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昊铂汽车陷信任沼泽:高端定位难掩产品质量与营销之殇

    一提到昊铂汽车,中国消费者的表情就很复杂。

    这个广汽旗下定位高端的电动品牌,近期却频频陷入公关危机。周鸿祎被"夹手"事件还没平息,早些时候的CBA球星周琦怒斥"浪费我流量"的风波又被人翻出来。高端电动品牌怎么就这么难?

    01

    作为广汽集团的"高端"野心,昊铂从诞生那天起就背负着太多期望。

    广汽想要摆脱埃安身上的网约车标签,迫不及待地在2022年9月推出了这个取"Hyper"之意的独立品牌。2023年,昊铂连发三款车型,但销量却惨淡至极——全年仅8087辆。

    2024年,情况略有改善。1.97万辆的年批发量和1.73万辆的零售量,虽然翻了一倍多,但在当下激烈的中国市场,这点数字连小透明都算不上。品牌存在感依然极低。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问题在于昊铂的品牌定位极其混乱

    看看他们的产品线:昊铂GT(图片|配置|询价)卖21.99万到33.99万;昊铂HT卖21.39万到32.99万;而昊铂SSR则高达128.6万到168.6万。同一品牌下的车型,价格差距超过100万。这在电动车领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02

    相比之下,其他电动品牌都有清晰路线。特斯拉专注少数爆款;理想专攻家庭用户;蔚来坚持全系双电机高端路线。即便是其他传统车企的电动子品牌,定位也很明确——极氪主打20-50万,仰望锁定100万以上,腾势专注25-50万。

    而昊铂呢?你到底想做什么价位的车?是20万的平价电动车,还是100多万的超跑品牌?

    如果真想做超跑,昊铂SSR应该成为品牌核心。但紧接着又推出20多万的入门车型,直接把高端形象拉下水。没人愿意花168万买一个Logo和20万车一样的超跑。

    反过来说,买20多万昊铂GT的消费者,也会被人认为"想装X但装不起"。这种两头不讨好的策略,让昊铂失去了市场清晰定位。

    03

    产品力本身其实不差。昊铂HT拥有鸥翼门设计、800V 5C超快充电池、弹匣电池2.0技术以及三个激光雷达等硬件。它是市面上唯一的825公里超长续航和800V高压快充的"双800"豪华纯电SUV

    线下终端优惠力度也很大,同价位的车型中配置和性价比没几个能打的。

    但问题在于,昊铂缺乏鲜明的产品标签。蔚来有换电和服务,理想有家用属性,小米有性能和雷军个人魅力,华为有智驾和品牌影响力。昊铂的标签是什么?没人说得清。

    在20-30万的红海价格区间,面对小米、理想、腾势、极氪、阿维塔、智界的围攻,缺乏差异化的昊铂难以突围。

    04

    营销策略上的屡屡"翻车"让情况更加糟糕。

    先是未能兑现对CBA广东宏远队周琦的赠车承诺,被球星公开怒斥"浪费我流量"、"被喂了一口大饼"、"我竟然又上当了"。虽然最终补救性地举行了交付仪式,但接车的却是另一位球员张明池,而非周琦本人。

    紧接着,周鸿祎试乘昊铂HT时手被车门夹住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本想借"红衣大叔"的流量,结果反而暴露了防夹功能失效的问题。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波营销彻底变成了负面案例。

    这些事件不断强化了消费者对昊铂品牌的负面认知,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号召力。

    05

    与此同时,技术上的滞后也让人失望。2023年底,当整个行业都在讲8295芯片时,11月上市的昊铂HT仍在使用8155。

    当吉利、比亚迪、理想都在大力宣传自研芯片、悬架、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时,昊铂却还在用鸥翼门、蝴蝶门这种浮夸但不实用的噱头来吸引眼球。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让昊铂与行业真正的创新越来越远。

    而2025年刚上任的昊铂首席执行官马海洋宣布的"广汽集团将昊铂品牌定位为广汽集团旗下唯一高端豪华品牌",能否带来转机,还有待观察。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下滑的消费者信任,昊铂真的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刻。如果这一两年内不能抢到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入场券,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你对昊铂这个品牌怎么看?能从这片汪洋大海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