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日提车,到今天差不多一个月,其间上下班通勤,领证登记,筹办婚礼也忙活了不少事。


跑了差不多1300公里,平均电耗18,结合本人驾驶习惯以及前期摸索,觉得这个电耗还算可以。目前大连持续阴天下雨,平均温度可能不到20度的样子。开的多了跟车也就更加熟悉了,也特意试了各种驾驶模式,各种级别能量回收以及单踏板。以下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用车感受。


1. 驾驶模式。 未选装空悬。
运动模式 动力爆表,稍微点油门车速就起来很快。车很紧绷,方向盘刹车都很硬,阻尼很大,一般手都要抓紧方向盘,总拐弯比较累胳膊,尤其下地下车库。个人认为最适合开高速,甚至在高速上电耗并没有显著比其他两种模式高。
舒适模式 动力充沛,红绿灯起步基本足够一骑绝尘,本人开车比较佛系很少地板电,但是基本红绿灯也是可以瞬间出去随意变道。方向盘很轻,刹车也偏软,底盘滤震很好,不会太颠簸。个人认为最适合在不堵车的城市道路和高架上开,维持较稳定车速的情况下也很省电。

经济模式 动力够用,比市面上60%的油车起步快。方向盘较重,刹车正常,底盘滤震一般会感觉到颠簸。个人理解经济模式就是把所有可能费电的舒适功能都取消。但是注意,如果经济模式踩地板电的话电耗甚至感觉比舒适模式好高,猜测可能原因是经济模式限电机输出功率,想省电需要轻踩油门缓慢提速。 个人认为最适合在上下班高峰堵车的时候使用。
2.能量回收。
低能量回收 和油车档上滑行差不多,有微弱的拖拽感,速度降低不明显,适合刚从油车转电车的适应阶段。
中能量回收 较为明显的拖拽感,速度降低明显,能基本控制车速。虽然无法代替刹车使用,但是在红绿灯提前降速,降速等待变道等都很实用。注意,如果踩一脚电然后突然全松电门,本来加速很快突然减速会有很强烈的恶心感,所以松电门也要注意缓慢松开。适合已经逐渐适应电车车感的人。
高能量回收 很强的拖拽感,完全松开电门基本相当于油车1/3-1/2段刹车。能完全控制车速并在95%的场景代替刹车。注意,车内有其他乘客踩油收油最好要慢加慢踩,要不然会有很强的恶心感。
另,极氪的能量回收不知道是特意设置还是其他原因,能有大概0.几秒的延迟。这个0.几秒的延迟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成本慢慢适应。要不然会有松油门车没减速赶紧踩刹车,动能回收开始减速再加上刹车减速一下过猛的情况。开的时间长了心里有数就能提前留下余量
3. 单踏板模式
习惯之后很舒服,个人习惯右脚放在刹车位斜向踩电门。这样几乎全程不需要转脚尖回来。单踏板模式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加速和减速的过渡点,记住大概位置,在这个位置深浅来调节车速已经停住。个人感觉单踏板模式最舒服的时候在早晚高峰排队堵车的时候,能保持跟车距离,防止插队也不需要一脚油一脚刹车的累脚。但是单踏板,尤其是极氪这种有延迟的单踏板,在某些场景需要慎重使用。譬如老城区直角转弯,视野不好狭窄路会车,下好几层的地下车库等。这几种场景需要转直角弯,驾驶视野一般如果突然有人或者车出来,如果油车驾驶习惯很重再比较紧张有可能会误踩电门。也有可能单踏板抬电门后发现车没有明显减速会下意识踩刹车,然后直接把车闷停,如果后车跟车较近也容易追尾。
另,下雨天开各种车灯加热雨刷空调,阻力也变大,所以显著费电。
综上,本人认为兼顾好开,舒适和省电的方法:
1. 高速公路 运动/舒适+高回收
2. 城区正常 舒适+中回收
3. 城市堵车 经济+高回收+单踏板
最后上两张张和比亚迪的合影,各花入各眼,我反正觉得这俩车都是我喜欢的外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