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万起,凯美瑞智驾版值不值?凯美瑞上了智驾版。16.98w起,突然一看似乎加量不加价,但是仔细瞅一圈下来发现是小加量,大加价。 我的是2024款 2.5尊贵版(对,就是2.5的最低配)。当时17.68w裸车价买的,包含白色车漆的2000. 对比价格等于就是 17.48w+1200(电池无忧)+6500(科技包) PK 16.98w+0.5w(置换)+1.3w(国补)。所以等于似乎价格变高了。厂家的3.2w不知道是综合优惠,就当都给了。 配置上面,目前本来小悦就可以多个指令识别,转向灯拨杆也支持自动变道....目前发现有增加的是DRCC的跟车跟停,这个目前我的车ACC有速度限制。 然后其他增加似乎是车机方面的,反正老车主后期会通过OTA升级。所以感觉总的看来新车并没有很大的实惠,不过变相,24款会有优惠,还是挺香的。 最后,总的来看竞争力依旧不错,毕竟雅阁hev还没上市,迈腾帕萨特优惠力度并没有很大。给丰田点个赞
#车主有话说九凯提车大半年了,车辆也经历南方的夏,秋,冬3个季节,算是比较完整的体验了下各种温度下的表现。 分享下日常油耗。7月底提车的时候夏季气温大概35度左右,60%市区,40%的高架,单程平均油耗4.8L左右,空调开的26度,电装的空调挺凉快的,所以就没开那么低。 8月底的从杭州跑了一次南京,全程高速,油耗4.7L的样子。路况很不错 基本都是115-120之间跑的。117的时候发现还可以纯电驱动的。 秋季气温15-25度期间,感觉油耗和夏天相比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甚至还可以低0.1-0.2L之间。 冬季气温0-7度左右,长途高速油耗和夏季差别不大但是会高一些5.3-5.9之间,取决于驾驶习惯。短途油耗就比较科幻了。 同样的路大约22KM 一个来回,去程冷车启动,油耗最低4.8,最高5.5。回程热车回,油耗最低5.0,最高5.9。所以目前自己也没搞清楚目前为什么会这样子o(╯□╰)o 还有一次是30多公里的95%高架。一路很顺畅,油耗又变的很低了。 不过总结下,油耗基本上在50-80之间的车速可以保持的比较低,和气温关系不大。50以下or100以上,气温影响的就大一些。不过整体来说这个油耗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车主有话说九凯提车7个月了,分享一些用车感受。7月份的时候去4S店买的双擎2.5尊贵版,当时6月份2.5才上市,所以店里基本没有现车,属于盲订了。当时算了一笔账,多2万,增加了30的马力外加一个座椅包和18寸轮毂还是比较划得的来的,所以就选择了2.5的版本。 首先就是天幕,说天幕晒之类的。坐标浙江杭州,夏天也基本快到40度的样子,自己试下了下大概距离头顶有一指距离的时候才能感到一点点温度,再远的距离基本上就感觉不到了,所以说温度是基本不怕的。然后就是晒,魔法伤害,试驾的时候由于时间短,也就20分钟左右,感觉不到任何头顶有任何被晒的感受。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自己提车后直接加装了一个挡的布。拆卸倒是挺方便的,可以很轻松的拿下来,价格也便宜,就几十块钱。不过现在还有那种推拉的,像天窗一样的,那种感觉更加方便。所以看个人喜好,可以有多种选择。 另外一点就是刹车,九代这个刹车的感觉非常的线性,和燃油车有95%的相似地方,剩下的那5%有又一点魔幻。比如说从100刹车到0,踩下刹车一个固定的角度,然后从100到15感觉力度是恒定的,车辆减速也是均匀的,然后15到0感觉力度稍微有一丢丢的减弱。似乎车速低了,就没有办法电机发电了,又在靠刹车片减速了(实际仪表可以看到还是有一点点动能回收滴....) 最后表扬一下高速的感受,动力确实挺够用的,超车基本上没有压力。给凯美瑞点个大大的赞...【圈主推荐】^_^
#点评我的车凯美瑞提车半年左右,在不断摸索中基本熟悉了车辆的功能操作。感觉虽然没有新能源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但是作为一个工具车来说基本上也够用了。 ACC自适应巡航这个功能在高速或者高架上确实非常好用,节约了很多精力,让注意力基本上可以集中在手上,不同过多的关注在车速上。而且跟着距离可以调整,一般使用的时候调到最近,距离前车的距离也非常大,给人足够的安全。不过这个跟着有一点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如果自己变道,或者旁边的车道变到当前车道,并且是一辆微型车,类似miniev这种级别的,偶尔会识别不到前车,速度不减直接照着就冲上了。但是如果一直是当前车道的车,就不会出现说微型车识别不到的情况。 这代凯美瑞的转向灯增加了变道功能,这个在我是新手期的时候真的觉得是一个值得分享的功能。因为新手前几次开高速,打方向盘对角度的把握不是那么准确,基本上都是打多了,又要反向修正。有个这个变道的功能,按住转向拨杆3秒车子会自己变道过去,很丝滑,真的像一个老司机一样的变道过去。 最后一点车机的语音助手真的是挺方便的,可以控制车窗,座椅通风加热,空调,导航等功能。而且有一点可以表扬的就是既支持多条语音指令的一次性输入,也能做到理解话语再做出执行。有一次开车经过一条树林,说了一句这里的空气肯定很清新,结果主驾车窗就被控制的打开了。不过也可以设置成按键唤醒,就不会有这种惊喜的事情发生了。 总的来说,有的功能用起来是比较顺手的,不存在说鸡肋的感觉。而且作为一辆家用属性的车,该有的配置也都有了,算是一个合格的家用代步车。
#点评我的车7月份喜提九代凯美瑞。不过从6月份就开始看车里需要买点什么来个小升级。首先是排除不能买什么,那些亮亮的钻是首先pass掉了,然后中控台的垫子,感觉没有什么必要。经过多轮加入购物车,删除购物车的循环。 最后获胜的选手有 1.手机支架,是固定在中控屏上的。虽然说支持之了carplay carlife hicar这些东西,但是我个人稍微更喜欢看手机的导航,这样子看导航完全不用低头,直接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而且家里可以连自己的手机放歌,相互之间不会打扰。 2.后备箱垫(PTE材质的)+隔板,2侧的隔板就是为了放一些小的杂物,后备箱垫主要是方便打理,这样子装一个可能会产生液体的东西,例如可能超市冰冻的肥牛卷,可能会泄露的自家榨的菜油。 3.行车记录仪,emmm....这个东西就是属于大家都要,所以我也得有的感觉。 4.最后一个就是天幕的遮阳板了。买的是便宜的那种,就是类似一块布,卡在上面,不过拆卸很方便,不是夏天的话可以直接拿下来丢在后备箱里。网上还有那种可推拉的,当时觉得没必要而且价格高就没有选择那种的。 最后其实尊贵版配置感觉已经差不多到位了,如果说还真的缺点什么,就是有点后悔没有选科技包,里面的360对我这个新手来说还是很友好的。氛围灯也可以看个人的喜好了,不过晚上的氛围灯真的还是很有逼格的,有一种不是凯美瑞的错觉。
#点评我的车2024年7月26日提的凯美瑞,到现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车子跑了6000KM出头(上班不开,就是周末遛娃开)。坐标杭州,基本上就是杭州的儿童乐园、以及浙江,江苏的游乐场。跑的路况基本上还都不错,出了小区1.6KM上高架,可以保持80KM/H的速度跑,然后出城的话就直接进高速,不出城的话差不多下高架10KM就到了。总体来来说高架55%,高速25%,市区20%。 噪音的话在地库如果发动机启动会觉得呜呜呜的噪音有一些大,感觉比马自达冷启动小20%左右。如果开出地库,发动机声音感觉不是那么明显,就是燃油车正常的噪音一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车速60以下,可以听得出发动机启动工作的声音,和燃油车的声音相同。60-80之间也能听到,不过就不明显了,如果正常讲话或者听歌,几乎不会发觉发动机启动了。80-120之间就99%的听不到发动机的噪音了,基本上被风噪掩盖了。轮胎是固特异的御乘3代,18寸,235的宽度。感觉雨天抓地力也没有衰减多少,据说是对标浩悦4的产品。 车辆油电的切换反正是车辆电脑自己控制的,而且我自己感觉似乎也找不到什么规律。车速在115的时候还是可以用纯电行驶的,似乎可以坚持10-15秒的样子。车速80的时候可以检查30秒左右。不过由于这边冬季气温只有几度,所以也发现如果低速行驶或者等一个红绿灯时间,即便是电池是几乎满电的状态,发动机也会启动起来烧热水来保持暖风。最低的一次油耗是7KM的城市道路+31公里高架。油耗3.8L。 新车只开了半年左右,做过一次首保。用的是0w-16的4L机油。4s店说厂家规定的都用这个。不过看店里是有4.5L的机油的,0w-20的也有。不过没啥关系,反正发动机可靠性不错,加什么机油无所谓。换了机油跑了1000KM多,并没有发现油耗变高的情况出现。最后说一句保险是在4S店买的6200大洋,2.5尊贵版,选的白色。希望第二年保险能尽量做到4开头。 总结一下,是一辆很家用的,舒适性 燃油经济性都不错。2.5的动力无论是城市还是高速都感觉已经够用了。最后给自己的小凯点个赞.
#提车日记买车前序:确定买车完全是天意,所在城市杭州在我不屑地努力了57次之后,终于在2024.2月的第58次老天给了一次机会。于是买车就提上日程。电车后期保费是一个未知数,加上电池的日历寿命,以及我的目的就是周六带娃出去溜,所以就优先被排除了。纯油车考虑到油耗可能相对于混动来说有些高,也就不考虑了,最后就剩下混动了,丰田油电混动,本田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日产的epower的。由于要B级轿车,日产首先被排除,然后雅阁的那个后备箱空间和phev的销量拉胯,最后选择凯美瑞。当时比亚迪汉即将换代,加上自己听劝,知道如果买了插电混动会每天想着用电跑,反而自己折腾自己。索性就买了hev。确定了凯美瑞之后,3月份先上市的2.0双擎,当时考虑再等等,看看2.5双擎什么价格,等到了2.5上市,发现价格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就果断选择了2.5的双擎。2个原因:第一相比于2.0尊贵版,价格高2w,但是多了18寸轮毂和座椅包。等于花1.3w能多30匹马力。那么花1300块钱不能让电瓶车多3匹马力,花13w不能让绝大部分汽车多300匹马力,但是花1.3w能多30匹马力,就似乎还是划算的。另外一点A25的发动机算是全球款,M20海外有些地方是没有的。 购车费用明细:当时7月份去4s店里看的车,问的价,很统一,都是全款3.5w优惠,贷款4.5w优惠.当时优惠力度据说比6月份有所收紧。那时候也是爆出日系车174项造假,自己也去仔细的了解下造假的具体内容,发现丰田有些逆向造假,而且有些造假是拿别的已经存在的数据直接套上去的,这点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然后把凯美瑞的部分供货商都恶补了下知识,发现凯美瑞还算是一身名牌,电装,KYB,博士,阿基波罗...等。所以最后选了家4S店,谈的价格。最终贷款方案价格是17.68w的裸车价+6200保险+1.5w购置税-贷款7000返现。5年贷款13w,可以提前1年还清,利率5%(挺高的,别的店是4.8%不过要2年才能提前还) 电池无忧在买车5个月后 和群里车友一起拼单1200买的电池无忧。 用车体验:目前行驶了5500公里,由于就是用于周末带娃玩,所以单次里程几乎不低于50KM,高速+高架占70%,市区30%。市区油耗在4.5-4.8之间。高速车速120油耗4.7左右,不过发现车速115都可以纯电行驶。油电切换很丝滑,完全感受不到切换,如果不看仪表的话,都不知道发动机是不是在工作。车速60以下,车内基本上没啥声音,转向也比较精准,方向盘存在点点虚位,开起来比较舒服,不用时刻保持力量稳住方向盘。过减速带比较干脆,屁股能感觉到压过的是减速带,高度是可以感受到的。车速80以上就稍微能听到一些风噪了,不过发动机的声音120以内都基本分辨不出来。胎噪也基本上被风噪掩盖了(固特异轮胎)。减震在车速快的情况下很舒服,路面有起伏的情况下能够过滤掉绝大部分,让人不易察觉。下匝道的时候车辆侧倾感觉并不明显,感觉还是蛮稳的。车道保持点个赞能够居中对的很齐,而且转弯也能保持在中间。前后的碰撞预警,变道的提醒预留的安全距离是足够的。华为车机系统,语音助手倒是挺好用的,开座椅通风加热,空调,车窗这些可以做到。但是空调的内外循环,挡风除雾这些又做不到了。动力表现那2.5双擎肯定不用怀疑。由于是ecvt所以体感上感觉并不是很快,一股很均匀的力一直在推,没有换挡的那种起伏感。不过在标准模式下如果油门给到底,会有0.5秒左右的延迟,这0.5秒内,能听到发动机的叫,但是感觉不到速度的变化。无论是高速超车还是在匝道的并入主车道,动力都是足够用的。刹车和8代的凯美瑞提升比较明显,已经几乎感受不到电机和机械制动的界限了,和燃油车一样,随着力度的增加而线性的增加。 车辆空间:车内空间我身高170 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排还有2拳多,正好可以放下那个充气的垫子,和后排座椅一起,连成一个小床。后备箱没有雅阁的那个台阶,而且后备箱真的算大的,大的行李箱可以放4个。由于是4.9米的车上加上尾部和后轮的长度原因,在倒车的时候需要小心点,不然如果后面有配电箱或者充电装,需要稍微小心一点点。 已知槽点:目前已知的问题是前保险杠卡扣会有概率脱落,不过好在有改良件,可以去4s店免费更换。颗粒捕捉器暂时还没有发生堵塞的现象,不过手册里写的如果检测到堵塞,会有提示然后点击清洁就好了。天幕晒的问题目前网上有卖遮阳的,所以觉得问题不大。底盘低的问题确实一直存在,只能说尽量自己开车小心点了。 总结:在B级燃油车轿车的这块。确实算的上数一数二的产品了,可靠的机械可靠性,维修保养的经济性,日常使用中比较经济的油耗(4.5-5L/100KM)。当然,缺点就是少了新能源那些逆天的车机功能,没有主动泊车。是一个代步可靠的工具,但是不是休闲玩乐的玩具,不会带来多大的快乐,也不会带来惊吓
#提车日记凯美瑞从8代开始喜欢可惜当时没有摇到车牌,一等就是好几年。终于2024年1月摇到了号,3月九代凯美瑞上市,不过只是上市了2.0的版本,只能继续等待,到6月份发布了2.5双擎。 算是自己的dream car(买得起版本),所以当时压根没有考虑雅阁(phev后备箱电池占空间),天籁(不喜欢cvt),迈腾(双离合也不要),帕萨特,亚洲龙(不是全球车型了)。 当时还有日系车100多项造假,自己还专门去看了下哪些内容造假,结果发现丰田碰撞测竟然反向造假,点个赞(比心~~~)。最后周末顶着太阳跑了4家4S店看车,只有一家有实车,另外3家都没有2.5的车型。不过还是选择盲订。 2.5的版本只有尊贵版,运动,顶配。运动款19寸轮胎据说坑洼容易爆,顶配后排座椅无法放倒。最后选择尊贵版,加2000选了白色的车漆。氛围灯觉得没必要就没加,科技包觉得用不上也没选。等了一个礼拜,车子就到了,开心的去提车了,第一箱油直接加了400块,中石化92的油。 优缺点:通用优点,皮实耐造,省油维修保养价格不贵,吃粗粮。华为的车机加上8155芯片的加持 车机流畅,语音可以开窗户空调座椅加热之类的,很方便。前后排都是双层玻璃,车速120km/h以内是感觉不到发动机是否工作的,超过130km/h车内就是发动机噪音为主。 缺点暂时就是大家说的颗粒捕捉器,不过我的暂时没堵过,已经跑了5500KM,堵了也没事,有清理的按钮。底盘低?也没走过坑洼路面,不清楚,反正最低处正好一部水果手机少1cm左右。还有一个点就是后排座椅放倒之后不能和后备箱一起形成一个平面,连接处有点凸起。 用车成本:中石化7.41元/L的油价200块,加了27L,加完表显示增加620KM。 表现总平均4.5L/KM。平时高速 高架偏多,占比50-60%之间。高速120km/h单人油耗大概4.6,135km/h 单人5.2,135km/h 3人油耗大概5.6。基本上车速影响的多些。发生过一次刮擦,2个面补齐+1个面钣金 4S店1400元子。 保险第一年店里买的6200。暂时不知道第二年是多少。 总结:如果要选择一辆B级燃油车,那么九代2.5双擎凯美瑞是个不错的选择,230匹的马力,4-5L的92号汽油,反应灵敏的车机,丰田TSS3.0驾驶辅助。世界大厂的关键零部件带来的机械可靠性。能带你去看诗和远方,也能再把你带回来的车子。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