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的外观内饰已经看过了,上周去了趟云南弥勒,试驾了领克900,来给大家详细讲讲领克900的动态驾乘感受。先说结论,价格要是32样子起,我都觉得还算是相当不错的车,不能贵了,建议价格一步到位!

大气的外观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和动力配置。领克900用的是宁德时代的3C逍遥电池,从20%充到80%快充区间内只需17分钟。2.0T的电池应该是52度(三元锂),纯电续航WLTC 220公里,CLTC 280公里。1.5T的电池可能会是43.3度(三元锂),纯电续航 WLTC 185公里。

这个充电速度在插混中算快的
动力总成有两套, 一套是1.5T匹配P1、P3、P4电机,搭配三档DHT evo变速箱,而这个1.5T发动机是吉利和奔驰共同开发的,奔驰今年也会投产使用,零百加速4.8s;另一套是我试驾的2.0T发动机,配P1、P2、P4电机,三档DHT pro变速箱,这个2.0T版本的综合功率可以达580千瓦,扭矩突破1000牛米,零百加速4.6s。所以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动力,都完全不用担心。另外还有个三电机带后轮转向的版本,也就 是那个支持蟹行模式的,要两个月后差不多900正式上市的时候才能体验到。

实际驾驶中,不管用哪种驾驶模式,就算是舒适+智能电混模式,动力都足够强劲推动这台大车。并且插混无论是富电还是馈电,动力依旧强劲几乎没什么衰减,这是和很多增程车不同的。

900有智能电混、纯电、性能、越野、雪地等五种驾驶模式,选择丰富,可以满足各种路况和驾乘需求。 底盘部分,领克900配备双腔空悬加CDC,这两个硬件组成,领克称之为“魔毯悬架”,并且呢双腔空悬的高度和软硬都能调节,悬架高度5档可调,魔毯悬架还会提前判断路况自动调节参数。这个视频就演示了从最高到最低的悬架行程。

实际体验中,舒适+高悬架高度,这种偏软硬度设定下,过井盖、小沟坎像压在棉花糖上,有反弹力,会软一些;性能模式下,底盘变硬但有韧劲,更为干脆利索。前后俯仰得不错,侧向摆动稍多一些还有优化空间,除非在性能模式下大脚油门,否则日常驾驶中基本感受不到。领克900方向盘回正线性,没有那种开大车的船感,依旧跟手,转弯半径5米多。

之前领克的车经常被诟病的胎噪和风噪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得益于这一次的有边框车门、双层夹胶玻璃还有轮胎,NVH也表现良好,可以来试听一下。轮胎是固特异专为电动车开发的一款,节能、静音且滚阻低。

智能座舱部分,领克900是全球首个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的,算力强大,达到700tops,考虑到属于前期软件版本,这一次我没有去深度体验。但是根据之前吉利浩瀚的智能辅助驾驶规划,它应当处在H7,希望和极氪合并在一起,可以互通有无,加快智能方面的体验优化。

吉利浩瀚H7
旋转座椅,很有意思,有钓鱼模式可以实现90度旋转,还有会客厅可以二三排面对面,C柱后方按键可调节。 后备箱采用天地门设计,第三排立起时能放两个20寸箱子,上方还能放软包。下方门板承重300kg,可坐4 - 5人,操作简单。


在安全性上,则是一脉相承,侧围一体成型,强化了车身侧面强度,还将SPA架构升级到SPA EVO架构,前几天还和央视一起进行过100km时速的追尾测试。


总的来看,领克900在在空间、行驶性能等方面,弥补了领克09的遗憾。座舱软件部署有很大的决心,设置玩法都很多样,希望能抓紧优化适配,试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卡顿和没有适配完全的问题,希望在上市之前优化好!更重要的是,到了这个价位的车了,有那么好的硬件底子,智能辅助驾驶配置也在这,硬件都有了,软件算法一定要跟上,不管是吉利浩瀚H5还是H7都应该跟上第一梯队水平啊,在上市的时候就交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