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中几个力的概念纠偏
本文内容较长,摘要如下:
汽车行驶受力中有三个虚拟和两个物理(真实)的力:虚拟的:驱动力(牵引力)、加速阻力与滚动阻力;物理的:空气阻力,坡道阻力。驱动力与总行驶阻力平衡,驱动力是虚拟的力,其值大于路面对驱动轮的静摩擦力而不是相等。
一、汽车力平衡方程中所有阻力等效在行驶方向
总行驶阻力F=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含平动与转动加速〉+坡道阻力………(1),
这一公式用了非惯性参考系,其中加速阻力为惯性力(虚拟的力),滚动阻力宏观上为路面对轮胎的支撑力,该支撑力方向与行驶方向垂直,影响表现为对轮胎的阻力矩,在公式(1)中虚拟化为平动运动方向的阻力。故公式右边有两个虚拟的力,两个物理的力。而作为总阻力的F自然也是个虚拟的力,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平行(其中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上坡),加速阻力(加速度>0)与车平动方向相反,坡道阻力(下坡),加速阻力(加速度<0)与车平动方向相同)。
注意以上所有的力都等效在车的平动方向。
二、驱动力是虚拟的而不是物理的力
一些文章认为汽车驱动力(牵引力)宏观表现为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静摩擦力,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力。这一说法不正确,后轮受静摩擦力是物理力不假,但它没有包含克服滚动阻力和转动加速阻力所需部分。
实际上,发动机是驱动力的源,发动机转矩要克服上面所有的阻力而做功,宏观表现是1.驱动传动部件及车轮转动,2.借助地面静摩擦力驱动整车平动。
下面是各力(力矩)的物理分析:1.驱动轮所受路面静摩擦力是驱动整车平动的力〈同时阻碍驱动轮转动〉;从动轮所受路面静摩擦力驱动其转动,阻碍其平动。2.空气阻力,平动加速阻力阻碍整车平动,转动加速阻力阻碍车轮等转动,坡道阻力(假定上坡)阻碍整车平动。3.滚动阻力阻碍所有车轮转动。
注意到还差一个最重要的力(力矩)一一驱动驱动轮转动的力矩,那就是发动机产生并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力矩M,该力矩使1)车轮转动,2)借助路面被动产生的静摩擦力,驱动整车平动。等效的驱动力
F驱(虚拟的力)=力矩M÷驱动轮半径 ………(2)
F驱=F ………(3)。
三、驱动力与驱动轮所受静摩擦力的关系
分析水平方向物理力(非虚拟的力)的平衡:路面给车有从动能受到的向后的静摩擦力f1和驱动轮受到的向前的静摩擦力f2。
f2-f1=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平动),即两轮静摩擦力差用于克服各平动阻力驱动整车平动。结合(3)式,有
f2-f1=F驱-滚动阻力-转动加速阻力………(4)
即驱动轮受的静摩擦力不包括克服滚动阻力和转动加速阻力部分。
如果车均速前行,前轮滚阻力矩=前轮静摩擦力矩,f1=前轮静摩擦力矩/前轮半径=前轮滚动阻力,则驱动轮所受静摩擦力=F驱-滚动阻力+前轮滚动阻力-转动加速阻力
即f2=F驱-后轮滚动阻力-转动加速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