技术,一向卓越的产品性能;不是因为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历传奇的创始老板!而是因为,特斯拉,意味着这一切,它将这些闪光之处成功的融入进几乎每个重要的细节之中,让你感受它独特的魅力,体会这个品牌及其产品的不可替代。所以,你可以忽略它的做工不精,忍受它的不够便利,甚至在它屡次出现负面新闻之后、面对它可能潜在的风险,还是愿意选择信任和接受它!这,就是特斯拉。其实有很多人一直试图消解特斯拉的这种属性,对它的优点冷嘲热讽,对它的缺陷无限放大,甚至对它以及它的购买者污名化,我想大家都有听过“买特斯拉不就为了装B嘛”“就是一个伪豪车,都降价到20几万了”“本来就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哪有什么高科技”“买特斯拉是考验智商,我可不当韭菜,等降价到销售主动求我来买那才爽”等等诸如此类的话,甚至还有人以别人生死当作笑点编造及其低劣的所谓笑话。上述这些言论,荒谬、可笑、无知,甚至无耻,能够明显的看出,有一些缘于部分群体对特斯拉缺少基本的了解,更多的恐怕都出自别有用心的某些品牌的水军与团队,只不过他们的手段实在不够高明,常常语出惊人,漏洞百出,荒唐至极,令人哭笑不得。其实很多国产品牌的产品都在不断提升,甚至让人惊喜,就是无奈硬件上去了,“软件”拖后腿,车已经从廉价走向高端,但营销方式还停留在过分抬高自己,恶意抹黑别人的低端层次中,实属可惜。希望他们能够不要再把心思花在如何把别人去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这么简单的事情描绘为装B,而是去用心造出一台能够让国人真想装B时会去买的车。好了,撇开这些阴暗面,再说说积极向上的吧用车一个多月,Model Y还是能带给我无处不在的科技感所赋予的欣喜与享受,除了手机远程控制(车门、前后备箱解锁,温度设定,遥控进退,智能召唤),充电时充电口自动开启与闭合,我还尝试过百公里加速(主观感觉都不到5秒),体验过增强自动驾驶(包括根据需要自动变道),单是这个内饰,就深得朕意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简陋,但对我来说,这是简约,是一台代表未来与科技的车该有的样子,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没有一点犹疑与妥协,没有一点保守与中庸,最大化的区别与传统汽油车的样态!当然,它的彻底必然会带来一些不便,会造成审美上的落差,就像它与3的全封闭前脸,说实话我一开始也难以接受,但也许审美也好,使用习惯也好,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任何跨时代的进步一样。遥想当年iPhone横空出世的时候,有多少人吐槽手机没有按键怎么可以,不是吗?可如今怎样?不言自明。很多人都说特斯拉就是汽车界的苹果,没错,它也一样开创时代,打破秩序,大胆前卫,代表着所在领域的最高水准!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特斯拉,我说就像手机一样,华为、小米很好,但人们还是难免想用用iPhone这,就是特斯拉。
车内人
车库实拍贾乃亮当年的法拉利LaFerrari,中文名为拉法,新车指导价2250万,被贾乃亮4600万入手,全车婴儿蓝漆面,全国有且只有这么1台,然后这台车被三手价格5000万出手,目前经历了3任车主,停在车库中还占2个车位,避免其他车辆剐蹭到这台车。
你很特殊
特斯拉国产够的消息让很多准备入手特斯拉的车主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提车交车更快了,后期维修也方便 但是定价高的和进口版本的没有区别后这个这么伤了很多准车主的钱包。再加上model X的大幅度降价,国产后的model3突然就不香了。还好特斯拉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控制model3的售价,让这款车性价比高起来。 我个人认为 特斯拉国产化的model3应该25万左右能落地最好,买的人一定很多你觉得呢?
小庆子520
刚提了了奔驰E260L半个月,把自己真实用车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喜勿喷,这个车到手上也半个多月了,现在向大家分享一下真实的用车感受,订这辆车之前我分别去看了A6L和宝马5系,首先奥迪我一进车门就排除了,外观还凑合吧,但是满大街的新老款奥迪,这倒没什么,我之前的一辆是速腾,结果一进驾驶位,一看。。这不是我速腾升级版的内饰莫,无非多了几块屏,当时心里感受就是升级版大众。。。我都准备花四五十万换车了还买大众,果断pass,不是说车不好,我速腾就非常棒的车可以打九分,但是真的不愿意再弄辆一进车门就看起来差不多的。然后看了宝马,车非常棒,质感也好,试驾了一下高配的确实很不错,当时心里就想要了,奔驰店就在隔壁干脆看看E去了,一拉开车门,一种跟前两辆不一样的豪华感油然而生,跟我去的朋友也是宝马5的,他在边上也说好,外观看起来也比前两款霸气很多,果断定了奔驰,网上之前也看了很多帖子,说实话,我觉得买什么都有风险,漏油啊,什么的,每款车都有可能,难道你就因为吃饭可能被噎死就不吃饭了莫。。现在说说真实用车感受,我买的是1.5T的260那款,首先大家关心的动力,说实话如果你不是飙车党,真的完全够了,车子有三个模式经济,舒适,运动,我都试过,经济确实有点肉,但是舒适完全够用了,在市区高速都开过,你只要愿意给我油,推背感很强,别跟我说我之前开的排量小,虽然之前是速腾,但是车开过不少这款车如果真的家用完全完全够了,一些飙车党除外,运动模式比较费油不建议家用舒适最好,当然运动动力最强,买车大家大部分都是生活用这动力真的完全够了。车子静音也不错,朋友在里面坐了几次,他说不比他的5系差多少,你们也别喷,我朋友确实这样说的,也可能我们耳朵不行要求比很多人低点吧,油耗方面,高速6个多点,市区10个多点,还在磨合期,希望后期会少点吧,其他问题都暂时没有发现,跟朋友5系放一起,奔驰大哥范立马出来了,朋友天天要跟我换车开,当然我是不肯的,哈哈,个人觉得要买就是黑色立标,我一个小区的大标的跟我说他不止一次被别人认成C级,不是虚荣心的问题,他说就是不舒服,很多人可能会说区别大什么的,有几人会仔细看区别,车尾巴确实有,难到别人看到你车还特意跑到后面然后过来跟你说果然是E。车子气味还是有点的强烈推荐柚子皮,然后加炭包,在加一瓶比较刺鼻的香水相信我比原车味道好,原车味道闻到有点想吐。。目前情况就这样非常好的一款车,发我的爱车给大家看脸
#凯迪拉克 #全新一代凯迪拉克ct6#液晶仪表
森哥试车
#有哪些「表里不一」的车型宝马的新Z4上市已有一段时间,热销量不见得上涨,虽说宝马不靠Z4走量,但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没旧款卖得好。其主要原因是外观设计过于宽扁,引响整车美感。内饰沿用了宝马最新的设计理念确实科技了不少,唯一不足的是没有采用鸡腿档把,“P”键设计并不顺手。25i的动力确实有点低,“有点低”的意思是售价竟然那么高,发动机动力匹配可以强些吗?又或者直接出高功版才对得起48万起步价。在售价上是一大问题,想买的人是否会考虑这些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