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日产这是肿么了

    TJ光看车头像TJ光看车头像
    TJ光看车03-06

    日前,惠誉将日产汽车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一消息犹如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汽车行业的版图之上。日产,这个曾经在全球汽车市场熠熠生辉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产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从新能源决策到产品布局,再到价格制定,诸多方面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新能源起大早赶晚集

    如果说日产没有提前布局新能源车,那绝对是天大的冤枉。早在2010年,日产就推出电动车聆风,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车型之一,当时在技术和市场层面都堪称先锋。其累计销量在初期表现不俗,为日产在新能源领域打下了一定基础。日本国内的大街小巷,现在依然可以看见还在正常行驶的聆风。但不知什么原因,日产自己放弃了对电动车技术的探索,错过了新能源车的最佳发展阶段。

    从技术研发角度看,日产电动车未能保持技术领先。续航里程方面,如今许多新能源汽车续航轻松达到 500 公里甚至更高,而日产部分车型的续航仍徘徊在较低水平。在快速充电技术上,日产未能跟上行业快充标准提升的步伐,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影响日产电动车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市场定位过高。日产聆风的售价一度达到20多万元,与同级别、续航相近的其他品牌车型相比,价格高出数万元。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新能源市场,过高定价使得许多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发动机老旧拖累燃油车

    日产对产品布局还是有前瞻性的,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全面出击。策略没有问题,但真正落地却是南辕北辙,燃油车吃老本,电动车没有更新,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

    在燃油车领域,东风日产经典车型如轩逸、天籁曾经是市场宠儿。然而,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更具技术含量和性价比的车型,日产燃油车优势不再。在发动机技术上,竞争对手不断优化燃油效率、降低排放,而日产在这方面进展相对缓慢,老掉牙的HR系列用了20多年。轩逸作为日产销量担当,在面对诸如丰田卡罗拉、大众朗逸等竞品时,HR16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在动力性能和油耗表现上已无明显优势。

    天籁、轩逸、奇骏作为日产在中国的三驾马车,如今已是昨日黄花。价格拼不过自主品牌,技术打不过丰田、大众,外形比不过本田、通用,市场空间受到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双重挤压,2024年销量为63万辆,今年1月份只有4.3万辆,市场环境不甚理想。

    价格高不成低不就太尴尬

    价格制定也是日产面临的棘手难题。在追求性价比与维护品牌价值之间,日产始终未能找到最佳平衡点。

    从主要车型定价来看,东风日产车型普遍价格偏高。以轩逸为例,其燃油版车型价格与同级别竞品相当甚至略高,但在配置和性能上并无突出优势。在与比亚迪秦 PLUS DM-i 等插电混动车型竞争时,轩逸在价格上劣势明显。秦 PLUS DM-i 凭借更低的油耗和新能源政策优势,价格却与轩逸燃油版相差无几,使得轩逸市场份额受到严重挤压。

    定价没有优势,调整弹性更差。为保证经销商利润空间,终端价格难以大幅下降,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这种矛盾使得日产在价格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

    天演架构虽迟但有料

    知耻而后勇,也算是条汉子。

    3月1日,东风日产在广州长隆举行了主题为“最家”的技术发布会。发布会中,东风日产展示在新能源转型阶段的成果,包括全新新能源天演架构,以及该架构下的平台、三电、座舱、智驾等核心技术。

    电驱方面,东风日产打造出全球首个14合1智能电驱,其最高转速达到了25100rpm,但和自主品牌动辄30000rpm还有一定的差距。

    电池方面,东风日产率先完成行业首个四针刺多电芯无热蔓延电池试验。补能速度方面,东风日产400V平台实现3C快充,补能400km小于19分钟;800V平台可实现6C快充,补能400km小于7分钟。但没有透露是和哪家电池企业合作的,如果是宁德时代的话,估计早就说了。

    东风日产最新的座舱生态系统NISSAN OS,后期也将通过OTA进一步接入DeepSeek语音大模型,概念做的挺足。高通骁龙8295P芯片、以12.3英寸液晶仪表与15.6英寸中控屏的组合,还算是主流。

    日产的“大沙发”得到发扬光大,AI零压云毯座椅拥有88项座椅创新专利,采用了行业首创的气动坐垫加长结构,搭载49个智能传感器,能够精准识别并自动调整至最佳舒适状态。

    搭载了上述技术的中高级纯电轿车N7计划于4月份开启预售,目前没有任何有关价格的消息。N7涉猎的区间是蔚来、小鹏、特斯拉以及上汽智己、阿维塔的主攻方向,站稳脚跟难度极大。

    不过,好在日产已经觉醒,既然和本田走不到一块,那就自己单干。对于日产以及东风日产,这将是背水一战,N7如果失败,日产可能会彻底失去中国市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相比比日产任何人更清楚这个结局。

    次阅读
    5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