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句话需要写在前面。没想到我有生之年的“处女贴”,是在一个以车辆交易宣传为主的APP上发表的,内容还是带有调侃性质的“学术讨论”。我自己有台CRV,下载这个APP,主要是买完车后想学习一下大家对同款车的保养、油耗之类的用车心得。但万万没想车友圈里“有没有面子”这种评论竟然在各类帖子里“铺天盖地”,各派系车主口水仗“前浪推后浪”,不同体会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纷纷上演“百家争鸣”。不才一时技痒,也想趟一趟“车与面子”这池浑水。事先声明,我不懂车,不谈车的实用性能,只针对跟我一样家用买车的普通人所谈及的“面子”问题,对与不对,大家参考。
浏览各类帖子后,我发现大家在“车与面子”方面的主要矛盾点就是:买车到底要不要照顾“面子”。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大家”,指的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环境下的“中产”及以下的“老百姓”,这个群体按地域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不能简单以收入区分,需要用“生活圈子”来标注。当你觉得在你的生活圈子范围内,收入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那就在本文“车与面子”所指的“中产及以下”的范畴中。为什么这么划分呢,因为个人认为“面子”这事,在这个范围内相对有效,过界了就没意思了,而且“面子”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实际意义显得更重一些。举个例子,在理性情况下,贵族和富豪没有必要在刚脱贫的农村显摆超跑;普通乡村小康之家也不会开着车进城招摇。普通人买车,除了考虑实际用车需求,大概率还有明里暗里肯定会对标对表同事、亲戚、邻居、同学和朋友等等,对比群体还是比较明确的。下面,我们正式开始论述。
多数普通人买车到底要不要考虑“面子”,我的回答是:当然要。我知道这句话绝对会被喷,但各位别急,慢慢来。
“面子”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认为,“面子”兼具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属性。先说生物学属性,无论哪纲哪门,只要是群居类动物,内部阶级都十分明确,因为只有各阶级分工明确,其种族生命才能有效存续。阶级划分,就是群居动物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面子”。老祖宗讲:食、色,性也,啥意思?意思是吃饭和繁衍是人类本能,但只有阶级更高、“面子”更大,才有更多吃饭、繁衍的权利和资源,吃了更多的饭、有了更多优秀的后代,阶级也会随之更加稳固,“面子”也会更大。也就是说,“面子”和里子互相作用的影响,在经济学上的效果是边际递增的。不要不承认,“面子”是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个人认为:“面子”就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印象管理”。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面子”:先贤圣人、精英名流以精神信仰及个人实现为“面子”—孔子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孟子的“不受嗟来之食”、曾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汉武帝的“寇可往我亦可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以“立德立言立功”为追求。而生活中普通人的“面子”,更多得显示在衣、食、住、行、配偶、子女、工作等等方面上,比如“人靠衣服马靠鞍”“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学而优则仕”“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来得更实际、更接地气……如果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也就是不讲“面子”,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也会很没“面子”。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别不承认,买车与“面子”直接挂钩。时代发展了,出行需求高了,车作为“必备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人与人有比较,车与车有比较,就存在着比较,就存在着“面子”问题,比较越多,“面子”问题越大。多数人在基于车辆用途的基础上,家用买车需要考虑“面子”。
我们都想得体地“要面子”。可能看了上一段的朋友们会说:照你这么说,买车就得挑贵的?有A级的预算就得使使劲加两万上B级?有合资不买国产、有BBA不买普通合资?当然不是,绝对不是。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有得必有舍,有舍必有得。人与人命运不同,每个人的“面子”也分三六九等。我们要拎的清需要什么样的面子。写这段得需要实际举例了,否则说不清所谓的“舍与得”和“面子”的关系。
先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89年生人,农村孩子,父母早亡,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的出身。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快十年,现在是东北某四线城市下辖县支行的“一把手”(家在地级市,工作在县级市),工资加奖金一年到手三十万出头,妻子是另一家银行职员,我俩加一起一年四十万。按我自己设定的标准,算是生活圈子里的“中产及以下”。随着工作慢慢起色,2020年的时候把结婚首套房还清了贷款,又新买了一套大点的,从偏远市区搬到了市中心,然后就琢磨着换个车,内心真实想法是:大小是个领导,手里有两个闲钱,再开着起亚K2有点于心不忍。可新房刚装修完,手里掐着只够帕萨特的钱,媳妇我俩都挺喜欢A6,合计等一年去买奥迪。可就在2021年媳妇怀老二了,还是个男孩。于是,我俩买A6的心动摇了。
有很多人说,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可以作为买车价格的主要衡量标准,年入40买A6咬咬牙应该没问题。但除了键盘侠,大多数过日子老百姓都知道,生活真的不易。拿我来说,全家五口(丈母娘跟我住,看孩子)的吃喝、衣服、水电、物业、取暖、煤气、老大幼儿园课外班、老二奶粉尿布等等,平均一个月我的支出平均就是一万大几千,赶上同事朋友婚丧嫁娶、孩子生病住院还得更多,关键我还没老可啃。为了“面子”,硬上A6我能上,两三年就缓过来,但我放弃了。同时也放弃了媳妇建议的迈腾和帕萨特,买了个CRV。
好吧,来,分析分析我的心态。
我要“面子”吗?我要。有人说,一个破CRV哪来的面子,就算是A6也没多大面子。说得对,从车的绝对价值上说,这俩车确实都没啥“面子”。但我思考的面子,跟你说的面子有点不一样:
1.面子得符合“人设”。“人设”其实不是贬义词,我认为至少它只是中性词。人设在人际交往中代表着你对他人的只管感觉,人是感性的,良好的人设会往往会带来一些好处。当然,不是让大家努力“凹人设”,而是想说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注意日常工作生活的一些行为“作风”。我的“人设”很简单,还有一些“励志”成分在。正面标签比如:命苦但努力、211毕业、工作积极、爱岗顾家,领导赏识、早早提拔……各位想,2020年我提正科级,同年换房、次年换A6,是不是多少有点那个了。虽然单位里好车不少,A6也就中等水平,但考虑到我的出身和家庭实际,是不是也挺那个的。在单位里有人尊重我是因为我是X行长,而不是我开了A6;社会上的关系也不会因为我开CRV而不尊重我,至少面上也得客气客气。至于商场保安是否尊重我,我不太在乎,他们与我生活交叉太少,与我的“面子”基本无关。我的面子,目前的使用范围基本在单位和与工作有关的客户群体上,这些群体对我的出身和家庭都有一定了解,由于CRV的顾家属性,在某种程度对我的“人设”存在优化倾向。
2.面子得基于里子。我有两个小孩。我的价值观告诉我,必须在我能力范围内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比我们更有出息。怎么提供,拿钱砸啊。我没有给大姑娘选择当地人人羡慕的国有幼儿园,让她去了全市比较好的双语幼儿园,一个月托费加课外班将七千出头。有了老二后,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将更多。而且我和媳妇都有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把工作调到省会,在省会买房生活,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省钱。岳母年纪越来越大,而且没有退休金,为她准备养老钱也是我们的生活计划。所以,80后现在确实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但“老”和“小”绝不是我们的拖累,而是整个家庭的财富,是真正意义上的“里子”。这种情况下,买了个CRV,看似折损了面子,实际富裕了里子。里子富裕了,面子也不远了。
话说回来,多数人选家用车,如果不顾“里子”,不符合“人设”,我认为得不到什么面子。有年轻朋友会说:我奋斗好几年,就为开上Dream Car;或者我就喜欢那辆车,非买不可。那我绝对支持你,因为这辆车已被你的灵魂接纳,相比于灵魂,什么里子、人设还是面子全都不值一提,因为人间确实不值得,取悦灵魂最重要。但如果有与我水平相仿、经历类似的俗人,我认为还是需要考虑考虑的。
最后说一句,我认为得体地面子不是向人证明我们能买得起什么车而多么自信,而是要向人们传达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我的生活再牛逼或者再苦逼,哥们都自信游刃有余,并且值得你们信任。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