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打算买一台中型SUV,但是在这个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想选一辆真正适合家用的高性价比 SUV 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我拿了朋友的零跑 C11(图片|配置|询价)开了半个多月,反正他家有两台车,也不在乎这十天八天的,要是这款车真的适合我,那我也去买一台属于自己的。这几天开下来,从城市通勤到周末郊游,从日常代步到长途旅行,这款号称 “15 万级新能源 SUV 价值旗舰” 的车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么,零跑 C11 究竟有啥魅力?它是不是真像宣传说的 “入门即高阶豪华”?下面我就从我实际用车的体验出发,给大家详细讲讲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能源 SUV。
零跑 C11 在外观设计方面走的是稳重中见精致的家用风格;头一次见到零跑 C11 实车的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看上去像一款30万元以上高档车;而作为一款面向中产家庭的中型 SUV,C11 没有过度追求激进的设计,而是走了更符合大众审美的 “平衡路线”。

车头部分用的是新能源车常见的封闭式格栅设计,贯穿式 LED 灯带把两侧大灯连起来,从视觉上把车的宽度拉伸了。后来新增的松岚灰色车漆特别好看,在太阳下能看出很细腻的金属质感,比普通的黑白灰更显档次。值得夸一夸的是,就算是入门版车型,它的灯组配置也不差,全 LED 光源、自动大灯、大灯高度可调都是标配,晚上照明效果挺让人满意的。
总的来说,零跑 C11 的外观虽然不算特别惊艳,但耐看是真的,完成度高。它很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 —— 理性顾家的中产群体,更需要一辆看着体面、用着舒心的车,而不是追求标新立异的设计 “试验品”。

要是说外观这东西,大家审美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那么零跑 C11 的内饰和空间表现,基本能让所有体验过的人都觉得挺好,因为它完全不像是 15 万级别的车能有的表现。

打开车门,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块 14.6 英寸的 2.5K 悬浮式中控屏,超窄边框设计让屏占比高达 88%,视觉效果特别震撼。我还特意跟朋友的特斯拉 Model Y 对比了一下,C11 的屏幕分辨率更高,色彩还原也更准确;中控台是分层式设计,上层是软质搪塑材料,中间是带缝线装饰的皮质包裹,下层是很实用的储物空间。新出的驼绒棕内饰配色,比传统黑色更温馨,还耐脏。

中控布局是 C11 的一大亮点。“三联屏” 设计让科技感扑面而来;车机系统的信息显示分区很明确,主副驾操作互不干扰;车机系统内置 5nm 制程的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NPU 算力达到 30TOPS;官方说它 CPU 性能提升 200%,GPU 性能提升 300%,实际感受确实是这样;系统流畅度是我先感受到的,不管是冷启动速度,还是应用切换、地图渲染,C11 都像一部高端智能手机一样,一点延迟、卡顿都没有;我试过同时打开高德地图、QQ 音乐和爱奇艺三个应用,系统运行起来依然很轻松;我也喜欢它的 UI 设计逻辑,常用功能基本两步操作就能完成,不像有些新势力车型,把简单功能弄得特别复杂。

影音娱乐方面,12 扬声器音响系统表现很棒。这套零跑自研的音响支持 7.1 环绕声和 4 种音效模式,低频饱满有力,人声清晰通透;我特别喜欢它的 “零音剧场” 模式,看电影的时候环绕感特别明显。后续通过 OTA 升级还会开放音效大师功能,用户能自己调音,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材质做工方面,C11 也超出了我对这个价位车型的预期。中控台、门板这些经常能碰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性材质覆盖,缝线均匀又细腻,按键和旋钮的阻尼感调得恰到好处,没有那种廉价感;当然,要是非得挑毛病,个别塑料件的接缝处理还可以再提升一些,不过考虑到价格,这点小瑕疵完全能接受。


座椅舒适性得单独说一说。朋友这车配的是 Nappa 真皮座椅,填充物软硬度刚刚好,长时间开车也不会腰酸背痛;主驾驶支持 8 向电动调节(包括 4 向腰托)和 3 组记忆功能,副驾是 4 向电动调节;特别实用的要属前排座椅的自动加热 / 通风功能,当车内温度≤10℃时自动开启加热,≥35℃时自动开启通风,都不用手动操作;此外,后排座椅靠背能两档调节角度,坐垫长度足够,对大腿支撑很到位,就算我这身高 180cm 的大块头,也能有个舒服的坐姿。

空间表现是 C11 的 “撒手锏”。得益于 2930mm 的轴距,后排腿部空间能达到惊人的 920mm,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大型 SUV;我还专门拉来三个身高 175 - 185cm 的朋友一起坐后排,大家都觉得空间很充裕,一点都不局促;全平的地台设计,也让中间乘客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储物空间方面,全车有 18 处储物格,还有雨伞专属存放区、前翻盖储物箱等很贴心的设计。后备箱常规容积是 375L,放倒后排座椅后能扩展到 840L,实际测试,轻松能放下四个 24 寸行李箱,再加上好几个背包,五口之家长途旅行装行李完全没问题。

零跑 C11 可以选纯电或是有发动机的增程式,两种版本我都体验过,各有各的特点。纯电版装的是69.2、78.5 和 89.97kWh 三款大容量电池,CLTC 续航能到515 和 580km。在实际用车过程中,20℃左右的气温,空调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占比 70%) + 高速(占比 30%)的综合电耗大概是 16.5kWh / 100km,真实续航在 500km 左右,这个表现很符合我对纯电池的预期;而让我惊喜的是高速能耗,以 110km /h 巡航的时候,电耗稳定在 18kWh / 100km 左右,比同级别平均水平低不少。这主要得益于 0.282cd 的低风阻系数和高效电驱系统。

增程版配的是 43.74kWh 电池 和 1.5L 增程器,CLTC 纯电续航 300km,综合续航能到 1210km。我实测的数据是,城市通勤的时候,纯电续航能有 280km 左右,一周上下班完全够了;电量耗尽后,增程器启动工作的时候动静很小,只有急加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轻微震动;油耗表现也不错,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大概 5.2L,按现在 92 号油价算,每公里成本不到 0.4 元。
充电体验方面,C11 支持至高 100kW 直流快充,30% - 80% 充电只要 30 分钟;朋友在地库装了零跑送的 7kW 家用充电桩,增程版从 20% 充到 100% 大概要 3.5 小时,纯电版则需要大概 10 小时。日常使用的时候,我也养成了 “随用随充” 的习惯,基本没有续航焦虑。

动力表现上,就算是单电机后驱版本,200kW / 360N・m 的参数也足够强了,0 - 100km /h 加速大概 7.9 秒,增程版8.3秒,平时超车轻轻松松;四驱性能版更是提升到 400kW / 720N・m,加速只要 3.94 秒,都能媲美性能车了。值得一提的是 C11 的动力调校风格,初段柔和线性,它不像有些电动车,一踩油门就往前窜,很适合家庭用户;中后段动力储备充足,高速再加速的能力也很好。

底盘结构上,C11 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纯电版还加了 FSD 可变阻尼减振器,硬件规格比同价位常见的麦弗逊 + 三连杆组合强太多了。实际体验下来,这套悬架对大小震动过滤得都很好,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多余晃动。官方说相比上代车型,震动和侧倾抑制提升 10%,冲击舒适性提升 20%,我感觉确实是这样。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我试驾的智驾版标配了 30 个高精感知硬件(包括激光雷达)和 Orin - X 芯片,支持 24 项驾驶辅助功能。实际体验中,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跟车很自然,刹车力度线性;车道居中辅助(LCC)在标线清楚的道路上表现很稳定,弯道里也能保持居中;NAP 高速智能领航能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进出匝道等高级功能,跑长途的时候能大大减轻疲劳。不过要提醒一下,这些功能只是辅助,驾驶员还是得时刻保持注意力。
这十几天的深度体验让我坚信,零跑 C11 是 15 万级新能源 SUV 中,产品力与价格实现出色平衡的一款车型。它或许没有百万豪车的奢华感,也没有性能车的极致操控,但在家庭用户关心的空间、舒适、智能、经济性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