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吉利星愿,是个新选择,差点儿就是精品!

    2024-10-17发布于:星愿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还是挺萌的



    【前言】

    纯电小型车一直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也是大多数人所实际需要的一个市场。当然一个品牌如果下沉到这个市场,一定要考虑的就是利润和产品力的平衡关系。在这个前提下,也有不少大的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耕耘,但都是会有所缺失的。只能定位于代步车,并没有一款从安全、用料、做工等方面都表现不错的精品小车。可以说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并没有多的选项可以去选择。但是吉利带着比较有诚意的一款产品,进入到这个市场后,可能会有所改观也说不定。它就是刚上市的吉利星愿。

    侧面还挺不错

    这个角度漂亮

    这颜色也好看

    微笑前脸


    婴儿肥

    C到D的相似设计


    【外观】

    外观方面这个小车确实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看见很多车型的影子,但又比较协调,可以说毫无违和感。车头方面没有过多的线条修饰,前机盖有种微笑的感觉,但是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一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直到朋友一句,这车怎么像毛豆Y小时候啊?我才反应过来,是挺像。毛豆Y长大了有棱角,吉利星愿有点儿婴儿肥。再看侧面圆润的造型也非常的流畅简洁,视觉上十分干净,车门底边和轮眉使用黑色塑料进行装饰,有一定的防剐蹭能力,减少后期剐蹭维修成本。C柱到D柱是整体的,没有小三角窗的设计,显得十分粗壮有安全感。外部使用了塑料饰板进行装饰,只是这里造型有点儿smart精灵#1的感觉。精灵用的圆润造型与车标相呼应。星愿用的线条较为锋利,更加力量一些。车尾与车头一致,使用的圆润设计,下部是黑色塑料与侧面呼应减少剐蹭维修成本。后玻璃未配备雨刮,下雨天不知道后玻璃能见度是否有保障。不过从侧面看星愿有个小翘臀,应该会有一定帮助。轮胎用的玲珑牌的,除了两个续航版本里最低配车型外(最低配是205/65 R15)。都使用的尺寸为205/60 R16的车胎,妥妥的大脚。各车型车胎宽度一致,表现也非常不错,在换上好一点儿的车胎,应该会有不俗表现。

    对称设计

    看着挺厚的的坐垫,角度不足

    门板上的隐藏储物盒

    层次还不错

    中央通道上部利用率不高


    副驾城市缩影氛围灯

    门把手已经脏了

    黑手印好多啊!

    抽屉式,我坐那里就开不开了


    【内饰】

    内饰方面官方宣传有两套内饰配色,分别是黑色/天镜白,黑色/仙踪绿。在店里也想看看两套的区别,但被告知,目前只有黑色/天镜白,所以没法说哪套更加好看。销售也说了外观深色系才会配黑色/仙踪绿的内饰。就黑色/天镜白的配色来看吧!确实是居家感觉比较浓厚,以白色为主,整体敞亮无压抑感,还显得整体视觉更显大一些。个人猜测黑色/仙踪绿这套内饰以黑色为主,应该更运动一些吧!只要车顶不是黑色,应该不会太压抑,但视觉不显大。展车上就出现了白色不耐脏的情况。门把手和副驾手套箱上就已经出现了,人手摸得多了有黑手印的情况。内饰方面的用料,可以说是这个级别里中规中矩的表现吧!基本用的全是硬塑料材质,但做了分层拼接和压花工艺,视觉上面并不廉价,手摸上去也没有塑料软塌塌硬邦邦的感觉,还算是不错的表现吧!当然处理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胳膊和手常触摸到的地方,都用了很细腻的皮质包裹,这样下来使用中也不会有廉价的感觉。中控台从中间劈开,设计成了对称的半圈,驾驶位这边融合了行车数据显示屏,副驾位这边融合了城市缩影的氛围灯,并和四个车门把手上的城市缩影氛围灯相呼应,设计感还是挺不错的。

    前排头部

    主驾腿部

    后排头部

    后排腿部


    后排坐垫有点短

    承托不到位


    【车内空间】

    1、乘坐空间:别看车身小,空间可是真的不小,本人身高182CM,体重200斤,就我这样的体重来看,四个我坐在车里是最舒服的。至于五个我吧?挤挤也还行,但是后面三个肯定不舒服。前排驾驶座调好我的坐姿后,头部有一拳两指的头部空间,腿部距仪表台有四指的距离,座椅对大腿的承托感还算可以,长时间驾驶不会出现疲劳感。

    靠背与头枕是一体的,有点儿仿运动座椅的意思,但是包裹性不足。好的地方就是材质比较软一些,打孔较多,坐在上面不会很闷,腰部不会太空荡。前排不变的情况下来到后排,也有着不错的表现。第一点就是纯平的后排地板,人在车里左右坐位移动不费力。腿部一拳的距离,表现也还是不错的。但坐垫有点儿短,而且太过平直,对腿部承托不到位,长时间乘坐会有点儿累,本想把脚塞在前排座椅下方,达到对腿部的支撑,坐着舒服点儿,结果前排座椅下方空间太小,脚塞不进去,就只能盘腿而坐了有点儿尴尬。而头部有着四指的距离,乘坐感是不压抑的。靠背角度不是那么的直,坐着不会窝的慌,高度也能承托住肩部。但头枕是固定的,且中间没有头枕,对颈椎的防护还是有所欠缺的。有兴趣车友们可以自己去试试。

    前备箱

    玻璃水加注口

    后排4/6放倒有个台

    不放倒空间也不错

    中央扶手箱里很大

    车门上容积够大

    中央通道下面空间很大

    里面够隐蔽吧?


    2、储物空间:储物空间方面,可以说常规的表现不错,隐藏的也是真的隐蔽。就像几个车门上常规的放上几瓶水,放把雨伞什么的都是毫无压力的。容积够大也够深,就是防滑处理差点儿。话说回来只要有容积在,就不要那么挑剔了。副驾手套箱是真的标新立异,使用了抽屉式的,好处就是真的空间又大又深,可以放下很多的物品。但同样的也出现了比较尴尬的情况,就是副驾坐了我这个体型的人,这个抽屉就很难打开拿东西了。中央通道上面位置的分割实用性就不大了。出风口下面很大一部分位置只有一个无线充电板,再往后是换挡和自动驻车等不多的几个实体按键,后面紧跟着右侧两个没有限位的杯架,左侧一个长条储物格,这里就没有什么空间了。下面才是它重点区域。下面掏空很大的一个空间出来,各类随身包包都能轻松放下。还有一个A口和一个C口的充电拓展口。中央扶手箱空间规整深度够深,也可以放置很多的物品,表现非常不错。还有个十分隐蔽的空间,这里虽然没有做抽屉或者盖板,但空间真的很平整,也可以作为拓展空间使用,那就是后排座椅下方,大家可以发动想象力,看怎么利用起来。

    3、后备箱空间:开口非常规整,宽度也非常可观,离地距离也比较适中,拿取大件物品不会很费力。后排座椅可以4/6放倒,但是有个很高的台不能放平,拓展性打了一定的折扣。还受限于后驱电机电控集成度高的设计,后备箱不能够向下延伸拓展空间,所以基本上后备箱空间就固定了。但也是得益于后驱电机电控集成度高的设计,前备箱就有了一定的储物空间,算是弥补了后备箱空间不足的遗憾。

    试驾中,540图像还行

    接缝处理还好

    各模式都在试

    续航还升了2公里


    【试驾感受】

    试驾车型:2024款 UP 410KM探索+版;

    全系只有后置后驱的动力总成,续航有两个版本可选,电机根据不同续航版本有所变化,但电池品牌和类型是保持一致的。这次推出的11合一的电驱系统集成度还是很高的,能效表现应该还是不错的。试驾时就发生了比较有意思的事儿,我试驾的过程中狠踩电门和刹车,公里数一下掉了4公里,我当时心里就开始忐忑了,这也掉的太快了吧?随车安全员说,放心开别在意续航,这是试驾车,费点儿电正常。我就想试试动能回收怎么样?但随车安全员就说了,开到最高也没多大效果,而且会有一定的牵引力没必要。所以动能回收就还是开的最低。在试完车慢慢往店里开的时候,有意思的事儿就来了,我总共开了8公里,回到店里又涨了两公里回去。不知道是不是欢乐表,还是电量大功率时较虚,之后有机会了专门试试这个续航如何。

    1、动力感受:后置后驱的动力系统,动力传递十分的直接,动力损失是比较低的,这点就体现在它的整体加速上,十分流畅干脆,只要你一脚电门下去,动力直接就来了,我主要试了舒适和运动两个模式,可以这样说,舒适模式也不肉,只是加速过程比较丝滑柔顺一些。这样给人的驾驶乘坐感都比较舒服一些,适合所有的路况使用。而运动模式也不是那种很生猛的加速感。它只是在电门的响应上更积极一些,在你轻踩电门时就会有很大的扭矩产生并爆发出来,而不是舒适模式那种随着电门深踩才会慢慢释放动力。运动模式更适合超车和上山使用,当然要控制好电门的深浅,不然一冲一冲很不舒服。两种模式也就是这种区别而已。这两种模式随着车速来到100公里/每小时后就会开始动力衰减,车速来到120公里/每小时后还会更加的弱一些,但市区也就够用了,偶尔高速这也是合法速度区间内。当然还是要提醒一下,它是电车,虽然电机不大,但是动力真的不弱,还是个后驱车型,从驾驭角度讲,它的动力瞬间爆发是会有侧滑的风险的,尤其是遇到雨雪极端天气对驾驶技术的考验还是很大的。还有那种地下停车场常用的环氧树脂地板,见了水后是很危险的存在,这点一定要考虑在内。

    2、底盘质感:这里可以说是它的强项,四轮独立悬挂系统被调校的较软,整体舒适度很高。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胖了,坐后排一屁股下去它都要弹一下,真的是很软很舒适。在车辆的行驶质感上怎么说呢?反馈不多,但还是保留了适当的回馈。对小颠簸的过滤十分充分,可以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压到不平的井盖了也只是一下的就过去了,没有多余跳动和车身晃动的反馈。这样的设定乘坐感会很不错,驾驶沟通感就会少一些。过大的坑洼时,车辆的起伏还是有的,就像突然的起伏,车辆没有反应过来,所以没有收住弹跳了一下。但跳动后的支撑还是差点儿,细小起伏也还是有几下的。但整体质感就是这样软中带有韧性,很讨好乘坐的人,没有那种松散细碎的不稳定感。应该是得益于它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我个人是比较质疑它的后悬挂结构用料的,还有它的连杆数量,纵向连杆也是一根铁棍,不知道耐久性如何。它的软是否就是这个结构的特性,后期要看拆车才能知道了。

    3、方向与刹车:这车的方向盘非常小巧,手感虽然有点儿偏硬,但是小巧的方向盘很是跟手,单手揉方向也很好玩儿。整车的转弯半径真的很小,狭小空间掉头基本一进一退就能轻松掉头完成。质感方面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虚位,轻轻晃动方向盘,车身就会跟随着晃动,可以说非常灵动。这样的调校很容易让人上手,随时知道自己车辆的指向状况。低速时会十分轻盈流畅,速度过了60后就会有种加重的手感,不算是突然的加重,但是这时你在晃动方向盘,就会有那种向中间紧绷的力,非常的讨巧。使得高速时不会有那种轻飘感,驾驶员心里也不发虚。刹车挺好玩儿的,有两种模式可选,一个舒适模式,一个运动模式,舒适模式的脚感十分线性,踩多少就有多少,制动力根据你脚下深浅来释放,适合凡事都预留刹车距离的人。运动模式脚感就很紧绷,在你轻踩下刹车的同时,就能感到制动力的释放,给你很强的制动感。我还试了舒适驾驶模式+运动刹车模式,这个打破了舒适惬意的驾驶体感,总觉得时刻在急刹车,没有轻带刹车减速的效果,弄得人有点儿晕车。而运动驾驶模式+舒适刹车模式,正好相反,让人很没有安全感。一个急加速后,刹车前段力度不足,让人很没有信心能够快速刹停,必须要大力的深踩刹车踏板才能感觉车能收得回来,所以感受也很不好。个人觉得这个模式应该会最终合并才好吧!不然真的没必要这样找刺激。

    4、隔音降噪:这点做的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本身就是电机驱动,噪音本来就小,再加上11合一的集成度,还放到了后桥上,前面就更加的安静一些,车身的圆润也降低不少风噪,所以风噪在车速10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控制的还是挺不错的。试驾时还有横风,让我也是体验了一下车辆在横风时的稳定性和风噪表现。在6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内,静音效果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市区内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安静的驾驶。胎噪的话也基本和风噪保持一致的表现,不能说没有,只是控制的非常不错。轮拱内用了软塑料加植绒层的吸音材料,虽然没有全包裹,但是使用的面积非常的大,前后轮拱内材质都是一致的,这种表现对胎噪真的是有很好的吸音和控制。当然车胎充气层够厚实,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加少了震动和噪音传播。车门也是双层密封防尘胶条进行隔音防尘,这些用料叠加在一起,整体效果就展现出来了。

    防护还不错

    锻造铰链好评

    看不见几连杆,纵向一道铁棍

    打胶不错啊!

    轮拱内没全包,用料还不错

    灯上的细节比较到位

    好扣开

    很醒目也好用

    用料不错,还有涂层


    【车辆优点】

    在同级别里可以说星愿是非常出彩的一款车。首先,车门没有用隐藏式门把手,而是用了传统式的外抠式设计,这样感觉更加的可靠一些。其次,就是尾门上的应急逃生开关,外部塑料盖可以很轻松的扣下来,里面橙色的开关十分醒目,直接按下就能开启后备箱门,为逃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个也是吉利的老配置了,在星愿上也没有打折扣换成拉线啊!或者别的复杂的结构。总体体现出来的就是简单方便实用。再次,就是扎实的用料水平,没有因为是小型车,就进行缩水减料。就像车门铰链还沿用的高成本的锻造式铰链,并没有换成成本更低的冲压式铰链。而且还做了防腐防锈胶,这个级别真的没见过别的车再有这样的用料和工艺。最后,星愿的前机盖使用了双液压撑杆来做支撑,这点很多竞品更高级别的车型都还没有用上,吉利星愿却一下使用了两根撑杆,可以说十分的厚道也很突出。

    折边不到位,胶打的潦草

    头枕固定的,中间还没有

    没有美缝胶


    折边不到位,胶打的潦草


    【最不满意】

    当然不满意的地方也是有的。第一个就是两个续航版本的最低配车型,说是没有现货,也没有生产,要等着排产时间会很长,这点就是变相说最低配没有,主打玩儿的就是心眼儿。当然不只这款车型是这样,这成了车圈默认的东西了。第二个就是个别区域的钣金封胶工艺,还是出现了粗糙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后尾门和前机盖上,真的就差那么一点儿,就能做到完美了。后备箱的板材拼接缺少美缝胶,折边工艺处理不到位不平整,胶打的毛糙,溢胶的情况比较严重。第三个就是头枕方面,之前也说了,前排可以理解为运动座椅,中间开个洞可以自己拓展头枕也好,可是没有留,后排两边也是固定高度,中间还没有,算是对成员的颈椎保护差点儿意思了。第四就是安全带的高低调节,从银河E5上开始就把这个减掉了,个人觉得每个人坐姿不一样,安全带的高低调节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点应该给加上,毕竟咱们几万的油车上都舍得给,这里不应该拿掉的。

    【总结】

    小型纯电车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款能让大家心动的产品了。可以说没得选择。最下面有五菱宏光MiniEV等车型,只能是代步用。中间有海鸥和缤果等车型,但是安全性、做工、用料也都称不上精品。在往上也就只有一款海豚可以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吉利星愿的到来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小车很难平衡利润和成本的关系,但吉利却挑战了一下这个市场,给大家看一下它的取舍。在安全、做工、用料上,给消费者多一个选项。可以说吉利星愿交出的产品算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真的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真的真的,离精品小车真的就只差那么一点儿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