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南元贝哲er头像南元贝哲er头像

    南元贝哲er

    问界M7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2内容鉴赏官LV2

    新手司机的M7提车笔记

    2023-11-28发布于:问界M7车友圈

    #问界新M7提车作业

    【写在前面】

    记录一下人生第一辆车:问界M7的选车与提车经历,以及这历时一年半的坎坷选车之路;

    作为驾照还剩一年多过期都还没有开过车的新手,终于在2022年末萌生了买车的想法;

    目标很纯粹:

    1.  新能源(深圳啊,蓝牌的价钱加一加都够上首付了)

    2.  SUV(虽然个子小,就是喜欢大车)

    3.  智能化(这才是未来啊,我可不想开两年就落伍);

    所以很自然,排除了一众传统合资品牌,尤其是日系,没办法,血液里流淌着的都是对日帝国主义的仇恨;

    其实最初更偏重纯电,看车时其实也是纯电和混动也都又在看;但是今年某假期与朋友自驾深圳至泉州,朋友的纯电在堵车+全程高速中经历了2次不太愉快的加电体验,让我领略到了非城市用车纯电的窘迫,毕竟谁不想来趟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因此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混动;

    至于为什么选择了增程这样一个“小众”“技术低下”的方向,原因也更简单,那就是目前来看,增程有着几乎接近纯电的体验,算是没能选择纯电的一个弥补手段。


    【新手司机的试驾路】

    来讲讲这一年半来的试驾路,新手司机,什么车感路感、什么机械素质,我都是胡咧咧,如有不同意见请自行消化,谁掏钱听谁的,以我个人体验为准;

    特斯拉:

    首选还是特斯拉,新能源的大哥大。试驾的门店是欢乐港湾,车是真的丑,就是3直接拉高,内饰是真的毛胚到不能毛胚,没怎么开过车都接受不了仪表盘减配;

    但空间真的大,后备箱、前备箱...;开起来是真的好开,新手司机开起来没有任何门槛、非常自然灵动,这应该就是传说中优秀的机械素质和驾驶体验;但是销售听说我后面要试驾比亚迪,那个鄙夷的表情我到现在还铭记,所以导致对特斯拉印象很差;综合车内乘客体验,放弃特斯拉;

    蔚来:

    同在欢乐港湾,号称服务至上的蔚来没怎么让我感受到他的服务,进店看车半天没人搭理,但是后续试驾es7的确也被蔚来的用料惊艳到,当时还可特意安排线路到他们的换电站;有个小插曲,中间LCC居然开启了两次才成功;

    不过价格超了预期有点点多,也没有到心动的地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鹏:

    试驾了G9,但是基本已经没啥印象了,可能没啥特别的特色让自己记忆;

    后来G6上市在销售的邀请下体验了一下小鹏的智驾,尴尬的是体验的路段居然有一段可能因为没有高精地图短暂退出了;那个高精的车道级导航太强大了,喜欢;可惜内饰说是什么纤维的塑料感很重,而且前脸有点点丑,明明G9好看那么多,为啥不直接下放;

    理想:

    很好的体验,销售态度特别好,豪华感氛围感十足,就是因为L7,喜欢上了大沙发大彩电;但是试驾的时候却打了退堂鼓,车子很大,车身很晃,我一直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行驾驭不了,总是车身一边偏,我以为自己在中间实际已经快蹭到马路牙子,销售在旁边一直惊呼太靠右了太靠右了;当时的总结是新手不能驾驭理想;

    比亚迪:

    同事说买新能源要么比亚迪要么特斯拉,所以怎么能不来试试比亚迪呢?试驾同价位只有唐,内饰不是很喜欢,而且比亚迪4S店的预约试驾没有具体时间,只能盲等,等试驾等了很久,体验感不是很好,而且试驾的线路非常短,只有一个400米左右的断头路,整体还是偏老成和稳定的;

    后面还感受了一下腾势N7,嗯,怎么说呢,就只能说还行~

    本来想去试驾一下阿维塔的,但是店员看我IT民工的装扮不像买车的吧,全称只顾着和其他顾客聊天,我就只能看看了,那就只看看吧~


    【问界M5】

    最后说回问界;

    首先叠个甲,本人iPhone十年用户,备用安卓机是经历过三星、小米10pro、一加ace,安卓机通常用来打游戏,iPhone才是发烧而生,懂得都懂。

    从来没有用过华为,对华为只有单纯制裁时绝地逢生的敬意,但是秉着适用性原则的基础,没买过华为什么高端产品。

    但2022年末,去广州出游,无意中在某商场逛到一家华为店,看到当时新出的M5,在朋友的怂恿下,上车感受了一番,但当时仅仅只是了解了一下;

    回到深圳后被却被热情的广州问界销售感染了,恰好在宝安欢乐港湾附近看车,于是选择在宝安的欢乐港湾店试驾了M5,这应该是第一代纯电,试驾感受还是很好的,操控感不错,车子不大,好开;

    当时问界的那位销售也是我见过位数不多客观评价各个竞品,非常认真的跟我分析我的需求和目标车型,并没有一味的推销自己的问界,而且非常直观的跟我讲第一代M5优缺点,其中就包括我个人介意的辅助驾驶部分是博世的系统;不得不说,销售对于整个购车体验影响真的非常大。

    好在就在决定下定的第二天,就听说新款M5将会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加上当时蔚来和小鹏也用对应的车型更新计划,所以决定再多看看多对比一下,毕竟当时也没有很着急用车;

    这一等就等到了23款问界智驾版的发布,不过当年接待我的销售貌似已经升职转岗了,在新销售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波智驾版M5城市NCA,当时的线路是宝安到南山欢乐颂附近;当晚,我和陪同试驾的小伙伴就表示被震惊到了,当时恰好有政府补贴发布,而且深圳车展期间优惠福利满满,所以当晚就下大定;

    然而,车还没等到,补贴就结束了,算算好像有点亏,反正也不急,于是跟销售商量晚点提车,等下一波补贴;

    就在等待的过程中,问界M7在成都车展发布了……


    【对不起M5,我选择M7】

    其实新M7刚发布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觉,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和L7同级别的大车,应该也不好驾驭;

    然而耐不住价格真香,以及销售也在动员我实际试驾感受一下,所以在试驾车到店后也去感受了一波:

    简单说说外观:店内的展车是深灰,试驾车是银灰,其实实车要比图片好看很多,图片的银灰就是一个大面包,实车却看起来还蛮有范的;

    再说开起来:这是最大的惊喜,咦,原来不是我技术不行啊;好像大车没那么难开啊;

    想想纠结M5的那几个点:后排按摩通风加热、天窗遮阳帘,想想华为智驾加持,再想想空间、后备箱,才30W哎,于是果断改订M7;

    问界兄弟


    【等车】

    随后就开始经历了漫长的等车。。。。。。

    这里一定要吐槽一下赛力斯的交付顺序,完全不透明啊,号称是按照确定方案的时间,实际上随机的有点让人崩溃,智驾版本来也就慢半拍,还看着车主群比我更晚确认方案的居然提前一个个发运,安耐不住400投诉走起,让人崩溃的是,三个投诉没有任何效果,直到提车,三个投诉电话没有一个得到反馈;赛力斯:你们服务亟待提升啊!这是30万的车,你是要跻身豪华品牌的!

    然而不幸又幸运,11月底还在为错过龙岗区11月份的区补焦躁,延迟20多天看着延期补贴慢慢上涨后,居然迎来新一轮的政府补贴,双重补贴,赢麻了;顿时所有的焦躁不安也没有那么迫切了,也终于迎来了新车发运。


    【提车啦】

    11.25日,正式提车。

    提车啦

    约提车也小小折腾一番,本来打算约周六,但是交付说周六已经满了,只能周日;然而半天后交付突然通知可以周六上午,估计是哪位兄台改期让了我一把,欣然答应。

    提车时带上了一位宝马老司机帮忙验车,顺便陪驾回程;验车过程相对顺利,老司机对我的M7赞不绝口;但是的确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

    1.  M7的座椅很容易翻开,看不见的地方做工粗糙;

    2.  大灯内有灰尘,明显装配工艺差一点;隔壁的M5明显就好很多;

    3.  后排座椅的接线处没有做任何处理,隔壁车主说有可能后期潮湿进水影响座椅质量;

    4.  内饰比如扶手箱等位置接缝偏大而且不够均匀;

    其他的就……都是优点,只要30W还有华为智驾加持,同价位算是无敌;

    恰逢中午,顺利蹭到用户中心的午饭,再次收到宝马车主赞扬:比宝马的饭好吃;

    味道不错

    后续交钱、办理保险、打临牌非常顺利,然而在去上牌时却发现当天上牌的人异常多,需要至少2个小时,因为返程较远只好放弃,后续自己在家附近上牌。

    顺便吐槽一下交付,估计人太多太忙,就草草拍个照了事。额,说好的仪式感呢?


    【综合评价】

    外观&内饰:

    M7真的是大,实车好看已经说了不止一次;当然设计上比较中庸,我也不喜欢太出挑的设计,已经够大了,就没必要那么浮夸;

    整体质感还是很好的,头顶的犄角就带着不凡,好处也是不容易被剐蹭,之前看G9就总担心底部的激光雷达容易受伤;

    大爱这个银灰色,表白这个杏色内饰,也算是弥补了外观的中庸和老气,有活力;不过内饰是可以再上点心啦,S7的就……算了不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看车也看了一年,更懂新能源汽车时代,车辆更新换代的节奏,你永远别像跟上,自己喜欢就好。

    经典鸿蒙座舱

    空间:

    划重点,那超大的后备箱,超大的后排空间,超多的储物格;在加上可开启的遮阳帘和天窗,空间上的视觉与实用性拉满,这点无可挑剔;

    顺便表扬之前车友们反馈的顶棚做工问题,居然这么快就得到了响应;

    那么我前面提到的问题,有没有可能让后来者受益呢?

    智驾:

    回程路上很想打开智驾感受一下,然而被老司机各种劝说让我第一次开始自己熟悉一下所谓车感和路感,因此新手首次22KM手动驾驶回家;

    智驾的部分只能等后续了,next……

    驾驶:

    就只好浅浅再谈一波所谓驾驶感受,虽然大,但是个人感觉还是很好开的,油门反馈特别及时,四驱的加速来的非常迅猛;可能正因为是新手,第一台车,并没有带着之前的习惯,所以上手即是自然,倒是新手的大胆和大手大脚把老司机吓到了,一直强调:慢慢来;

    市区快速路基本100码以内,所以车内噪音控制很好,放了音乐几乎没感觉;但是速度较快时过减速带的弹跳还是灰常明显的;

    续航:

    这个可能跟脚法关系很大,新手司机,大大咧咧,加上刚提车,对各种功能都各种尝试,所以前期电耗也非常大,基本都在21+;好在家附近充电方便,后续也大都晚上才有时间充电,充电时两把游戏过去,基本也就可以开心回家,因此目前还不是特别在意;待后续熟练后再来补充续航细节。

    虽然但是,当然也加了200的油,为的就是看着安心。

    自动泊车:

    最后简单说下这个自动泊车,比较遗憾的是,我自己的车位在最角落,而且有小电驴乱停导致总是路径规划失败,所以自动泊车对于复杂环境的应对还是有待提高;

    还是要正规车位

    但是在商城和充电站的停车场感受了几次自动泊车,正规停车位的自动泊车还是相当丝滑的,期待后续的更新!

    总结:

    虽然提车到现在还只有短短三天,目前还是大写的满意;

    谁都知道车无完车,这个价位,空间、动力、舒适性、功能细节几乎拉满,再加上后续持续的OTA更新,还要啥自行车。

    洋洋洒洒,零零碎碎,就先这样;

    记我的第一辆车,东风小康大面包M7。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