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说了最重要的安全,车友们反响热烈,今天咱趁热打铁,聊聊“驾驶体验篇”。没有看过“安全篇”的,可以关注后,在我的帖子里查看。
再次重申,文章100%原创,转载请私信。感谢大家的点赞,收藏,关注,拱手谢过。



综述
一辆车归根结底是用来开的,而不是用来看的。即使对于是家庭第一辆车的朋友来说,一个人驾驶的情况依然占据了至少75%的使用场景,你问我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看看一年有多少个工作日就知道了,更何况不可能每个周末你都带着家人出去郊游,浪迹天涯。
驾驶体验包含了底盘的调教,方向盘转向的精准,刹车油门的响应等等,简单来说就是这辆车好不好开。所以真心建议大家买车之前一定要试驾!一定要试驾!一定要试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对一辆车驾驶体验的最直观感受。



底盘
在选择ID6X之前,我几乎试驾了市场上大部分主流的新能源车型,特斯拉的Model Y,蔚来的ES6,小鹏的P7,比亚迪的宋EV,广汽埃安的V Plus。在驾驶体验上能够与ID6X相提并论的只有特斯拉的Model Y,其他我只能说都是浮云,因为一辆车绝对不是靠砸钱,靠堆硬件组装起来的机械玩具。虽然新能源车省去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底盘的调教没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依然不是随便就能玩转的。



科技感
那些所谓的大沙发,大影院,大圈层,大连屏,真的是一辆新能源车的必要条件吗?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对于一辆30万级别新能源车来说,在电池原料成本日益高企的今天,解决精神追求之前,先解决好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吧。又好比是只有我这样肚子里没有墨水的人,才会涂脂抹粉来掩盖自己的空洞。话虽有些重,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个中选择,大家自己体会就好。



加速性能
很多人吐槽ID6X的加速慢,在城市道路中,我们真的需要百公里4秒的加速时间吗?还是厂家纯粹的宣传噱头?其实,大家都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又好比我们玩游戏,主角升级后给了10个天赋点,你可以选择加在攻击、防御、力量、敏捷等任意技能上,你只能厚此薄彼,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同理车企造车也是一样,对于那些我不在意的功能,我宁可这辆车没有,因为这就证明车企把成本花在了我需要的地方。此时,耳边又响起了大家常听到的一句消费者说给车企,无知且无畏的话:“这个功能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大家细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