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奇瑞星途的车我是第一次接触,因为它的热度在我的身上并不高。作为消费者,买车不仅要看价格,还要看品牌和车型热度。星纪元ET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差不多价格可选择的车型比较多,热度比较高的就是问界M7和理想L7、L6等等,而且从车辆参数来看它的竟品就是问界和理想。刚好问界和理想我都试驾体验过,有比较深刻的感受,那星纪元ET是否有优势,或者星纪元的特色在哪里,今天就来聊聊星纪元ET的试驾体验感受。


【基本情况】
本次试驾车型为星纪元ET纯电四驱Ultra版本,纯电续航为655公里,电池容量为100度。
本次试驾路线为城市道路、快速路,累计试驾体验了16.4公里,同时还坐在后排体验了城市道路试乘4公里路程。
试驾体验了时速80过城市桥梁、时速70连续过城市硬井盖道路、时速80过弯道、掉头、急加速、急刹车、低速行驶等整车体验。
试驾城市为上海,试驾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11:00,天气晴,气温为32度,到店试乘试驾体验时间约2小时。

《静态感受》
【外观】
现在的新能源外观总是很相似,看多了也不觉得新奇,贯穿式一体发光前灯带和尾灯跟理想L7很像,就是尾部造型我觉得收的太小了,导致尾部三角窗有点小,后排视野不够开阔。
但是星纪元ET的可玩性很强,像它的ISD风语交互灯就很有个性,可以自定义表情、语言和情绪,在用车时可以反馈给行人、前车等,这个和智己L6的后尾灯交互灯是一个原理。同时搭配它的外放音,可以和前贯穿式灯带形成动态组合,与音乐一同律动,特别适合露营,尤其是夜间露营,与朋友、家人们可以开启夜间KTV,边吃边玩,还是很惬意的。不过这个功能只有Ultra版本才有,我觉得不够诚意。

四门底部的装饰板突出的特别长,这个设计就很用心,毕竟主打越野和涉水,所以四门底部的设计就增加了密封性,让水、泥水等不容易进入门框内,保持门槛的干净整洁。

翼子板处设计了很大的摄像头造型,同时用黑色饰板,让智能化特别显眼,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尾部开启后备箱按钮藏在了英文字母D里,跟极狐、理想、问界等等都是一样的设计,所以我总结出以后开后备箱就按品牌LOGO和字母。

星纪元ET让我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充电口开启方式,它是电动的。按一下右侧自动打开,再按一下黑色按钮就自动关闭,有点小心思和科技范。同时外放电也在这里,6千瓦的外放电功率属实是一个亮点了。

Ultra版本搭配的是21寸米其林降噪轮胎,轮毂紧凑、密度大,还是比较好看的。但是除了Ultra版本其余都是默认的19寸马牌低风阻轮胎,就连20寸马牌还属于选装,毕竟理想L7和问界M7都是21寸标配和20寸起步,星纪元ET 是不是不太合理?

【内饰】
星纪元ET座椅的材质是Nuprima微绒哑光真皮,而并非现在流行的Nappa 真皮座椅。这种材质的座椅表面是微绒的质感,摩擦阻力大,最大的感受是冬季不觉得凉,夏季不易发烫。此外,座椅还配备了音响头枕、16向电动浮感零重力副驾座椅、四向电动调节后排座椅。其中最值得一提和最有亮点的就是后排座椅四向调节,而且向后调节的范围比较大,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需求,舒适感明显提升,而且这还是纯电版标配。

中控扶手台也是一大亮点,叫星空吧台。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传统设计与中控台连接。可以前后移动20cm,最大的感受就是宽阔,可以在主副驾自由穿行,不过这个只有顶配Ultra版本才有。其实它这样的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大空间的面积和方便出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设计冰箱留位置,在移动吧台前方的中控位置预留了不可开启空间,后期可以选装或者购买配件升级小冰箱。


包括车门门把手和玻璃升降处都设计成了与移动吧台一样的设计风格,在头部设计成了梯形造型,搭配木饰纹的配色显得有点高级感。玻璃升降的按钮也改变了传统设计,与我之前接触的极狐阿尔法S5一样的设计。

全车肉眼可见的真皮和软包内饰,除了四门门板下部一部分硬塑料,全车很难再找到塑料材质了。中控台除了真皮软包设计,还搭配了木饰纹装饰板,包括扶手台也是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凸显高级感。但是这种设计我会觉得理想的内饰风格更适合我,除了高级,还有时尚。星纪元ET的内饰风格除了豪华内饰,还夹带着商务风格,与问界M7的路子一样,作为80后可能会比较喜欢,但是作为90后、00后又会觉得缺少了点时尚感。

全车不可开启大全景天窗,但是没有搭配天幕,说是选装才有。这是我不太喜欢,毕竟天窗的玻璃只是贴了隔热膜,夏天真的很热。刚好今天试驾是中午,艳阳高照的32度,太阳在头顶能明显感觉到火辣辣的,手摸玻璃都发烫,没有天幕光靠空调很难将温度降下来,虽然大全景天窗有更好视野,但舒适度也不能少,同时我建议天幕应该标配。

全车搭配60瓦有线和50瓦无线快充,其中有线是前排两个和后排两个,无线快充两个且搭配散热空。
唯一我觉得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中控吧台的后排只有Ultra版本没有空调调节,只能看车机调节或者语音调节,其余版本都有。而且吧台也没有出风口,而是把后排出风口设计在了门框侧面,这是什么设计逻辑?其余版本都在吧台上设计了出风口,还在吧台屏幕上设计了后排空调调节。

【车机】
星纪元ET的车机采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屏幕分辨率为2K。相比理想的8295P在流畅度和智能化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屏幕的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上也有一定的差距。

最不喜欢的就是仪表台设计,星纪元ET的仪表台屏幕小就不说了,设计的位置靠近HUD处,与方向盘的位置比较远,今天试驾太阳光刚好照在仪表台上,反光看不清楚;同时距离远对于近视和散光的车机很不友好。我觉得完全可以和问界、大众学习,设计在方向盘前方,离得近点;或者跟理想、特斯拉一样取消掉,与车机屏幕设计在一起,看着也舒服点。

HUD成像有点小,也可能是车头和中控太大的原因,与驾驶位的距离远,成像屏幕略微小了点。让我看的很不习惯,试驾过程中需要盯着看,但又影响我看驾驶路况,所以大部分的驾驶时间都是看仪表台,也就行车速度能在仪表台上看的清楚。

在交互语音上可以实现多指令同时进行,可以指令车内的任何操控。反应速度不及理想和问界,这都是车载芯片的原因。
【乘坐空间】
虽然星纪元ET的车身高度和车身长宽不及竟品理想L7和问界M7,但是车内空间依然很宽敞、很舒适,我觉得这是星纪元ET的优势。
首先,就是中控扶手台的设计,星空吧台不像理想L7和问界M7那么臃肿。在吧台的前部做了断层设计,让腿部空间有了更好的施展;同时吧台的横向宽度做了收窄,让乘坐人的横向空间增加,更佳宽敞。像理想L7和问界M7把中控扶手台设计的太宽了,虽然看上去比较大气和豪华,但是车内空间被占用了,相比于星纪元ET的扶手台,就显得简洁多了,一眼望去车内很宽阔,反而更舒适,更适合大高个和体重偏重的车友。

其次,就是后排座椅可以四向调节,拥有更宽阔的后排空间和更灵活的储物空间,这个设计我觉得后期理想和问界都会效仿,因为它适应的人群更多,也让车有了更灵活的空间和更私人订制的可玩性。把座椅调节到最后,我170的身高脚都够不到前排;即使将后排座椅调节到标准位置,前排座椅的底部有很大的镂空空间,依然可以将大半个脚伸到里面去,也大大增加了后排腿部的活动区域,也可以让腿部更好的与座椅贴合。


最后,就是全景大天窗给我的视野效果,让我觉得车内更加通透和透亮。也可能是座椅的设计,也或许是底盘的设计原因,让头部与车顶的距离很大,大概有近2拳的距离,显得特别宽敞。同时车内底盘特别平整,中间的平整度也比理想和问界好。底盘与门槛的间距也比较大,这也反映出星纪元ET的底盘设计让车内拥有了更大的纵向空间。

虽然星纪元ET与理想L7的轴距差不多,但是车内空间明显星纪元ET胜出。问界M7的轴距只有2820mm,与星纪元ET的3000mm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说,星纪元ET的乘坐空间在众多同级车型中有着更完美的表现。
【储物空间】
星纪元ET的后备箱设计的很平整,由于只有五座版本,在C柱轮罩处空余出了很大的距离,再加上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就大大增加了后备箱的储物能力。在后排不放倒的前提下,我觉得这是我目前体验到的最大的后备箱储物能力。

在后备箱的左侧设计了下沉式的储物格,可以存放瓶瓶罐罐的物品,这个设计很贴心,不用在单独购买隔板了。同时在后备箱又设计了两个比较大储物格,一方面可以存放外放电设备、移动充电设备和其他物品,空间比较大、也比较深,还不影响后备箱的整体平整度。这个设计很细节,大大增加了储物空间,也是理想、问界和其他品牌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前机舱设计了60L的储物空间,这是比较少见的,它不仅大,还深,空间利用率很高,同时还在储物格的底部设计了出水孔,即使放的物品漏水也不要紧,我觉得特别适合放生鲜,即使弄脏了也可以打开出水孔一边冲洗一遍放水。我喜欢这个前机舱设计,非常实用。

在四门门把手处同样设计了封闭式的储物格,可以存放钥匙、卡片等等小物品,甚至可以放下一部手机。这都是体现星纪元ET的设计细节,很用心,更实用。

《动态感受》
【动力】
星纪元ET有四种驾驶模式,分别为节能、舒适、运动和越野驾驶模式,抛开动力表现不谈,不同的驾驶模式有不同的底盘悬挂调节,这个让我挺惊喜的。比如说我调节为运动模式,底盘和悬挂会自动向上调节,给我更高的驾驶视野和更柔软的悬挂,而且还会有比较真实的动画和声音效果。这属于机械调节,相比去问界和理想的系统算法调节我觉得体验和驾驶感受会更真实,比“意会”的表现更好,车归根到底还是属于机械运动,不能过分的依赖系统软件算法,真实的驾驶感受还是要依赖传统的机械硬件调节,我觉得星纪元ET就做到了这一点,给驾驶者更真实的感受。

再来说说动力,虽然有四种驾驶模式,但是动力表现各不同。就拿舒适和运动模式来对比,舒适模式的动力提速相对比较缓慢,但依然有很强的推背感,比如起步时,油门踩到底,有种坐过山车的眩晕感,但是在城市道路拥堵路面时,油门踩踏的整车驾乘感受更为平稳,搭配空气悬挂的调节,更像是在开燃油车。在使用运动模式时,起步的惯性和冲劲就比较大,轻点油门就能感受到推背感,动力输出强,如果后排乘坐老人和孩子就不太适合这种驾驶模式,会带来“晕车”感。

星纪元ET纯电四驱版本有562匹最大输出马力,相比增程式的问界M7和理想L7的动力高出一大截,就价格来看也比问界和理想有更高的性价比。我觉得星纪元ET的增程版动力偏弱,目前只有两驱版本,但看到价格才22.98万,我又觉得合理了。
【方向盘】
星纪元ET的方向盘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简单和小。首先方向盘上什么实体按键都没有,仅保留两个滚轮按钮,用于调节方向盘高低、后视镜和辅助驾驶等;不止方向盘,全车都找不到实体按键,除了了触摸就是语音控制。全车也是采用怀挡设计,使用方法与理想和特斯拉完全一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怀挡设计的位置有点偏下,手握方向盘的同时有点够不到,怀挡的大小偏小,这么大的车配这么小的操作,有点不太协调,同时质感偏粗糙,手握的感觉的不够细腻,不及理想和问界的品控。


其次就是方向盘偏小,还是椭圆形的,怎么握都不太习惯,你又不是跑车,搞这么小的方向盘是什么操作?但驾驶过程中,我或许理解了,就是为了更灵活的操控车辆。在驾驶过程中,方向盘只需要微微转动就会有比较明显的转向变化,尤其是在70-80时速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不用动,我感觉方向盘转动比其他车要少半圈。最大的驾驶感受早熟掉头了,一般掉头都需要往外车道借点,但是星纪元ET不需要,紧贴车道内圈,一把就能掉头,掉完头车身摆正只占用了一个半的车道,这转弯效果非常灵活了,像智己L6主打的后轮转向,但实际转弯半径跟星纪元中大型SUV差不多,这应该都得益于星纪元ET的较小方向盘。


星纪元ET在驾驶过程中方向盘的转向有点偏紧,不够轻巧。但是稳定性很好,在我80时速过坡度比较大的桥梁时,方向盘几乎不动,比较沉稳;在70时速过弯道时方向盘的稳定性也比较好,但还是偏小,需要时间来适应。

【底盘悬挂】
试驾综合来看,底盘悬挂不够沉稳,驾驶表现不及问界和理想。使用舒适模式驾驶时,在80时速直线行驶时,虽然有空气悬挂的介入,但是遇到颠簸路面时,虽然车身波动量比较小,但是悬挂带的异响和底盘的震动比较大,坐在后排能明显看到前排座椅晃动。
在70时速过弯道时,能感受到车身底盘和悬挂在晃动,虽然它也想跟着弯道来调节车身倾斜度,但是反应有点慢了,连续弯道时就能感受到车身带来的晃动感,不够沉稳和灵活;如果在弯道变道时,能明显感受到底盘悬挂调节中的波动感,不够舒适。
在70时速连续过弯道时,虽然驾乘人员感受不够明显,但是能在车内听到底盘悬挂的晃动声音,坐在后排感受更加强烈,低沉的“轰隆”声。
在80时速过坡度比较大的桥梁时,车身在空气悬挂的作用下,整车波动相对较小,颠簸时有向下的拉力,落地时又有向上的支撑力,但是悬挂相对偏软,如果能在调硬点,驾乘的贴地感受会更强烈。
急刹体验过吗?能明显抵消“点头感”,在40时速刹停时几乎感觉不到点头感,车稳稳的停下。在70时速一脚刹停时感受更为强烈,不仅有抵消“点头感”的拉力,而且安全带还能给驾乘人员很明显的预紧力,让你稳稳的坐在座椅上,不会有太大的惯性波动,这个我很喜欢,尤其是高速急刹时,坐在后排的家人和孩子会更安全,不会因为惯性往前倾。


【隔音/音质】
全车采用6mm的挡风玻璃和6mm双层夹胶无边框门的玻璃,在搭配21寸米其林主动降噪轮胎,隔音效果是我体验的最好的,完全听不到车内的胎噪和风阻声;这么厚的玻璃也是仅此星纪元ET这一家了,一般采用5mm就已经很强了,再说了还是全系无边框门,本身隔音效果和封闭性就会略差点,但是星纪元ET通过扎实的用料和相对封闭的门框橡胶条,以及门框做了延伸设计,都是为了隔音效果的。

全系标配23个扬声器,而且支持7.1.4声道的环绕声设计,而且还找了大师来调音,与小鹏X9的调音师是同一个人,目前主要负责雷克萨斯的车内音响调音。但是说实话,我觉得音效很一般,并没有雷克萨斯的味道和音效,而且它还搞了虚拟现场模式,听着有点奇怪。头枕音响效果也比较一般,立体环绕音不明显,而且在驾驶过程中头部不可以一直贴着头枕,所以我觉得头枕音响大可不必。还有顶配专属的外放音,音效不够浑厚和沉稳,低音效果不好,但是光语灯随着音乐律动还是挺有看点的,也比较好玩。


【智能辅助驾驶】
目前星纪元ET的城市智驾还没有开通,只能使用普通的自适应巡航,通过怀挡往下拨动两下即可开启。说实话普通自适应巡航表现一般,在路口时一直在两个车道居中行驶,要看手动调节方向盘,也没有车道居中,不知是不是因为城市智驾没有开通的原因,功能还不够完善,说是月底会有OTA升级,完善智能驾驶。

在智能泊车时,也让我有点意外,一般操作都是脚踩刹车,点击屏幕的自动泊车功能,然后选择停车位,再点击开始泊车,松刹车就可以了。星纪元ET不是这样的操作,它没有提示让我选择停车位,而是自动识别最近的停车位,即使一把停不进去它也会往里倒,然后再修正。整个自动泊车过程中,起步刹车有点生硬,没有在驾驶过程中的空气悬挂介入,启动过程中有明显的点头感和推背感。

整个智能辅助驾驶体验过程中,总感觉没有问界和理想的功能和智能化强,也不够人性化,使用感受不够舒适、便捷、灵敏。
【能耗分享】
本次驾驶过程中分别使用了舒适和运动模式,累计行驶了16.4公里。其中前半段大概8公里用的是运动模式,当时我看电耗只有18.5左右,但是切换成舒适模式后电耗一直在往上涨,到试驾结束电耗涨到了23.6,其中大概行驶了12.3公里时,电耗涨到了22.5。通过查看电耗分布来看,大部分的电耗集中在了空调上,可能是试驾时温度32度,车内比较热,就把空调温度设置为17度,比较费电。其中驱动行驶耗费的电量占42%,低压电器占10%,其余系统费电占比1%!


【价格分享】
以上海为例,由于预售权益期已经过了,目前价格就是按照官方指导价售卖,没有优惠,只有厂家置换补贴5000元,同时还有上海市置换补贴1万元的优惠。但是目前纯电版本的配置优惠截止到5月31日,也就是目前选装配置是送的,不需要额外花费。
但是看着31.98万的纯电Ultra版本还是觉得有点贵,同时续航只有655公里,性价比不高!如果需要长续航版本的760公里续航我觉得27.98万的Max版本就很合适,除了ISD语音交互其他与Ultra版本也没什么区别,性价比会更高点。
像增程版的Pro+只需22.58万,内饰配置达到顶配的要求,我觉得这个应该是销量主力,除了没有智驾,其他没有任何变化,这比问界M7和理想L7性价比高多了!

《总结》
星纪元ET我觉得更适合家用,从前挡风玻璃的一家四口图标来看,他就是主要体验家用的舒适。从内饰风格和设计来看,主打一个空间感,尤其是拥有更宽阔的后排和后备箱空间,可以为家庭和孩子储存很多的物品和更舒适的驾乘体验。从配置来看,也增加了可玩性和联动性,ISD光语交互灯、外放音特别适合一家人外出露营,增加了娱乐性和可玩性。而且在同级别中有很好的性价比,目前星纪元ET的销售订单已经2.6万,所以还是有销售前景的,后期再降价一波,销量会更好。
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车型版本太多了,目前从懂车帝来看,增程版有3种配置,纯电版有5种配置,一种8个配置版本,作为消费者看的是眼花缭乱,太繁琐了,不够简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