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个月20000+
小鹏P7+提车已经刚好4个月了,行驶了20000多公里,估计在小鹏P7+的车主里面,我算跑的比较多的,作为一名资深车迷,还是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以供广大车友作为参考的。本着不吹不黑的态度,简单总结一下近4个月20000公里的使用感受。仅供参考,不喜勿喷,绕行即可!
订车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主要还是因为补贴政策,正好家里有辆2009年的朗逸被老爷子开的实在看不下去了,正好可以报废拿补贴。
起初订的MONA,由于交付延期,元旦之前无法交付,怕无法领取国补,改订的G6,后来看到P7+发布,对比来看,各种优势都很明显,于是又改订P7+。

订单一波三折
2024年11月14日提车,觉得自己选的配色还行。

熊猫色,真的很耐脏,推荐
过多的图片就不展示了,网上图片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查看。直接上干的
▲先说智驾,真的很nice,之前有过问界M9长达15000公里的驾驶经历,对比来看,就【高速】行驶而言,智驾水平没有明显差距,配得上宣传的水平。尤其长途驾驶,真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驾驶员的疲惫感。

基本上跑高速就开智驾。
【城市道路】我一般不喜欢用智驾,因为这个用车场景再好的智驾跟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在此不做评价。
▲续航方面,我订的是超长续航版本,20寸轮毂。12月OTA升级后,CLTC续航700km,WLTP续航567km。
我家是河北中部,基本上在京津冀活动。
冬天,跑高速的话基本上续航350-400公里,跑国道的话续航400-500公里。
现在天气暖和点了,高速可以达到400㎞以上的续航了,国道可以达到500+㎞了。
续航不仅跟温度、路况有关,还有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因人而异。
▲充电,充电速度毋庸置疑,800V的碳化硅平台很给力,完全颠覆我对充电速度的认知。

230千瓦的充电功率,看着就是舒服
▲驾驶感受: 动力很猛,这个没的说,电门踩的稍微用力一点,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后轮就像脱缰的野马弹射起步,跑高速后段加速也很给力,哪怕在120的巡航速度时,连续超车也可以轻松拿捏。不过毕竟是后驱车,电门还是不要猛踩,老司机都懂,安全第一
▲乘坐感受: 底盘很扎实,得益于整体压铸的构造优势,行驶起来,很“整”,完全没有传统认知里国产车的松散感。并且很舒适,过减速带时没有多余的震动,小的连续颠簸也可以过滤的很好,个人感觉不输C级传统燃油车的水平。毕竟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已经在很多车上应用的很广泛,加之小鹏在调教上的经验,尽管材质有所取舍,但是毕竟结构更重要,在不牺牲舒适性的前提下,这也很好理解。不能既要又要

毕竟是走量车型,这个价格,这样的配置,已经是越级享受了。
▲车机,小鹏的车机系统很流畅,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也很高,使用起来很方便。后排的小屏,是孩子的最爱。
▲内饰做工,车顶的绒布面料很显高档,也很耐脏。

摸起来很舒服

座椅的皮质也很不错,包裹性和支撑性也很好,软硬适中。更主要的是4座标配的加热通风按摩,太讲究了,不仅科技平权,连舒适性都平权了,吊打N多更高级的车型
▲空间,在保证前排乘坐空间的前提下,后排的空间那叫一个宽敞,翘起二郎腿都很轻松,就更不用说用拳头去衡量了。

后排头部空间也很富足,一点也不压抑,可以自由挺直腰板,二排座椅角度的电动调节,不仅便利,而且可调范围很大,总能找到舒适的角度。
▲后备箱,那叫一个宽大,加上掀背式的尾门,简直把实用做到了极致。
▲细节,副驾前面的小挂钩,后排的小桌板、挂衣钩……处处彰显着设计师的用心之处。

隐藏式挂钩


当然P7+不只优点,也有个人觉得有待改进之处!
▲门槛梁还是做上隔音喷涂比较好,因为前轮甩起来的飞沙走砾敲打门槛梁的声音很清晰的传递到了车内。

裸露的铝合金,被小石子撞击的声音真的很清晰!
▲SOS按钮,不应该设置在屏幕上,因为出事故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断电,屏幕黑了,怎么按?

放在屏幕上仿佛不太合理
用实体按键放在这里车顶开关处,似乎相对更合理一些。

这里不放SOS按钮,闲着也没用
▲车内氛围灯白天也亮着,除了浪费电,没有任何意义,建议取消
▲建议调整日间行车灯的模式,只亮前面的白色星环灯带,后面的尾灯关闭。
▲后视镜记忆有时候不够准确,经常发生偏移,外后视镜要经常做细微调整,才能找回准确的位置。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对于电气控制高度集中的新能源来说,解决问题很容易,相信小鹏会把车做的越来越好,希望后期可以通过OTA让车辆日趋完善!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每个人对一辆车的要求和期待不同,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仅供参考,不喜勿喷,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