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4-10-22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教主@键盘车神教教主 转发了的话,我这暴论肯定要被更多人检视了,那我就说说说我判断的依据。 先说个概念“直线用满抓地力”的速度范围,比如一辆2吨1000kw(1360马力)的车,根据P🟰F✖️V,它在180km/h速度情况下,依然有20千牛的牵引力,也就是对应这辆车有1G的加速度,相当于在0-180速度下,这个车的功率都可以理论上喂满所有抓地力,这个速度以后才逐渐衰减。 功率更大的话能撑更久。 普通人努努力能买的范围的量产车,基本都脱不开代步属性,所以底盘离地高度都差不多,也就是重心高度差不多,意味着横向载荷转移差不多。重量分配电车也都差不多。 轮胎都是量产车合法上路的高性能轮胎,抓地力也差别在很小的范围内,所以弯中综合G力都是差不多的,刹车也由这个决定。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出弯有 TV(扭矩矢量控制),把出弯抓地力用满,同时动力维持一个很高的水平一直到180km/h以上(普通赛道日赛道的极速,更高的极速秒差差异也不大),直到刹车点,那么在动力上这个车已经占满了抓地力。 所以只要不是空力上有巨大差异,基本可以说不会更快了。 空力方面由于离地高度存在,不可能有巨大很低的前铲。前盖要装东西,不可能像超跑一样做前盖通风。由于电池存在,底盘也都是平到后副车架。能左右空力的就剩尾部扩散器和尾翼了,还有自身形状。所以只要扩散器有,尾翼符合法规的大,就基本也做到了合法下能做的了。200kph以下速度,下压力很难再大20KG以上。因为在普通人可买范围(0-100万),所以不会有太多主动空力和牺牲太多空间的空力设定(evija那样),所以普通赛道内100公斤空力下压力顶天了。 所以如果一辆量产车动力可以喂满全部加速过程不浪费抓地力,在其他条件很难改变情况下,它真的已经在普通赛道里顶满了。再快一秒很难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