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势力造车抢单大战:订单爆了,工厂哭了,车主急了!

    最近朋友圈被小鹏G6的预订刷屏了,何小鹏亲自发微博"在线求产能"——这场景像极了双十一商家求工厂连夜赶工。

    可这已经不是新势力第一次被产能卡脖子了,去年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车主等车等到怀疑人生,有人开玩笑说:"买小米汽车送的不是充电桩,是期货体验券"。

    看看数据更吓人:小米现在手里攥着35万张订单,工厂就算24小时连轴转也得半年才能交完货。

    更魔幻的是,工厂机器每天只休息4小时,工人盯着屏幕挑零件瑕疵,停车场两天就塞满新车,这场面堪比春运火车站。

    小鹏那边也不容易,武汉工厂建了两年还没拿到"准生证",广州新厂要等到明年才能投产,眼瞅着爆款G6又要重蹈去年交付17周的覆辙。

    其实这场产能大战早有预兆。当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马斯克直接睡在车间;蔚来ET5上市时车主等了半年,月产量才勉强过千。

    现在的新势力就像参加跑步比赛的选手——前半程靠产品创新冲刺,后半程得拼工厂的"体力"。

    不过高手过招总有奇招:小鹏把华为的"数字孪生"技术搬进工厂,新车调试时间从三个月压缩到45天;小米玩起了"生态链游击战",拉着手机供应商转行做汽车零件;最狠的是哪吒汽车,直接搞"产业联盟",把二十多家企业绑成利益共同体。

    这些操作看着像开外挂,实则是被产能逼出来的生存智慧。

    眼下最有趣的现象是"产能证券化"。

    零跑和外国巨头签对赌协议,威马把空闲产能租给别家——这年头,工厂生产线也能当理财产品了!就像开奶茶店旺季自己用,淡季转租给别人卖炸鸡,把固定资产玩出了共享经济的感觉。

    这场产能革命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以前比谁家车炫酷,现在比谁家工厂更"聪明"。就像手机从拼参数到拼生态,造车大战进入了2.0阶段。下次再看到车企老板直播,说不定背景不是新车发布会,而是全自动化的"黑灯工厂"了。

    次阅读
    8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8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