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啥现在的合资车越来越便宜,销量却越来越差?

    老炼说车头像老炼说车头像
    老炼说车02-26

    一款产品越便宜却越卖不好,原因无非是以下这3点:

    • 市场存在着不少竞品,比它(合资车)性价比更高

    举个典型例子,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和丰田卡罗拉,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和本田皓影。虽然丰田本田的合资产品目前都有很高的优惠折扣,卡罗拉双擎的起步价已经掉进10万内,皓影最入门的价格也是10万出头,但你只要体验一次就明白,它们的外观、内饰用料、智能化程度、舒适豪华配置等等,都会让你有种并未“与时俱进”的感觉。也就是说它们的大额优惠,是建立在一定的“不思进取”上面的。

    而反观国产的同级竞品,起步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能油能电能上绿牌)且价格更便宜。外观、内饰、智能化和舒适豪华配置也高出一众合资产品整整一个维度。

    你要是手持相同的预算,你会选哪台?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内外体验更好性价比更高的那台吧。除非你特别在意所谓的产品可靠性,希望车子安稳服务你10年以上不闹脾气!但说实话,2025年了,国产车的可靠性也已经大差不差了。

    • 价格便宜后,反而失去了原来的目标用户:

    这一点主要存在于某些豪华车/进口车上面。比如最典型的保时捷macan(图片|配置|询价)、路虎揽胜极光等等。

    主要说说macan,保时捷macan过去一直是面向消费70万以上价位车型的用户,这些用户大部分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中产以上家庭且比较在乎品牌和面子。这些用户不算是特别有钱,但肯定也不缺钱。对他们来说,60万以下的产品,国产豪华车,自主新能源等等,他们是直接排除的。过去的macan服务的就是这些用户。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macan只能选择降价促销,一度将价格下调到40+万元起步,从70~100万落地的车型变成了50~70万的车型。那原来消费这台车的那些用户有不少就不再把macan放进自己的购物车里面了。

    当全国的人都知道macan降价促销,那那些为了品牌和面子而计划去买它的用户们就不乐意了:车子降价,就意味着再也无法装过去高价那会同样的“逼”。既然装逼能力下降了,那我还不如去买个更舒服、更智能、更大、更便宜的国产新能源是吧?

    “不为装逼,那还买个2.0T的入门保时捷SUV干啥?”是不少买macan(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就是产品价格便宜了,却更不好卖的原因之一。其它的豪华车/进口车亦是同样的道理。


    •“旧”世界的权威被打破,新世界正在被更新的品牌“话事”:

    现在有相当多的消费者,把合资新能源车,比如两田新能源车,比如BBA的新能源车,是当作“杂牌”看待的。

    事实上,我已经建议过不少人选BBA的纯电车,我跟他们说,奔驰EQB、宝马i3等等的这类产品,都已经有那么大幅度的让利了。它们又是奔驰宝马品牌,三电技术都不错,底盘调校也相当好,这个价格大家完全可以选的。

    但这些人基本都会这样回答我:“我买新能源车,我为啥要买这些老牌子?他们的电动技术没比国产车更好啊。”

    你看,这就是新能源车这条赛道的现状!换句话说,在不少群众眼里,他们并不觉得新能源的BBA比国产牌子更能“溢价”。在新能源的世界里,老牌子所积累的品牌价值已经被逐渐“洗牌”,并且正在被一种更新的认知重塑中!既然如此,那它们自然就越便宜越不好卖了嘛。

    • 老炼总结:

    我觉得无论任何车,只要它的价格合适都是可以选择的。像新能源的马自达、两田、BBA等外国品牌车,它们都已经降价到这个份上了你们都不去买,那难道你等它们加价后才买吗?你别说它们怎么可能还敢加价卖车!市场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的。

    咱消费者要转变思维,汽车这种东西一定是越便宜越该买,越贵越加价越不该买!不要将所谓的“面子”属性看得太过重要。

    况且,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某些老牌豪华品牌已经正在谋划着巨变,比如奔驰、奥迪,比如捷豹。据说奔驰要彻底更改电车产品的设计语言,将会让它看着更像燃油车,且会砍掉一些入门产品。奥迪新车也有相似的动作。

    捷豹则更加疯狂,车标焕新,设计语言颠覆,全系汽油产品停售。据说未来的新产品起步价将会是百万元以上!

    所以我们换个角度去看,现在2025年,是不是大家拥有这些牌子车型的最佳时刻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