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腾势n9现阶段很难对标l9和n9

    02-26发布于:腾势N9 DM车友圈

    在还是"比4万"的时候,被比亚迪汉ev外形和刀片电池吸引,当时就觉得国产车要崛起了,即便20多万买国产比亚迪被质疑,偶尔还要被当跑滴滴的,还是毅然加入比亚迪大军。目前开了快4年的汉ev感觉空间不够用了,通过性不够,有换车计划。之前就期待比亚迪集团能尽快出一款大型suv,所以一直关注n9,算是潜在用户吧,最近n9预售,于是上周末去看了腾势n9实车,只能说有点失望,尤其是价格,个个人觉得现阶段要想和l9和m9对标还是很难的,相比l9和m9,我更愿意拿它和接下来的m8来对比,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预算只有这么多。分享下个人的几点不成熟想法吧: 1.操盘人角度。腾势这牌子赵长江操盘,能力还没得到证明,个人影响力不够。李想(泡泡网,汽车之家,理想汽车创始人),余承东就不多说了,怎么说也比赵长江高起码几个段位,那他们操盘的车用户更应该相信谁?从销量来看腾势目前也不算操盘成功。 2.用料角度。用料是很足,e3三电机,后轮转向,但是属于锦上添花,而且大家容易跟进,给人感觉不到是断代领先。更关键的纯电续航,车内空间,人车交互,车机系统这些用户看重的,感知强的部分,n9没有优势,反而e3方,3电机导致车辆过重,1000匹以上动力家用角度很关键吗?也要打个问号,至少我不会带着家人猛踩油门,只能说有使用场景,但用到的机会很少很少。 4.情绪价值角度。买这价位车的很少是纯粹为车本身技术和用料买单了,情绪价值很重要。开m9出去,华为加持,余大嘴给车主的"尊贵"打广告,开腾势n9出去没几个知道是什么车,还要自己给车打广告。 5.设计角度。审美这个因人而异重要。不说公认,就说我个人就觉得l9就挺不错,m9一般,但是n9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只能用给负面评价。尤其是前脸和尾灯啧啧啧。不能说丑,只能说一点也不好看。 6.智驾辅助驾驶角度。这个单独说,已经是刚需,尤其是激光雷达加持下的智驾,可以帮助规避很多风险,比如之前高速路面塌陷,紧急避险等等。整个比亚迪所有品牌都不擅长智驾,我也是搞技术的,这个数据和算法比硬件更重要,硬件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比亚迪这块真正有智驾的车保有量还太少,缺少用户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只能买供应商的算法给自己争取时间,天神之眼目前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7.过往割韭菜角度。先定高价,卖不动就大降价,这个还历历在目,对品牌伤害不小。 8.车辆成熟角度。刚发布的车很多能力还要等ota,很多潜在问题还要等用户反馈,先买的大概率要被迫当产品体验官或者共建官,这个各个品牌新车或多或少都有小问题。 最后,希望腾势n9外形能改一改,价格降一降,纯电续航起码到250以上。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