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摩卡用车5个月真实体验

    2024-03-22发布于:摩卡PHEV车友圈

    #我的摩卡新体验

    闺女出生之后就一直想着换车,之前开的车时间比较长了,空间也没那么大。日常开起来空间、动力都捉襟见肘的,就考虑换个空间更大一点的SUV,能够兼顾日常用车,又要后期孩子大了之后能够带孩子去自驾游。

    【选车方向】

    选车范围框在SUV,安全性是选车的第一考虑要素,但同时也要兼顾空间、驾驶感受、车况稳定耐用问题少等方面。不考虑日系车,虽然省油但是真的太薄了。

    【选车试驾经历】

    首先去看了大众的探岳、途观L,空间基本上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看车当天下着小雨,4S店觉得不够安全就约了下次再来试驾。探岳和途观L的内饰、智能化方面确实也不够心动,最终也就没有再去试驾。

    第二站去试驾了雪佛兰探界者,探界者加速到80之后路噪和风噪声音确实非常大。

    2022年7月份时油价基本上在8块钱以上,考虑到还是日常上下班、市内通勤为主,是否省油也是一个重要的顾虑,就决定去看下混动,家里可以安装充电桩,市内通勤用电,高速回老家可以用油。7月份湖北的天气还是非常晒的,这时候闺女刚刚3个月,只能抽空去4S店看车。

    混动车就只能看国内的品牌,比亚迪是第一站,试驾了宋plus和护卫舰07。驾驶感受真的不好,试驾路线有一段颠簸路段,不管是宋还是护卫舰都感觉不是特别好。(提车后开护卫舰07的同事开了我的车后就说为什么我不早提)

    在返程的路上路过魏牌和长城4S店,魏牌的名气打的比较响的坦克并不是我的目标,摩卡就是那惊鸿一瞥,果断去选择试驾一下。

    相比之前的试驾经历,摩卡第一次试驾还是很惊艳的。动力方面和其他品牌的试驾车互有优劣,新能源车动力响应都挺快,基本上都能做到随踩随到;打动我的主要还是隔音效果,试驾时在快速路上速度加到90时还是很安静,路噪、风噪有但都不是很大;其次内饰相比试驾的比亚迪个人感受还是好了一些;车内空间相比之前开的轿车确实大了很多,轿车后排坐3个人都有点挤,摩卡后排坐过4个成年人都不算挤。提车前共试驾了3次,感官上都是比较认可的。


    【提车价格】

    摩卡4驱马上就要上市了,我2023年10月的提车价格今天已经不具有参考意义了


    【用车感受】

    我的车是2023年10月底提的,主要是市内通勤、孩子太小周末也只能在城市周边转下。目前行驶里程只有2600+公里,燃油里程也只有500左右,纯电里程2000+。目前暂未发现车友出现的异响、座椅、小电瓶问题,所谈都是个人用车真实感受,但也仅限于我个人这一台。开车去搞过烧烤、带娃去放过风筝,都是很好的体验。


    总体感受:提车至今5个月了,新摩卡是一辆称职的安全性高、用料扎实、舒适性好的家用大五座USV。即使放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新摩卡的性价比依然极高,安全性、空间舒适性等优势依旧突出。价格比它低的,大多是紧凑型SUV且用料、安全性差点意思;空间舒适性、车机流畅性比他好的,价格又比他贵了不少;最重要的安全性方面,同价位无一个能打的。总之,同价位车型中,新摩卡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驾驶体验:日常主要在平原地带市区、周边铺装路面,并没有激烈驾驶爱好,动力完全能够满足个人用车。年前湖北地区冻雨,新摩卡在市区行驶也没有出现打滑情况,冻雨期间2天上下班都能够正常行驶。但是刹车确实偏软,刚上手会有刹不住的感觉,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四驱快要上市了,综合个人用车需求来说,可能还是会买2驱高配的,四驱个人并没有很强的需求。红绿灯起步其他纯电直接窜出去,新摩卡相比油车有优势,提速确实没有其他纯电快,这个可能和个人驾驶习惯有关。一直觉得车上坐的不是几个人,而是几个家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而且我一直是纯电、经济模式、动能回收标准行驶的。速度提起来之后依然能够动力非常充沛,高速路段踩下油门,动力依然如“长江之水”绵延不断、滔滔不绝。在高速上不开智能驾驶时,经常不知不觉就会踩到130公里。


    车机方面:买新摩卡之前对车机的定位就很清晰,我需要的功能就是准确的导航、清晰的360倒车影像、听歌,我不需要边开车边刷抖音、看电视,所以新摩卡的车机完全满足我个人的需求。语音交互功能确实智障,一次只能执行一个指令,多个指令直接卡壳。相比华为、蔚小理的车机确实有挺大差距,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智能驾驶:长城的自适应巡航现阶段应该是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了,高速上面打开自适应巡航可以根据路况实现自动变道、自动加减速,能够短暂的缓解驾驶疲劳,1分钟内双手脱离方向盘就会有不间断的提醒。我一般只在车流比较少的路段使用智慧巡航,车流较多的时候还是更相信自己,不管智能驾驶怎么发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一直记得驾校教练说的那句话:只要开车就要牢记,你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家庭坐在你的车上。

    安全性:安全是最重要的,但也是长城最值得信赖的地方。小到主驾不扣安全带无法起步、后排不扣安全带提醒音无法取消,大到车友群里车友发的事故视频、图片,都证明了长城用料扎实、安全第一。这几个月我经历过几次主动刹停的情况,倒车时距离障碍物是有一段距离的,或者我判断可以无碍通过,突然一脚帮我刹住了,又能说啥呢?疲劳驾驶突然就会吹你、分心监测会经常性的提醒你,这两个市区我开的很少,跑长途还是可以打开的。

    空间方面:过年家庭聚餐结束,后排坐了4个成年人(南方人身高不是很高)均表示空间一点不挤。日常后排可以翘二郎腿,正常坐姿2人,我闺女还能在后排走来走去的。乘坐空间确实无可挑剔,唯有溜背造型导致后备箱空间偏小,长途需求带行李较多时就觉得空间小了,不能随心所欲的装还是有遗憾。


    异响方面:可能因为我跑的不多,车友反馈的各种异响、座椅问题我暂时都没遇到。

    舒适性方面:长时间开车时座椅长度不够、对腿部支撑不足就会导致开车很累,而摩卡主驾位我180身高调整后座椅前缘正好在膝盖弯曲的位置,支撑力足够。市区纯电或者纯电优先行驶基本上没有风噪,路噪这车挑路面,有些沥青路面是有路噪的,高速到了100时速之后风噪、路噪也就来了,不过相比油车还是好不少的。长时间使用纯电,突然的转换成混动模式还是会觉得发动机声音挺明显的,好在它有主动降噪,发动机启动后能过滤掉部分噪音。这车自重2吨多,所以稳定性非常好,日常转向、高速修正方向都不会出现任何侧倾的情况。

    用车成本:因为我平时都是在单位充电,所以使用成本不具有参考性,就不说了。

    续航里程:现在这个季节气温基本上在20度左右,刚刚过去的周末实测了纯电续航,城市快速路、拥堵路段、红绿灯路段实测80%的电量跑了176.3公里,那在当下气候条件下纯电跑190公里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刚刚过去的冬季开空调制热3档左右,温度设定在19度,纯电续航只能跑130-140公里这样,具体没有实测,但是气温在5度以下时开了空调续航就要打折。这个应该是新能源车的通病吧,冬季续航都要打折。


    【缺点】

    1、溜背造型、地台偏高导致后备箱比较小,日常使用没问题,出行时空间并不是很能装东西;

    2、车机语音交互体验差,OTA进度慢,每次OTA几乎都是到每季度的最后几天才内测;

    3、行车记录仪录的视频全部存在车机,车机内存本就不大,视频要导出到内存卡才行;

    4、刹车偏软,对刹车没有太大信心

    【建议】

    1、通过OTA把车机行车记录仪录的视频保存位置改到内存卡,直接存在内存卡里就行,能通过APP操作最好,能直接导出到手机里是最棒的;

    2、加快OTA的进度,每次OTA都是宣传自己的一次机会,车主在网上喷了才慢慢腾腾的开始内测,这对企业都算是负面宣传了啊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