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SONG4986头像SONG4986头像

    SONG4986

    沃尔沃XC60车主·车龄半年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内容鉴赏官LV3内容鉴赏官LV3

    2024款XC60智远迟来的提车日记

    2024-12-07发布于:沃尔沃XC60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XC60用车心得

    购车原因:

    原来家有两辆车,一辆是2012年买是斯柯达明锐(外牌),另外一辆是2019年买的沃尔沃S60L(沪牌),由于斯柯达的年限及公里数(24W公里)均较大,加上还想再拍一张沪牌,所以计划着还是把斯柯达卖掉,换一辆新车。

     

    选车买车经历:

    由于前面两辆车都是轿车,所以这次是倾向于换辆SUV,目标车型有奥迪Q5、沃尔沃XC60,其实我个人是倾向于沃尔沃XC60,因为感觉不会那么张扬,而且前面S60L开车也蛮好,但是我老婆比较喜欢Q5,于是本着辆个车型都兼顾,都进行了试驾,Q5优点就是一线品牌,内部空间貌似是大一点,缺点7档双离合,后座靠背很直,还有就是车内气味确实不是一般的大,于是,经过仔细考虑还是选择了XC60。

    整个购车过程比较简单,因为直接到上一辆车购买的4S店就行了,整个购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不喜欢去几家店磨,也就在网上看看车友的成交价参考一下,因为黑色有现车,据说2024款比2025款的动力会好一点点,发动机声音又小一点,所以就选择了2024款黑色。

     

    购车价格:

    我买的车型是24款XC60智远豪华版本,今年8月份在上海购买,裸车价:26.4万,购置税:2万多,保险:八千多,贷款5年可2年提前还款,每年利息大概1.2万,落地总价是28.6万(不含两年利息,含利息大概要31万多)。4S赠送了我3次保养,贴膜脚垫,原厂360,原厂行车记录仪,宝华中置,盲区监测。价格在当时还算可以,但是和现在比要贵了一些。

     

    车辆外观内饰感受:

    车的外观中规中矩,车身颜色选择的黑色,黑色的车看上去沉稳大气一些,虽然说没有很惊艳,但是还是蛮耐看的,尤其是日间行车灯和车头进气格栅的镀铬,让车看上去很精神,也有一些豪华感,车身侧面智远的19寸轮毂还是很漂亮的,尾部的尾灯很漂亮,尾灯延伸至车牌,显得车尾部比较宽。

    沃尔沃的内饰比较简约,很常规的内饰设计,没有新能源车型的大屏,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看上去就很常规,不过内饰做工不错,真皮的包裹和木纹饰条的装饰还是有一些豪华感的,刚好符合我的风格,不喜欢花里胡哨的。

     

    车辆空间感受:

    乘坐空间前排是够用的,我身高172cm,体重120斤,身材偏瘦,驾驶位调整到我合适的位置,头部空间大概2拳左右,腿部空间也很宽裕,保持前排我的驾驶位,后排的腿部空间要2拳以上,头部空间有个1拳半左右,后排空间不能说多宽敞,勉强能翘个二郎腿,但是乘坐空间是够用的,当然和加长的车型不能比。前后排的座椅都是有点偏硬的,尤其是前排的座椅看上去还有点薄,但是乘坐起来不会觉得硌得慌,座椅的支撑性和包裹性都很不错,长时间驾驶不会腰痛,前排座椅也有腰托和腿托,承托性是不错的,后排限于空间问题,如果3个人乘坐,中间的会有一些难受。

     

    储物空间方面前排有2个杯架,手机无线充电有点鸡肋,只能放手机,门板储物格挺大的,扶手箱深度较深,手套箱挺大的能放一些东西,后排只有2个杯架,后排门板储物格就小了一些,后备箱比较大,能放不少东西,后排座椅也支持放倒,方便放一些大件东西,整体储物空间够用,比轿车大不少。

     

    驾驶感受:

    动力方面城区驾驶起步和加速都很平顺,8AT的变速箱换挡也很顺滑,起步时动力响应稍有延迟需要稍微深踩油门,路上行驶超车时,在深踩油门的情况下可以感受到推背感,但不会太激进,整体动力较为充足,适合日常通勤,2.0T的发动机不会觉得动力不足,48V启停在日常使用体验感也还凑合,但是还是希望能给它关掉,高速驾驶动力感受要好于城区驾驶,发动机响应很快,中高速情况下动力依然源源不断,在高速上超车变道毫无压力。刹车车踏板的力度比较线性,不会有突然的制动力感,刹车踏板不沉,踩起来舒适而顺畅。在紧急制动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感觉稳定且不突兀。

     

    底盘感觉调校较为均衡,既能提供较好的支撑性,又有不错的舒适性,在过坑洼路面时减震效果一般,但也不会产生过多震动传递到车内,相较于舒适性感觉底盘倾向于运动性更多一些。在高速转弯和紧急变道时,底盘调校表现稳定,悬挂支撑性良好,不容易产生明显侧倾,给人安全感。悬挂在通过弯道和减速带时可以提供较好支撑,滤震性能一般。

     

    隔音感觉在低速行驶和市区路况下,隔音表现较好,车内噪音较小;在高速巡航时,风噪和胎噪有所增加,但控制得较为出色,能够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发动机噪音控制也较好,只有在高转速时会有较为明显的声音。前面发现低速的时候打方向盘有咯咯咯隔断声音,网上搜了一下,按照车友的方法买了瓶WD-40白锂润滑脂,把脚垫和装饰棉掀开,喷在转向柱上,确实声音就消失了;

     

    辅助驾驶感受:

    国庆跑了几天高速,领航辅助系统在高速或者堵车的时候比较省力,只需要设置好时速和前车的距离就好,车辆会自动转弯,我只需要观察路况和扶好方向盘,特别是能够自动保持车距,会根据前车的车距来自动调整时速,堵车的时候不需要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系统会自动起步跟车有自动刹车,加速和刹车比较柔和,不会有不适感。车道保持也比较好用,就是感觉车道保持的情况下车是有点靠近右面的,好像不是在正中间,自动刹车也很灵敏,如果和前车过近还没减速车辆会有提示,整体来说这套辅助驾驶还是挺香的,能减少很多开车的负担,尤其是长途驾驶。

     

    车机使用感受:

    车机目前使用还是比较正常的,有一次全车静音,长按重启按钮后车机重启就正常了,QQ在线音乐,小孩非常喜欢,我一般是听收音机的,对了还有就是导航用着不错,特别是能在仪表盘显示地图,这点很好;希望可以改善的地方:越野模式及副驾座椅调节菜单使用不方面,桌面没有快捷按钮;

     

     

    油耗:

    市区行驶时油耗偏高,特别是遇到堵车情况,油耗会显著增加;而在高速巡航时油耗表现较好,比较省油。在混合路况下油耗表现居中,整体能耗水平符合同级别SUV的预期。提车快3个月,到目前为止共行驶了5000多公里,由于每天要接送孩子,路上比较堵,表显平均油耗是百公里8.8升,高速的话百公里大概在7升左右,纯市区百公里油耗要在10升左右,2.0T且2吨重的车这个油耗我感觉是能接受的。

     

     

    其他方面的感受 :

    1.       买车的时候送了原厂360,加上车辆自带的前后雷达,在会车或者停车的时候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用起来很顺畅;

    2.       由于我前面的车均没有手机APP控制功能,所以现在有了APP,能够远程启动、解锁车门、锁定车门、远程打开空调、定位寻车等,确实方便多了;

    3.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车内确实一点异味都没有,且有空气净化功能,这也是我选择沃尔沃的最最重要的原因;



    说说缺点:

    1.       不能插U盘,无法听U盘里面的音乐,这点我是感觉有点美中不足;

    2.       没有备胎,虽然有充气泵和补胎液,但是感觉还是差了点意思;

    3.       没有实时数显胎压监控,这个其实成本又不高,以安全性为卖点的品牌,少了数显胎压监控确实不应该;

    4.       无线充电效率太低了,我都直接关了;

     

    目前进行一些优化添置:

    1.       加装数显胎压监测:这样能够实时掌握胎压,特别是在胎压报警的时候,能够根据剩余胎压来判断是继续行驶,还是得找维修点进行补胎;

    2.       加装备胎:后备箱明明可以放下备胎的,但是却简配了,如果用那个补胎液,我加装的数显胎压监测可能就全堵了,所以还是备胎比较稳妥,虽然不一定能用上,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比叫救援节省更多时间,在配合上我买的数显充气泵,这样就很完美了;

    3.       加装后轮挡泥板:没有安装之前一到雨天,后门内侧永远都都用泥污,安装后就清爽多了;

    4.       加装中央扶手箱隔板:扶手箱深度较大,所以加装隔板能够时物品分层分类存放;

    5.       加装锁车自动升窗模块:这样不管是APP锁车、钥匙锁车,还是门把手锁车,都能够自动关窗,其实我另外一辆S60L,我是自己在钥匙里面焊接了一个小芯片,芯片通过模拟长按钥匙锁车键来实现锁车自动关窗(其实通过在遥控钥匙里面加装电容也能实现),但是XC60锁车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还是在主驾车门内安装模块能够兼顾所有锁车模式,其实安装过程很简单,我用了不到20分钟就搞定了,总共就拆3个螺钉,无损免破线安装。

     

    总结:

    写了这么多,总之还是非常信任沃尔沃这个品牌,虽然车辆有一些缺点,但是还在接受的范围内,车辆的优点也是很明显,希望在后续用车中能够与大家交流和分享!对了,我现在在等原厂的盲区监测,这个我认为还是非常实用的。


    最后感谢圈主陈懂懂biu的推荐。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