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其他车企疯狂堆料激光雷达时,特斯拉却坚持只用摄像头开车——这到底是技术自信还是拿用户生命冒险?”2024年8月,《华尔街日报》曝光222起特斯拉Autopilot事故,矛头直指其纯视觉方案缺陷;但另一边,特斯拉车主却在雾霾天拍下FSD丝滑避障视频。这场争议背后,藏着马斯克的一场豪赌。
1. 纯视觉的“高光时刻”:从环岛到雾霾的惊艳表现
2021年FSD V9.0发布时,美国车主实测视频刷爆网络:黑夜中车辆以4km/h“龟速”观察环岛路况,精准居中行驶;狭窄盲弯中,系统通过纯视觉判断路况,甚至在大雾天也能稳定控制车速。特斯拉工程师解释,8个摄像头组成的“仿生眼”配合HydraNet算法,能实时构建3D场景,并通过Transformer模型融合多视角信息,实现“人类级”环境感知。

2. 暗藏杀机:83%事故发生在夜晚,摄像头为何“失明”?
《华尔街日报》调查显示,41%的Autopilot事故因系统突然转向,31%因未识别障碍物。致命弱点集中在光线不足场景:夜晚事故占比83%,黄昏/凌晨占17%。专家指出,纯视觉依赖海量数据训练,遇到未学习过的场景(如翻倒货车)可能直接“宕机”。更危险的是,多摄像头校准误差可能导致同一物体被识别为多个目标,系统陷入“蒙圈”状态。

3. 成本VS安全:马斯克的“阑尾论”站得住脚吗?
马斯克曾称激光雷达是“昂贵的阑尾”,但如今其成本已降至500美元。国内车企工程师透露:“千元级激光雷达能补足视觉盲区,比如低光照下的静态障碍物。”反观特斯拉,为省成本拆除超声波雷达后,车主实测发现车头存在视觉死角,障碍物测距精度下降20%。

4. 未来之战:纯视觉能否颠覆行业?
特斯拉的底气来自数据闭环:全球数百万辆车的实时路况反馈,让算法快速迭代。2023年,技师发现旧款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仅靠摄像头也能显示障碍物距离,疑似台面下测试纯视觉测距。但批评者认为,这仍是“用事故换进步”——每起车祸都成了算法的训练素材。

“如果你是车主,会为了省1万元选择纯视觉方案,还是宁愿多花钱买激光雷达的安全冗余?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