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代之后的起亚K3,其硬朗犀利的外观以及偏居家的车内设计,在10万合资轿车的市场中是不落后主流市场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前大灯的配置比较全面,LED远近光灯、LED日行灯以及自动大灯为全系标配。车内也用红色缝线、GT-Line标识等细节突出了几分动感。车内后排空间中规中矩,座椅舒适度也一般,后门板上的储物格较小,下方中间地台有一定高度的隆起,会影响到乘坐舒适性。
试驾的1.4T车型,动力也是普通家轿水平。普通模式下起步会觉得动力响应不快,油门甚至有些慵懒,深踩油门之后涡轮迟滞不算明显,还算比较快能感受到动力输出,不过发动机噪音也会随之增大。三种驾驶模式除了节能和普通模式之外,还有一个智能模式,它会根据驾驶者日常的驾驶习惯进行切换。切入S挡之后,会觉得这台车“性格”有些变化,油门响应会灵敏很多,转速也会拉至较高的区间,从而保证相对强大的动力输出。
变速箱低速会有轻微顿挫,换挡速度和平顺性都比较适中。转向会有一定虚位,不过手感比较轻松。刹车踏板前1/3会比较软,前段的制动力会让人缺乏信心。底盘偏舒适化调校,缺乏一定厚重感,但也不是纯粹的软,在过一些大的颠簸路面,还是有一定支撑。此外,驾驶时胎噪会比较明显。
要说不足,全新K3在配置分布上有待提升。比如,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双区自动空调、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一应俱全,全系车型都是仿皮座椅,然而全车只有前排一个USB接口,手机无线充电仅能在1.5L互联版车型上选装。同时全系前排都是手动调节座椅,后排座椅低配不支持比例放倒。此外,全系标配的10.25英寸中控大屏集成了导航、语音控制、车联网、蓝牙、Carlife,却不支持时下流行的Carplay。所以,起亚可能还得继续揣摩国内消费者对于配置的需求喜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但从产品本身来说,K3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痛点。不过眼下韩系产品在市场普遍表现疲软,可能也会影响K3进入主流消费群体的备选清单。
易风:刚提车,开了一天,说实话底盘素质较同级德系差距比较大,一个是散,一个是软。
AllureLove906:好车!我有一辆!
勇者山丘5l1:卖英朗的价绝对大卖
坐进车内,驾驶位座椅的尺寸比较大,支撑性良好,座椅填充物充足,非常软,长时间乘坐会比较舒服。182cm的身高驾驶位和后排的头部空间都只有一指,腿部空间也只有三指,整体非常拘束。
1.5L CVT变速箱,动力储备并不强,也没什么爆发力,尤其是超车时非常的疲软,非常佛系。油门响应很灵敏,弥补了爆发力的不足,发动机不会因为动力不足而刻意拉高转速。在运动模式下,油门响应会变得更积极,发动机转速提升,但动力依旧是那个样子,整体感觉就是平顺,只能说代步没什么问题。CVT变速箱在模拟八个挡位的同时还会模拟换挡动作。无论是低速还是加速行驶,这台CVT变速箱都会给你丝般的顺滑,与发动机的配合比较出色,也弥补了一些动力的不足。
悬架整体偏软,细小的振动可以有效地过滤,而在过减速带和突出的井盖时候轮会有多余弹跳。转向在低中速行驶时比较轻,高速行驶后路感有更直接的反馈。在面对紧急变线时方向感有点模糊,反应滞后,但悬架支撑到位,车身姿态比较稳定。
清爽水滴QAn:你这车1.4t离合器不是CVT好吧
自由苹果fOh:你为什么写的是1.5l的 你的车型又是1.4t的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起亚K3的颜值是比较高的,绝对时尚,而且非常的有个性,开在路上的辨识度很高。整个车身的线条设计比较流畅,吸人眼球。但是这款车子也有一个比较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车身的油漆过薄,有时候稍微不小心刮蹭一下就会露出底漆,所以我现在开车也尽量小心翼翼的。
内饰设计很简单,看起来很低调,不张扬。中控的功能按键是比较简单的,层次区分明显,看起来中规中矩的。但是因为价格摆在这,车内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塑料,手感不太好而且还有异味,我建议大家平时还是要多多通风,除除味道。
这款车的空间乘坐舒适度尚可,它的座椅比较柔软,包裹贴合度也是较为不错的,虽然是仿皮的座椅,但是柔软度我觉得是足够的。不过车子的隔音并不是太好,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坐在后排,这一点我老婆经常会向我抱怨。
动力系统,搭载的1.5L自吸气发动机,我日常使用足够,并且也不会感觉特别的吃力,不过有时候超车或者跑高速的时候,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感觉慢了半拍,特别是高速过程中转速很高,发动机的噪音也很大,这是动力不足的表现。操控性我觉得也不是特别的好,对于地面反馈到车身的冲击力没有起到很好的化解效果,我送女儿上学的途中会经过一些较大的颠簸路面,感觉这款K3的底盘会有一些异响。
直率春风6lm:当时落地价多少米?
a木645:十万左右的车都这样
10万元的预算,够不着配置高的轩逸、朗逸以及卡罗拉,但是会不会转身买起亚K3,估计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要犹豫一下,因为这个价位国产品牌的轿车做的都不错。为什么这么说,最近试驾了起亚K3,谈谈自己的感受。
起亚K3的性价比高不高,说实话在合资品牌里绝对说的过去,比如10.25英寸大屏,内置百度智能互联系统2.0,日常的智能娱乐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另外像LED灯、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驻车雷达和自动启停等功能也都具备,还是非常实用,另外就是车辆的质感做的都不错。
但这些说实话自主品牌也都具备,而在驾驶品质上,随着自主品牌的提升,一下就把K3的真实水平暴露出来了。
我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发现变速箱存在顿挫问题,中低速工况下,尤其是2、3挡来回切换的工况下,它处理得还不够好,还是会有那种换挡慢半拍或者动力顿挫的情况出现。另外就是刹车时车身会有一些抖动,还会听到哒哒哒声音。
另外一点头疼的就是噪音,完全不像是合资品牌的水准。K3的噪音主要是来源于轮胎,跑60以上就会感觉到很明显,大大影响了乘坐舒适性,想想以后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听到这些声音还是很难受的。而且起亚k3悬挂偏硬,中低速表现相当不错,但高速走烂一点的路,就会觉得贴服感不足、底盘弹跳过多。
当然了韩系车,车漆薄的问题,K3同样是没有避免,遇到一些小树枝,刮痕特别明显,如果是小石子弹起来情况,也够呛,试驾几天还花了抛光钱。
但不得不承认,K3的空间做的非常好,我坐在里面,前后排腿部和头部都剩的非常多,2700mm轴距利用的非常到位,最起码后排坐三个178cm的成年人是没有问题,而且储物设计的非常人性化,连杯架都有区分,有孩子或者带一些小东西,归置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这车值不值得买,以前是贴个合资车的身份,同价位买它确实没问题,毕竟那时自主品牌还是太糙,但是目前来看,我还是觉得你可以在再看看。
111123:发现很少有真正的车主写这些,是不是有钱拿得,不管车黑还是车吹,刚还见到一个说着说着变成领动了
A入海流859:哪来的座椅加热?
一个做珠宝的80后:他试驾的是1.4T加7速双离合版
开上起亚K3,在起步阶段发动机与变速箱的结合会比想象中温柔一些,这也是双离合变速箱在处理顿挫的一般做法,同时在处理结合时的抖动问题上,这台双离合变速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关于动力总成的抖动。因此这套动力总成的油门反应只是稍慢了一些,平顺性和NVH却是做得非常好的。动力系统真正“发功”的速度是40~100km/h这个区间,把速度拉起来之后,1.4T发动机会在大多数时候依靠最大可输出211Nm的扭矩进行提速,因为这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不太喜欢降挡,这使得我们的试驾车有一个比较好的油耗表现。但如果这时你真的需要POWER,不妨换到SPORT模式,将油门再踩深点,双离合变速箱温柔的表现就会被扒开,迅速的换挡动作才是它的本性。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转速会毫不犹豫地冲到高转速,毕竟还是一台96kW和211Nm的1.4T发动机,用不了多久时速就达到了120km,对于家用车来说,这样的动力是完全够用的。只是受限于定位,在较高的速度行驶时,路噪会比较明显。
很显然,相对于1.5L车型,这套1.4T CVT动总更注重中高速度的动力输出,拉动新K3这1.2吨的小身板不会有什么压力,并且在中高速度的驾驶性上,也非常强调“好开”和“舒适”。与动力系统的输出风格匹配的还有转向和悬架,转向系统在低速时很容易操控,轻盈的转向一定会很受女车主的喜欢。而且虽然转向比较轻,但回正速度也和其他家用车差不多,在日常行驶不需要太操心。而另一方面,中高速行驶时路感较好,不过由于较轻盈的转向,所以在高速的时候,新K3的转向响应会有一些延迟,这也是为了行驶稳定性而考虑的标定。
点评车型:
2021款起亚K3 改款 1.4T DCT GT-Line智驾运动版

3.36分“良好”K3在外观上依旧是上时代的味道,无论是风格还是细节上都已经显得落伍,尤其是在K5等车型相继更新后,它的造型可以说已经十分路人了。内饰方面同样如此,若然你喜欢这种比较传统的内饰布局,那么对于K3并不会抱怨太多,但习惯了满车都是屏幕的人来说,这种内饰还是比较的老气。1.4T车型在开起来方面要明显优于1.5L的车型,无论是初段加速还是后段的动力储备,都要比1.5L的车型有明显的提升。不过这种提升只是和自己相比,和同级别中相近排量的涡轮增压车型相比,它则只能做追赶的那位。动力不算强势,操控也同样不怎么样,各方面偏向买菜的设定让它开起来十分沉闷,同时又没有很好的乘坐质感。K3在日用层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很多方面已经不及同级别对手强势。
点评车型:
2021款起亚K3 1.4T DCT GT-Line奋斗版

4分“优秀”起亚K3换装了1.4T发动机后,参数有了一定提升,实际表现也好了不少,低扭比较充足,应对市区路况完全没有问题,扭矩的持续能力还可以,中段仍保持很好的出力,1500-4000rpm之间的扭矩输出是最好的,跟车、加速等动作在该转速范围内可以从容搞定。平顺性值得认可,低挡位的切换并没有冲击感,怠速行驶也没有拖拽感。发动机噪音在3000rpm以上会比较嘈杂,不过由于扭矩表现良好,大部分市区工况可以维持在2000rpm以下,发动机噪音并不会成为常客。底盘的噪音是最为突出的,60km/h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几乎没有隔绝感,前后排乘客交谈会受到一定影响。
转向手感低速轻柔,随速增益很线性,高速时的手感比较稳重,转向动作流畅,大角度转向后的回正速率很渐进,并没有出现突兀感或奇怪手感。方向盘中间位保留了小幅虚位,这也是家用车常用的标定方式,符合一台合资紧凑型车应有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