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提问#车主点评奔奔E-Star奔奔国轩电池 想问一下大家的奔奔在夏天温度30度左右,如果电量跑到1%的时候电压是多少V啊?我跑到1%,充满电只能充28度左右感觉衰减有点严重。有什么办法试试看是不是校准问题,还是电池衰减。 大家的趴窝电压和充满电的电压是多少?
#你的车续航打折了吗自21年12月入手奔奔以来,已经陪伴我三年九个月,行驶里程6.8万公里左右! 满电表显是320的续航,提车后几个月冬季10℃左右的天气慢速续航都差不多在300公里左右,开暖风大概150-190㎞的续航! 到目前为止,整体续航是有一定的缩减的...查看全文
#用车成本大公开根据搜索结果,不同电车的年养车成本因车型、使用习惯和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以下为综合估算: 一、基础费用构成 1. 电费 - 家用充电桩:按每年2万公里计算,百公里电耗12-14kWh,家用电价约0.56元/度,年电费约1512-1800元。 - 公共充电桩:电价1.5-1.8元/度,年电费约3900-5000元。(参考车型:比亚迪e3、秦PLUS EV等 ) 2. 保险费 - 首年:约5000-6950元(含交强险、商业险)。 - 后续年份:若无出险,每年约3000-4000元(商业险折扣)。(车型示例:秦PLUS DM-i、汉EV ) 3. 保养费 - 纯电车型:首保免费,后续每年约200-400元(检查、空调滤芯更换等)。 - 混动车型:每年约1000-1500元(涉及机油、滤芯等)。(如元新能源、秦PLUS DM-i ) 4. 其他费用 - 停车费:城市小区每月300-800元,年约3600-9600元。 - 洗车/违章/过路费:年约1000-3000元。 二、不同车型年总成本估算 车型 年行驶2万公里总费用(估算) 费用明细(参考) 比亚迪e3 1.64万-1.98万元 电费1512元+保险6950元+保养433元+停车4800元+其他2720元 秦PLUS DM-i混动 1.4万-1.6万元 电费1440元(纯电)+油费3150元(混动)+保险3700元+保养950元 汉EV纯电 约7500元 电费1761元+保险4995元+保养800元 元新能源 约4700元 电费794元+保险3675元+保养245元 三、成本优势对比 - 电费优势:相比燃油车(百公里约6-8L油,油价7.5元/L),电车年均电费仅为油费的1/3-1/5。 - 保养优势:电车无需更换机油等,保养项目少且费用低(如秦PLUS DM-i混动保养成本仅为燃油车1/3 )。 四、省钱建议 1. 充电策略:优先家用充电桩,利用低谷电价(如0.3元/度)。 2. 保险选择:对比多家保险公司,无出险逐年降低保费。 3. 减少长途:混动车多用纯电模式,进一步降低油耗。 具体费用需结合车型、驾驶习惯和地区政策调整,建议购车前咨询当地4S店获取精准报价。
#坚持开油车的理由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2025年,仍有部分消费者坚持选择燃油车,其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大维度,结合技术、场景及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一、补能效率与场景适应性 1. 无续航焦虑燃油车加满油仅需3-5分钟,续航普遍超过500公里,尤其适合单程超300公里的长途出行(如跨省自驾、商务差旅)。相比之下,电动车快充仍需30分钟以上,且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节假日排队严重。案例:2025年春节期间,某新能源车主从北京至哈尔滨途中遭遇充电站拥堵,全程耗时比燃油车多6小时。 2. 补能网络覆盖广全国加油站超11万座,覆盖所有县级区域,而公共充电桩仅180万台(含慢充),且存在油车占位、故障桩等问题。偏远地区(如西北牧区、海岛)加油站覆盖率仍显著高于充电设施。 二、技术成熟与使用成本 1. 机械可靠性优势内燃机技术历经百年验证,故障率低且维修网点密集。某第三方数据显示,燃油车年均维修成本约2000元,而电动车电池衰减、电控系统故障等问题导致年均维修成本高达3500元。 2. 经济性分层明显 - 入门级市场:10万元以下燃油车价格比同级电动车低30%-50%,且二手车保值率稳定(3年残值率约60% vs 电动车45%)。 - 低里程场景:年行驶1万公里以内,燃油车综合成本(油费+保养)可能低于电动车(电费+保险)。 三、驾驶体验与性能需求 1. 机械操控的不可替代性燃油车发动机声浪、变速箱换挡反馈(如宝马M4的8AT顿挫感)、高转速动力爆发(如高尔夫GTI的300马力输出),是电动车平顺加速无法模拟的驾驶乐趣。 2. 极端环境性能稳定 - 低温表现:-20℃时燃油车续航衰减<15%,而电动车普遍衰减30%-50%(如某品牌-30℃实测续航缩水至标称值55%)。 - 高负荷场景:越野车(如奔驰G63)持续大扭矩输出时,燃油动力系统可靠性优于电动车电机。 四、心理认知与习惯惯性 1. 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中老年用户群体(45岁以上)中,68%认为燃油车“更稳妥”,对电动车充电焦虑、电池安全(如自燃事故)存有疑虑。 2. 技术迭代接受度差异部分用户担忧电动车技术更新过快(如2025年固态电池量产可能使现有车型贬值50%),而燃油车技术迭代周期长(10年以上),残值更稳定。 五、特殊需求与政策环境 1. 商用与工具属性皮卡、工程车等需持续高功率输出的场景,燃油车动力储备更持久(如柴油机扭矩平台宽泛),且无需担心电池过热风险。 2. 区域政策限制部分国家(如中东产油国)未出台燃油车禁售政策,且油价补贴(如沙特油价仅3元/升)使燃油车使用成本低于电动车。 总结:燃油车的“不可替代性”边界 尽管电动车在智能化、环保性上占优,但燃油车在长途高频出行、极端气候适应、低初始成本、机械操控偏好等场景中仍具竞争力。随着超充网络普及(如800V高压平台)和固态电池量产,这一格局可能改变,但短期内燃油车仍是特定用户群体的理性选择。
3.23
“良好”
共260人评价
5万-8万新能源总榜
NO.21
低于80%的同价位车系
3.23
综合
3.09
内饰
3.04
配置
3.34
空间
3.43
外观
3.14
舒适性
3.21
操控
3.37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