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6月,终于迎来了属于我的马自达啦。作为一位每天需要通勤上班的女车主,我对这台车还是充满了期待。它不仅是我的代步工具,更是周末与家人一同出游的小天地。经过一段时间的驾驶,我对CX-50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愿与大家分享。

CX50-2.5L铂钢灰
一、购车概况
2024年5月底预订了马自达CX-50 2.5L智行版(铂钢灰),6月4日全额付款提车,随后在7月完成了上牌手续。作为办公室的搬砖人,这台车主要用于日常上班通勤及周末的郊区出游。

秋日露营时看过去的TA
二、购车历程与决策
1.购车背景
我的上一辆车是吉利远景,已经陪伴了我将近九年。那是考驾照后的第一辆车,原本只是练手的工具,没想到却如此耐用,每年仅需按时保养一次,从未出现过任何小故障,真是既省心又可靠,所以对自吸的车还是很认可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动挡的驾驶体验逐渐显得有些不便,走走停停时的挂挡踩离合累,于是开始考虑换新车。
2.购车经过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密切关注着汽车市场,只要有车展就会去参观。有了前一辆车的驾驶经验,对第二辆车还是充满期待的,但在选择油车还是电车、轿车还是SUV时,我始终犹豫不决。由于并不急于用车,我用懂车帝平台搜索预算内的车型,对感兴趣的车型就去4S店进行试驾,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我的预算在10-18万元之间,可选车型还蛮多的,去当地汽车城和汽博园的4S店跑了几次,看得眼花缭乱。由于工作繁忙,我暂停了一段时间的选车过程。到了2024年上半年,许多汽车品牌都推出了优惠活动。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和比较,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动力充沛、稳定性好、预算18万元以内全款、合资品牌、油车、SUV。最终,我筛选出了马自达CX-50和大众探岳两款车型进行决赛对决。
马自达CX-50吸引我的是它的造车理念,更注重驾驶员的感受,其自吸式2.5排量发动机皮实耐用,加上综合油耗约为7.8的SUV表现,还蛮令人心动的。然而,车型较大、冷启动声音大、销量小导致维保不便且价格稍高也是其缺点。大众探岳则秉承了德系品牌的安全扎实理念,外观和内饰我还蛮喜欢的,但倒车影像在晚上基本看不清,且常在市区用车难免堵车,让我担心颗粒捕捉器的问题以及后续的维保费用,一次试驾后不适感受最终也还是放弃了大众探岳。就是定车那天,我最后一次试驾了两款车。虽然大众探岳的视野更好,但我开着却有些晕车。或许这就是缘分吧,最终选择了马自达CX-50智行版。在颜色选择上,我最初打算选锆石沙色(主要是不用加钱),但后来还是觉得铂钢灰更漂亮,更适合通勤和外出。为此,额外支付了两千元。现在回想起来,白色其实也挺好的,可以贴些不一样的反光条来增加个性,而且比铂钢灰更耐脏,补漆也更实惠。
与销售谈判时,他非常热情并详细讲解了这辆的特点,如果不是他对车的热爱和耐心讲解,我可能不会对这款车念念不忘,了解的越多也越割舍不下,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同样的感受,最后满眼都是好的。最终,享受了湖南的一个政府补贴0.4万元(6月到账)、旧车置换补贴0.6万元(转给熟人,7月到账),并包牌包保险(三责200万),落地价共计17.7万元,赠送了行车记录仪、太阳膜、脚垫和首保。其中,保险支出0.55万元,购置税1.4万元,这样算下来,裸车价格为15.75万元,在当时的市场行情下还是相当符合预期的。这里要特别感谢懂车帝上“才高八斗漏七斗”车友的分享,给了我谈价的底气,希望这份底气也能传递给后来的人,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三、使用感受
1.外观与内饰
初见CX-50,便被它的外观设计所吸引,估计大部分车主是这样吧——线条流畅,造型时尚,整体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驾驶它时,才意识到这台车的体积确实不小。在拥挤的城市街道上停车时,偶尔会觉得有些挑战,尤其是在狭窄的停车位上。好在CX-50的有360影像,一打开有多少距离一目了然,让我驾驶起来信心倍增了。后来给车辆贴了定位贴,开起来也顺手很多。内饰是纯黑色的,是真的不耐脏,家里有调皮男孩一枚,后座上周边常常布满脚印痕迹。SUV空间大,他活动地方也大,有次还从后座爬到尾箱,从后挡风玻璃看风景。座椅虽然是真皮的,但是也容易起褶皱,后面我会附个图,眼见为实。操控都是按键或旋钮式,不是触控的,这点我挺喜欢,可以盲操作,不怕不灵敏和沾指纹。车内功能设计不是很合理,门比较重,感觉找不到推门的一个好的着力点,而门把手靠近A柱,我平时感觉都是挤开门下去的,如果开合到最大,关门要够到门把手要用力借助惯性关上,所以平时用开合都不是很大,没有享受这个大开合门的优势。主副驾中间放饮料在挂挡前方,也放不了很高的杯子,再往前就是一个小平台,这样两个就没法同时用了,我看到有些车子这个位置下放镂空有个放鞋子的地方,其实这个设计挺好的,女性车主换鞋开车就很方便。对了,主驾座椅后面没有储物袋,只有副驾后面才有,不懂为啥这样设计,节约?

黑色内饰不耐脏

没开多久皮的褶皱就出来了
2.空间使用
空间的话一家三口完全够用,我身高167cm驾驶位很舒服,后排也还可以,把全景天窗打开,整个车感觉很大,很可惜天窗不能全部打开到位,无法通过一个成人,只能是一个孩子。周末天气好我们会周边露营玩,这辆车放两天露营所需的装备空间足够了,还能将后座放倒,不是完全纯平,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带点点坡度的,刷手机不累,铺上充气垫,变成一个简单的床车小憩一下,躺一大一小就挺好,三个人就挤了点。后来趁着双十一入手了一个520L的行李箱,日常所需的露营装备就放里面了,省得挪来挪去的,这样后备箱除了一个抱枕被就是空空的,智行版自带纵向行李杆,装个这个“小背包”也不需要备案,唯一不足就是去停车场要关注限高了。至于很多人担心的风阻,100码以上是能听到明显风声的,但是能接受,就像冬天刮北风的声音,至于增加多少油耗没具体去关注过,毕竟跑高速不多。

带娃外出游玩可以简单变形下
3.动力加速方面
CX50 2.0L没有变缸技术不怕缸体变形,但是担心后期动力不够,动力这东西我认为是可以不用到,但是不能没有,这种提速动力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最后还是选了2.5L,动力188马力,车重1.6吨多,这个马力拉起不费劲,提速能有那种推背感。虽然车身较大,但提速感却非常爽快,踩下两次油门,动力响应迅速,加速过程流畅且有力,特别是在超车时,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真的非常解压。当然百公里提速不能跟电车比,但在油车SUV里算不错的了。刚开始那发动机zoom的声音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的,觉得太吵了有点显眼包,后来渐渐地喜欢上这种拉风的感觉,速度一起来,其他车子都远远抛到后头了,前路一片开阔,真的非常畅快。每天还挺期待下班开车的时候,也渐渐懂得出去兜风的快乐了。刚提车不久在安全路段我试着开过140码,车子一点都不飘,那次意外却激起了旁边车道里的凯迪拉克小车的胜负欲,一起同行了比试好长一段路,马自达这SUV一点也不逊色,足够用了。
4.操控感受方面
这辆车操控很好,跟原来开轿车差不多,像个灵活的胖子,下高速辅道也不怎么想踩刹车,转弯很稳,60码也不会明显侧倾,难怪有人说这个是个弯道小王子。高速用L2辅助驾驶,手虽然不能长时间离开方向盘,也算省点心力了,比如戴个太阳眼镜的功夫还是没问题的。
5.舒适度方面
主副驾都有电动调节座椅,主驾还有腰靠调节,很舒服。可惜就是后排座压根就不能调,小孩坐也足够用啦。同事坐这个车,她说感觉自己好矮,因为车窗的确要比其他SUV高些,看车外就的视野就受限些,人感觉就是陷在车子里了。
6.噪声及隔音方面
说到马自达,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冷启动声音。说实话,刚开始的几天,我确实很不习惯这么大声音,要是没关车门轰隆的有点受不了。相比我之前开的小型轿车,CX-50的冷启动声音确实要大很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习惯了这种声音,在停车场里听到这样的声音基本都知道是马自达的车,太有辨识度了,这品牌的车都这样,安静不了。
隔音一般,本人对声音不敏感,就是提速的时候,放点音乐,音乐会随着速度提升,音量变大,很带劲,也感受不到明显噪音了。这个车的缝隙比较大,我买车后没多久就装了隔音条,当时是为了防尘,可能对降噪多少也有点帮助吧。
7.油耗与维保
关于油耗,由于我每天的通勤距离较短,使用十个月了还不到一万公里,每次十多分钟就到公司了,感觉启动的瞬时油耗还没被平均下来就要熄火了,期间有清零过一回,现在10.6个油,可能跟我偶尔猛踩油门的激情驾驶方式有关系吧。有次尝试按省油方式开了一个多小时起伏弯曲的山路,单次油耗也有到过6.5。省油方式就是不要急加速、到达50码以上,脚松点回油门,就会进入两缸,提前预判少踩刹车,利用路况、油门加速惯性40-60码左右行驶。当然,如果能在市区的路况下再省一些油,那就更完美了。不过,考虑到CX-50的动力表现和舒适性,用群友的话说,买了这车就别想油耗了,不然怎么不去买公路三大妈呢。喝92的就让它多喝点吧,在油耗方面的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我已经做了两次维保了,之前买了一个2000元十次的保养套餐,相当于每次200元,不过第二次保养说套餐里机油少了点,花了一百多一点买了机油可以用两次,也没花其他钱了。

最新油耗情况
8.智能配置与安全性
CX-50的智能配置也让我印象深刻。中控台上的屏幕不是大屏幕,可是操作流畅,能触控,导航、音乐、车辆设置等基本功能也都有,还能简单的语音操控,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我还喜欢这种偏小点屏幕,也能减少夜间对驾驶员的视线干扰。而且,它还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在长途驾驶时更加轻松和安全。虽然价格相比一些同级别的车型要高一些,还不轻易降价,但考虑到它的综合表现,我觉得这笔钱花得还是值得的。毕竟它配备了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如盲点监测、前方碰撞预警等说不上来具体啥功能的,让我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心。此外,车体的坚固结构和全方位的安全气囊也为车内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作为家庭用车,安全性还是要摆在首位的,不能太脆皮了。

倒车影像很清晰吧
9.配置感受方面
可能是我第一辆车功能太基础的原因吧,毕竟手动转自动档,这辆车真的给了我很多惊喜,不过还是有用的不如意的地方。不喜欢方向盘柱下有个出风口,夏天开冷风对着膝盖吹,每次吹得膝盖都是冰凉的,担心关节炎,一定要想办法给它改个方向。曾经咨询过车友群里的车友,说不是空调风口,等到了夏天再细细研究一下吧。如果去乡里泥巴路,要装挡泥板,后两侧轮毂高,前轮很容易把泥巴甩到上面,洗车麻烦。后来还陆续贴了太阳膜、仪表台膜,换掉了4S店送的脚垫,自购了后座及尾箱垫,天窗及前档风玻璃防晒遮阳板,因为周末节假日喜欢带孩子周边露营玩,配了车尾帐等等。
四、购车攻略及建议
能耐心看完帖子的,大多数应该是想多了解还没入手,作为十年以上驾龄的我,就给点个人建议吧。新手女选手不要选这台车,小轿车更好,买销量高的,擦碰维修起来也经济、方便。新手男选手,且年轻富有活力,这台车应该比较对胃口,转子发动机提速感真的很爽,可玩性还是蛮高。如果不是,那肯定不需要我的建议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想要什么样驾驶感觉的车,肯定比我这女司机门清啦~~~砍价的话,以前也有人说多个4S店同时谈价去压价,事实上一个城市这车也4S店没多少用,况且人家内部销售也会相互通气的,不如自己网上查下,问下买的人,制定自己价格底线,坚守住,这车销量不大,能成交一单是一单,谈价自信点,别人能买到,你也可以买到的。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马自达CX-50作为我的上班通勤和周末亲子游用车,表现不错。它的大气外观、强劲动力、舒适空间以及丰富的智能配置都让我还挺满意。虽然体积较大,停车有些挑战,但驾驶起来却非常顺手,这种紧凑感像开一辆小轿车。冷启动声音虽然大,但也成为了我每天开车的一种仪式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CX-50会继续陪伴我度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成为我生活中最可靠的伙伴。 好了,写了这么多,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经历,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最后,感谢白浪惊天圈主指导和推荐!下面附上与CX-50的日常美照~~~~

犀利的“眼神”

第一次装上了行李杆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