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被吹上天,到底谁家最好用?

    朱天乐Leo头像朱天乐Leo头像
    朱天乐Leo02-16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深蓝S07和L07的新增车型,并首次亮相了深蓝S09实车。紧接着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也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至全系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市场。这些事件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普及,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不同品牌智能化水平的关注。

    当车企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作为核心卖点疯狂营销时,消费者往往陷入“参数内卷”的迷雾:激光雷达数量、芯片TOPS算力、屏幕尺寸堆砌......但这些参数背后,真正的用户体验是否被过度包装?本文将从智能座舱(芯片、系统、车联网)和智能驾驶(芯片算力、传感器、应用场景)两大维度,撕开参数包装,直击主流车企的真实能力与短板,并给出不同预算下的选购指南。

    一、 智能座舱:不是屏幕越大越“智能”

    核心逻辑: 芯片决定性能上限,系统决定交互体验,车联网决定生态扩展性。


    • 追求极简体验选特斯拉(需忍受本土化缺陷),要“手机般流畅”选小鹏/华为系仪式感爱好者选蔚来
    • 警惕“伪智能”:部分车企用联发科低端芯片+安卓车机魔改系统,卡顿死机频发(如某二线新势力)。

    二、 智能驾驶:别被“激光雷达数量”忽悠了

    核心逻辑: 芯片算力是地基,传感器决定感知能力,算法决定场景落地效果。


    关键结论:

    • 技术激进派选小鹏/华为(率先开启城区智驾),稳妥派选蔚来/理想等(确保高速NOA可用),特斯拉国内版性价比低
    • 警惕“硬件期货”:部分车企预埋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但软件功能“画大饼”。

    三、 按预算选车:拒绝“参数焦虑”,把钱花在刀刃上

    1. 10-20万元:智能够用就好

    • 智能座舱首选:比亚迪海豹(DiLink 4.0)、小鹏Mona m03(Xmart OS 4.0)
    • 智能驾驶首选:小鹏G6(标配高速NGP)、深蓝S7(可选高阶智驾包)
    • 避坑提示:该价位慎选激光雷达车型(成本挤压导致其他配置缩水)。


    2. 20-30万元:体验全面升级

    • 智能座舱首选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全场景语音+8295芯片)、华为问界M7(鸿蒙座舱)
    • 智能驾驶首选:小鹏G9(双激光雷达+XNGP)、阿维塔11(华为ADS 2.0)
    • 避坑提示:部分车型智驾需额外付费订阅(如蔚来NOP+按月收费)。


    3. 35万元以上:技术天花板之争

    • 智能座舱首选:蔚来ET7(NOMI 2.0+AR眼镜)、理想L9(五屏交互)
    • 智能驾驶首选:华为问界M9(ADS 2.0全国无图)
    • 避坑提示:豪华品牌溢价严重(如奔驰EQS车机卡顿,智驾水平落后新势力)。


    理想L9

    总结:智能化没有“完美答案”,只有“最适合选择”

    • 科技发烧友:优先小鹏/华为(本土化+快速迭代)
    • 家庭用户:理想/蔚来(舒适性+服务保障)
    • 保守派:比亚迪/传统车企(功能实用+品控稳定)
    • 警惕“伪需求”:自动泊车、车内KTV等炫酷功能使用率极低,回归安全、流畅、易用三大本质才是真智能。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