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能卖十万辆,就算成功了
这也太瞧不起小米了吧?
他的目标绝对是一年15万+
这个车……可能只有号召力了。按照评论区各位的说法,今年年底的销量排行这款车能排进前50没问题。不过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15万以内的车卖的最好?为什么比亚迪宣布插混8万块卖爆了?能用20万买个轿跑玩具的人为啥不去考虑三叉星辉?”我们国内有有钱人,基数不小,但是相比穷人还是少得可怜。另外不要小看传统豪华品牌的影响力。
二十几万能买个啥三叉星,现在年代不同了,奔驰CES确实也卖得好,但是现在愿意花钱买国产的也多了,你看理想,问界,腾势,蔚来等30-50万车型每月销量快十万了,全是吃的BBA份额。。仰望都月销一千了,放5年前谁会花这么多钱买国产车,超过20万都是大冤种了。
你说的这几个品牌,不是玩具……小米这个车他是个玩具性质很强的轿跑。我做过腾势那个MPV,真的好,可是买他的很多都是用来接待做生意的。包括其他几个品牌的SUV也是,有很强的商务功能。这就让他们的目标群体大很多很多。小米这个……你用来商务,不行;你用来家用,也不行;你用来玩具……也就用来玩具了。他的定位太窄了,这么窄并不适合社会的大多数。
@O居安思危:二十几万能买个啥三叉星,现在年代不同了,奔驰CES确实也卖得好,但是现在愿意花钱买国产的也多了,你看理想,问界,腾势,蔚来等30-50万车型每月销量快十万了,全是吃的BBA份额。。仰望都月销一千了,放5年前谁会花这么多钱买国产车,超过20万都是大冤种了。
一个品牌一年买十万辆基本上可以自循环了,死不了。。。小米su7三天就破十万。。去查查赛力斯搞几年了?
别拿赛力斯碰瓷好吧 至少也得拿特斯拉。 但特斯拉的热度还没小米大
赛里斯啥玩意儿?你去大街上问问几个人知道?你再去问问小米认识的人多不?
还有一点你忘记说了,订单中起码有95%以上的车主选择的是顶配版本。这才能反映出消费者是冲着完整的su7的功能去购买的,毕竟只有顶配才拥有最全面极致的驾驶体验。
不不不,俺就想买低配,主要是冲着操控和驾驶感受去的,低配和顶配保留了同样的悬架结果(双叉臂+五连杆),只是少了软硬可调的空气悬挂,而且101度的大电池俺是真的用不上,长途通勤就没必要开车了,不如坐飞机,开车太累人了,su7标准版也保留了核心体验,少的主要是激光雷达和一颗英伟达的算力芯片以及空气悬挂,电池小一点,像其他的悬架系统,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热泵空调,外放电,车身空间等都是完全一样的。
从没有车是顶配版卖的最好 看来所有车都失败了
现在车企新车上市都搞大跃进了,蔚小零哪一年才各10万多点,三天10万,吹得有多大,量就有多大是吧?那些上市几万大定的文案图,咋一看,半年交付量都没有那个数
你这是几年前的数据啊,光理想23年销量就有37.6万辆了,小鹏加蔚来也有30万了。
可是人家27分钟就五万台订购量了?
如果卖9.9万,交个朋友,那么三天还真有可能大定突破十万,每贵两三万,销量都要打个对折,想卖多少辆,其实取决于小米自己,直接定价109.8万,还真卖不过仰望,定价40万卖不过理想,定价30万卖不过问界,定价20万卖不过比亚迪,现在纯电车生存空间有一个夹缝,很少有竞品,就是7-15万的电车,续航600以上,目前很少有车企做这一块市场,好像就一个红旗eqm5
7-15还是混动多
还交个朋友,9.9万大定都会超过百万
前期很大可能还是产量不足,毕竟只有15万产能,如果电机调好了,小米就可以发布15左右的电车了,肯定很大的很有力的产品
说实话产的少是为了安全考虑,万一你产多了卖的不咋地,都压自己手了,亏死。所以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不然你咋买
76秒下线一台车,就看你买多少了
不用三天,24小时,明天就破10万台了 所有车厂都会瞠目结舌
三天订单能上一万就算成功
三天一万就凉了。
一天一万都凉了
就跟炒房团一样,在演戏,关键看演技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