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97年丰田研发的混动技术,中国至今未突破,绿牌比人家油牌费油

    热心风筝Is头像热心风筝Is头像
    热心风筝Is03-23

    1997年,丰田推出了第一代普锐斯,搭载了革命性的THS(Toyota Hybrid System)混动系统,这一技术至今仍被认为是混动领域的标杆。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混动技术的核心领域,尤其是能量分流和油电切换的效率上,仍未能完全突破丰田的技术壁垒。


    ### 丰田THS混动技术的核心优势

    1. **能量分流与油电切换**

    THS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行星齿轮组,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分流和油电切换。该系统每秒可调整动力流500次,确保发动机始终保持在2000-2800rpm的最佳热效率区间内。这种精密控制依赖于2000万行代码和25年的行车数据积累,国内团队曾尝试逆向研发,但软件延迟是丰田的2.5倍以上。


    2. **制造精度与耐久性**

    丰田将齿轮间隙控制在0.01毫米以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1/5),而国产齿轮精度差0.05毫米,导致传动效率下降30%。丰田的行星齿轮组在百万公里拆解后几乎无磨损,而国产混动车的离合器片在8万公里后即出现打滑。


    3. **热效率与油耗表现**

    丰田THS系统的热效率从1997年的34%提升至41%,仅需0.9度的小电池即可完成能量循环。相比之下,国产混动车为追赶油耗表现,不得不采用大电池和多离合器方案,导致能量损耗增加15%,且总碳排放比丰田卡罗拉双擎高出15%。


    ### 中国混动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1. **技术路径差异**

    中国车企多采用P1+P3双电机与离合器的组合,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和能量损耗。例如,比亚迪DM-i系统虽在发布时备受期待,但其EHS电混系统仍依赖离合器耦合,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技术的局限。


    2. **高速油耗表现**

    在高速行驶时,国产插混车型因车重和能量管理问题,油耗表现不佳。例如,某国产插混车型高速油耗高达10.99升/百公里,而丰田雷凌双擎仅为6升/百公里。


    3. **环保与经济效益**

    国产插混车型因大电池和燃煤发电比例,按10万公里测算,总碳排放比丰田混动车型高出15%。这表明,尽管国产车型拥有“绿牌”身份,但其实际环保效益可能不如丰田的“油牌”混动车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