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去看了实车因为穿着拖鞋又没带驾照就没有试驾。实车就是细长后备箱空间大,总感觉轮胎和车身不匹配那么大的车身配那么小的轮胎。前排座椅软硬度不错坐着也还比较舒服后排空间也是很大两边的座椅和前排差不多坐着也很舒适中间的座位就是个摆设根本没法坐又小又硬当个四坐车还行五座就有点扯淡了应急坐坐就算了如果是长途坐在后排中间个人感觉肯定非常难受像坐着一块硬木头。内饰没看头嘎嘎硬的塑料壳子,如果自己改一下做成皮子重新包裹一下还行车机屏幕巴掌大一点。车门感觉很厚实机盖也老厚了,而且旁边魏牌的工作人员说H5就是长城炮去掉了弓子板加了后盖看了看长城炮感觉确实差不多,4S工作人员说没电了没打火没通电不知道打着火是什么感觉。
哥们奥~长途出门可不建议座满人熬~就算多开俩车吧,一个车最多座仨人,四、五个人一个车不管什么车都累
起步不行,离地间隙太小,必须升高,轮胎太差,
硬邦邦无所谓,关键是不是甜薄脆?
顶配15万以内都是优点,顶配I7万,都是缺点,不过从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件事看,长城的高层人品不咋地
哈弗新H5是很好的市场定位!如果不理会粉丝的小建议,一味的要吃过时的“营销策略”小利益,比如:刹车没有实体按键不安全;前排座椅、方向盘没有加热功能不利于野外用车;只有顶配才有选装资格;轮毂、轮胎不能选装;中部、南方地区用车场景需要雾灯;特别是后箱没有可调风量的空调出风口等等。其结果就是生靠减少低成本实用性配置和不给用户合法强化自选产品提升的机会(想要大空间又稍微不差钱的弟兄们),进而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剥成裸奔!实际上在成熟技术面前,只要不影响产品基本技术架构,扩大选装范围是既让产品营销系统得利并无成本地获取最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又能满足用户需求减少观望,还由使用者主动宣传产品和给产品未来拔高市场定位做预热的大好事。可以预期增加选配、选装项目是汽车这个产品商业模式的未来方向,市场需求使然。出厂选装主要实现合法性,对用户选装收钱而已嘛。友商间就看谁走的快、走的好!在大变局吋代,陈腐的思维逻辑是可怕的,既会消耗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也是竟品的机会。造此类车型是理念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两年前帕拉索做的不好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市场理解问题。看到了这块市场,但不想玩真的,连车体的重新开模、车内空间的合理分布都不想做,只想糊弄着后斗加盖就赢,弄得车内空间大于H5,但布局十分不合理又无法改造,低估了群众的认知,产品无竞争力裸奔了是必然的。深刻教训!
特别同意,这车回有很多的改装车主,小则2 3万 多的5 6万,可以站三分之一的车价。结果这个收入厂家不要,给了修车铺。不知道是什么思路。星巴克买咖啡,可是杯子和月饼的收入也不少。 其他的行业都讲周边产品,到了汽车销费,结果还人为的限制选装,改装和周边就不谈了。放着这么大的增值空间不做,去举报同行什么油想。撕破脸皮,掀桌子的事,你就举报个油箱? 保定还是太保守,人才不多。。。
谁告诉你的没有实体按键?你买了?档把子上的P键你知不知道可以按?你按过了没有?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