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仰望U8还没完成的使命,捷途纵横能行吗?

    汽车大公司头像汽车大公司头像
    汽车大公司01-24


    “美国有Jeep,英国有路虎,中国有捷途。”

    1月22日,捷途汽车在北京发布了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捷途纵横。而前面这句话,就是捷途汽车的目标,以及捷途纵横的定位与价值。

    奇瑞的自信和“野心”开始越来越呈现于市场了。

    不同于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多数人对于奇瑞“低调”、“理工男”的标签认知,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开场时的演讲,就已经几乎不吝啬夸奖之词:“捷途品牌一直是奇瑞集团的‘优等生’,是“最能战斗”的团队,捷途“纵横”就是要成为世界豪华越野市场的新符号,成为‘中国的大G’。”

    甚至,尹同跃还透露“纵横”的名字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起的,说奇瑞集团的技术储备“李学用放开用”。

    当晚,捷途纵横发布了纵横G700、纵横F700和纵横G900三款车型,不仅展示了奇瑞集团的技术储备,也直接将“野心”指向了当下市场的标杆产品。

    尹同跃说:“集团将不遗余力,全力支持,资源没有上限、技术没有上限、机制没有上限、用人没有上限。”

    奇瑞的进攻,开始了。


    不止“浮水”,也不止“原地掉头”


    捷途为捷途纵横产品序列搭载了全新的纵横架构,拥有两套专属动力系统、一个专属越野底盘和六个极致越野技术,包括鲲鹏超能混动、纵横两栖黄金增程CEM-O、纵横云台越野底盘、纵横乾崑智驾、纵横天巡技术、纵横舒压智能氧舱、纵横苍穹互联、纵横灵感座舱、纵横方舟技术。

    这其中最“抓眼球”和具有代表性的,或许就是纵横方舟和纵横云台越野底盘了。

    在发布会现场,捷途通过视频展示了纵横方舟技术的水陆两栖体验,车辆通过舱体IPX8级防水(8级防水是最高等级)、通道主动密闭、整车智能感知,以及车尾的军工级涡轮推进器和四轮驱动,实现如船舶一样在水中行驶的体验。

    同时高集成控制系统使得其驾驶简单,6轴陀螺仪智能助浮、乘员舱耐水压20Kpa(约水深2米),耐水流5m/s也保证了安全与性能。

    根据捷途给出的数据,其性能可以达到满载排水量4.0吨、吃水深度1.05m、最大航速4.5节、航行时间40min。而这样的性能参数,已经相当于一艘小型船舶。

    纵横云台越野底盘,则拥有矢量四电机带硬锁和后轮转向,可以实现原地掉头、蟹行模式;车轮垂向跳动频率最大13Hz,单轮举升最大1.3吨,可以实现陷沙的“跳动脱困”。此外全主动悬架,不仅可以预判前方道路特征,还可以在崎岖、有坡度的野外停放时,实现车辆的自平衡,通过落差找平保证车身姿态接近0侧倾、0俯仰。

    在去年广州车展,仰望在展馆广场设置了一个仰望U8“应急浮水”展示区,而从仰望U8推出至今,“浮水”都是其最大的产品亮点之一。其次则是原地掉头,甚至仰望U8与奔驰纯电“大G”关于原地掉头的争论,也一度在互联网上成为热点。

    显然,捷途看到了,并且要超越。

    而捷途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在当下市场头部产品竞争的性能上全面超越,还提供更多的创新价值。

    比如无人机概念的加入,可以实现跟随旅拍、智能跟拍,同时在前方路况不明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越野探路功能规划路线,指引车辆通行,甚至是在紧急情况下协助搜救、补给物资。

    再比如智能氧舱,可以在平原地区弥散制氧,提供富氧的车内环境,也可以提供医用级高浓度氧气(93%±3%),通过6个供氧口,帮助乘员缓解“高反”;而在应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制氧(氧烛,催化分解氯酸钠)提供高浓度、稳定的氧气保障。

    还有低轨卫星通讯,覆盖广泛同时资费低至常规通讯运营商水平,语音时延<200ms,接入时间<20s。

    此外,捷途纵横开发了生命检测、主动救援系统,融合DMS驾驶员监测和OMS乘客监测系统,以及健康大模型技术,精准识别车内人员健康状态,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触发紧急救援,与车内供氧、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一起形成双重保障机制。

    这种创新并不是一味地“堆料”,而是捷途在过去7年时间里所深耕的“旅行”场景中所发掘的用户真实需求,而将以前需要额外改装的功能植入原车,这不仅可以让专业越野用户省去改装的成本,也可以让更多普通用户获得更低的越野门槛。

    这种“低门槛”还体现在支持越野端到端的纵横乾崑智驾,以及可以成为专属“旅行搭子”的AI大模型智能座舱。可以播放3D大片,远端屏、氛围灯、香氛、智能空调、哈曼卡顿旗下Lexicon豪华音响、拥有通风加热和按摩的零重力座椅,也让越野这件事变得可以不再那么辛苦。

    很显然,即便奇瑞的技术宝库里琳琅满目,但捷途纵横很清楚该如何打开新的市场,我们可以在捷途纵横三款产品上看到“炫技”,这当然有出于品牌认知、市场营销的“流量”考量,但更核心的是捷途对于目标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在解决用户痛点和使用价值的基础之上,满足更多的情绪价值和流量价值。


    豪华需要堆料,但不止堆料


    这或许是一个改变传统豪华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的最好时代,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情是轻而易举的。

    过去一年,仰望U8销量从上市之初的“巅峰”逐渐回落到月销不足300的“稳态”,而对比之下,路虎卫士(图片|配置|询价)月销在1500辆以上(其中110占比更大),价格更高的奔驰G级销量在500左右,另外路虎揽胜和奔驰GLS(包括迈巴赫-GLS级)的销量也都在1000辆以上。

    尽管仰望U8在过去一年的互联网上赢得了很多“键盘值”,但在现实市场中,似乎依然很难撼动传统豪华SUV的市场地位。

    这也就延伸出了另一个话题,百万级豪华车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产品力本身当然重要,无论是奔驰“大G”的“三把锁”,还是路虎卫士从外观到性能的强大而均衡,以及路虎揽胜和奔驰GLS对于豪华的诠释。

    但这些产品更重要的是拥有“社会价值”,哪怕是“既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样的段子,背后折射的也是路虎在社会上的标签,代表了成功的选择。你可以说很多高净值人士开始选择包括仰望U8在内的国产豪华车,但也并不妨碍他们要先拥有一辆路虎或者迈巴赫。

    而这种社会认同的软实力,是当下国产豪华品牌仍然缺少的。

    论产品力本身,也许国产品牌已经完全不输传统豪华车,甚至在配置参数、用料做工上更加极致,但从法拉利、兰博基尼,到路虎卫士和奔驰G级,成就“顶级豪华”的,产品力只是基础。电动化时代,让很多传统内燃机时代的性能参数不再有门槛和稀缺属性,但要改变过去很长时间所形成的市场惯性,也并非一日之功。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捷途纵横在寻找一种新的机会。

    除去前文所讲可以水陆两栖、原地掉头这些性能外,捷途过去所积累的用户基础和旅行标签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在发布会尾声,捷途纵横公布了一批“捷途共创官”,其中“侣行夫妇” 张昕宇、梁红自不必多言,还有专注于越野车深度改装的“中国顶火”创始人一刀、造过“赛博坦克300”的超境汽车创始人刘书麟、生产越野赛车减震器的K-MAN科曼创始人姜太云,以及环塔汽车组四冠王韩巍、中国越野巡回赛女子年度冠军李彦毅。

    这涵盖了深度旅行的用户,越野车“玩车”圈子的资深人士,以及专业的越野赛车运动选手,我们也不难猜测,捷途纵横的技术创新背后,或许也有着这些“共创官”的贡献。

    长城旗下的坦克300之所以可以在越野圈有着稳固的地位,产品力是关键因素,但也同样离不开“圈层文化”的作用。尤其在越野圈这样相对小众而垂直的用户群中,口碑本身的传播,以及由产品衍生的各种改装服务,都决定了“赢者通吃”的现象。

    而面对更高端的市场,用户的圈层价值就更加凸显,路虎有卫士的文化传承,奔驰“大G”也有自己的越野俱乐部,捷途纵横希望打入这个市场,就不能只靠堆料与炫技,而是从过去经营的旅行用户社群中,找到萌芽与机会。

    其实无论是路虎卫士,还是奔驰G级,追根溯源它们的历史,最初都并非以“豪华”为诞生的初衷,反而是“干粗活”的,但也正是这种对于性能的追求奠定了基础,日后才等到了契机使其跨越出越野本身,成为了整个豪华汽车市场的代表性产品。

    这其实和捷途的发展历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无论是捷途还是奇瑞,也都在过去7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积淀,开始了蜕变,这是捷途的优势,也是其他品牌“平地起楼”所没有的基础。


    大公司视点


    从“奇瑞风云要做‘全球混动第一品牌’”,到“奇瑞是中国混动技术的开创者”,再到“奇瑞汽车,中国汽车的全球冠军”,奇瑞的“不客气”虽然说了好几年,但似乎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摆明到了台面上。

    过去一年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中,只有奇瑞和上汽的自主品牌体系中,没有最高指导价超过40万元的产品,但哪怕是上汽,当初推出智己品牌的目标也是瞄准了豪华车市场。

    不久之前,长城汽车也曝光了要推出百万级豪华车的计划,而去年推出的“灵魂摩托”其实已经是长城对于高端市场的一次尝试。

    对于奇瑞而言,树立一个豪华标杆的价值在短期内也许不是销量和利润本身,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其战略和品牌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尽管奇瑞不愿意参与价格战,但面对市场的客观环境,奇瑞也需要找到向上突破的机会,智界、星纪元都是奇瑞的尝试,但也还远远不够。

    而捷途纵横,或许就是当下市场环境里,奇瑞最合适的高端选择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