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没事七拼八凑,来一篇亚洲龙自己的软文 丰田“亚洲龙”继一汽丰田“皇冠”之后的成龙之作。
篇幅较长且多图,认为本文是日吹、倭吹、樱花吹的可以直接绕行...

话说当一汽丰田皇冠在国内停产之后,亚洲龙成为了它的继任者。说起亚洲龙这个车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车系,它也有着小30年的历史,其诞生的背景与国内的情况相仿。

说到亚洲龙这个名字其实和“亚洲”与“龙”都没什么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Avalon通过非官方途径也曾进入国内,不知道当时哪位高人将其翻译成亚洲龙。结果20多年之后,当丰田将Avalon正式引入国产的时候就还真叫了这个中文名字。或许也是为了沾上点儿情怀,毕竟在那个年代售价50万-60万元,也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豪车了。
第一代丰田亚洲龙 1994年-1999年
一开始的亚洲龙与其说是日系车,到不如说是美系特供车,因为它就是专为北美市场打造的特供车型,它定位高于丰田凯美瑞,低于雷克萨斯ES。
众所周知,美国人喜欢大车,所以皇冠在北美市场并不是很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销量惨淡。当Cressida顶上来之后虽说战绩还算不错,但后驱车强调操控性,后排空间和乘坐舒适性实属一般,难以扛起“旗舰”的大旗。1992年Cressida退市之后,丰田的产品线出现了空白。

在这种大环境下,于1994年的芝加哥车展上,第一代亚洲龙首次亮相,并于当年年底正式上市。
第一代亚洲龙基于同时期的“凯美瑞”(代号XV10)平台打造,但车身尺寸要大得多,车长达到4831mm,轴距为2720mm,毕竟它定位就是主打豪华与舒适。第一代亚洲龙采用怀挡的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让它拥有6座版的3+3布局,当年非常流行。

搭载一台代号为1MZ-FE的3.0L排量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0kW(190马力),最大扭矩为285Nm,与之匹配4AT变速箱。

1997年中期改款的时候动力性略有提升,与此同时ABS成为全系标配。到了1998年,侧气囊也成为全系标配。
第二代丰田亚洲龙 1999年-2004年

第二代亚洲龙不再使用Avalon的名字,而是将其命名为Pronard。
时隔5年,1999年第二代亚洲龙诞生了。第二代亚洲龙依旧与凯美瑞同平台打造。在轴距保持2720mm不变的前提下,其它尺寸都有提升,比如车长达到4874mm。发动机还是那台1MZ-FE的3.0L排量V6发动机,但经过重新调校,最大功率为157kW(210马力),最大扭矩298Nm,相比第一代车型略有提升,变速箱也还是4AT。
在国内,其实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曾由非官方市场引进过,但是高昂的售价并未能在国内普及,直到丰田“皇冠”进入国内市场后,亚洲龙逐渐消失在国内大众视野...
第三代丰田亚洲龙 2005年-2012年

在2005年1月的北美车展上,第三代亚洲龙向公众亮相,并于次月开始销售。
第三代亚洲龙依然与凯美瑞同平台,只不过换成了丰田的K平台打造。它的车身长度是其历史中最长的一代,突破5m,达到5009mm,轴距相比之前增加了100mm,达到2820mm。

搭载全新的代号为2GR-FE的3.5L排量V6发动机,与之搭配的是一台5AT变速箱(后来升级为6AT)
第四代丰田亚洲龙 2012年-2018年

在2012年4月的纽约车展上,丰田推出了第四代亚洲龙。同样诞生于丰田的K平台,设计手法与同年代的凯美瑞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动力配置与前代相差不大,同时增加了一些车辆配置功能等。

自2012年开始,第四代亚洲龙推出了混合动力版。搭载四缸2.5L排量汽油机+电动机,总输出功率149kW(203马力)。采用1.6kWh镍氢电池系统,官方的综合油耗低至5.9L/100km。
第五代丰田亚洲龙 2018年-今

第五代亚洲龙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在2018年1月的北美车展上推出,随后5月份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第五代亚洲龙基于TNGA架构下的GA-K平台打造,虽然车长没有超越第三代车型成为历史之最,但轴距又增加了50mm,达到2870mm。第五代亚洲龙的造型风格更加前卫、动感,配置方面也更加丰富,科技感十足。

在北美市场,第五代亚洲龙的动力系统有两种选择,为传统的3.5L排量V6发动机和四缸2.5L排量汽油机+电动机的混动系统。

第五代亚洲龙内饰
2019年3月,国产第五代亚洲龙作为皇冠的继任者,开始在国内销售。除了保留混动版车型之外,还有四缸2.5L排量和四缸2.0L排量两种选择。

经过五次迭代,历时28年发展,亚洲龙可以说完成了车型的终极进化。就好像一部成长史,他用实力告诉我们,不畏理想与现实的遥远,当智慧与美皆近极致,终将成就闪耀。

车子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就会去选择开一辆什么样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