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宝马收手?订单暴跌30%,宝马i3也要涨7万

    车界锐评头像车界锐评头像
    车界锐评2024-07-23

    宝马订单基本确定跌了30%左右,i3也要涨7万。

    有人称这才是真豪车的调性,即使跌也要卖涨!

    其实价格涨上去也没啥?

    毕竟市场行为,买卖属于你情我愿事。

    但是,宝马4S店却做了一件让消费者吃“蛾子”的行为。

    根据全国5/6月份买宝马i3(图片|配置|询价)消费者反映,多处宝马4S店“背信弃义”撕毁合约,拒绝交付17万元低价车,只有临时加价才能提车。

    一位来自重庆的消费者对记者透露:“我是5月29日和重庆宝渝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购车合同,车型是宝马i3,价格是17.45万,并且交了定金。当时销售说提车没有问题,但是到临近提车时被告需要加价3万。”

    消费者还称:“我和4s店方面经过多次协商,后续对方又表示加价1万多就能提车,再后来经理又说没车了,停产了。在多日协商沟通的过程中,4S店每天都是不同的说法,给出的回应反复无常。”

    一位来自郑州的消费者对记者透露:“我是6月底在郑州宝莲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订的车,车型为宝马i3,合同已签订、定金已交完、贷款方案通过,当时客户经理说四五天就能交付。但临近交付时被告知车价要贵2万,并且换成三年免息的金融方案,否则不让提车。”

    经销商哪来底气?

    敢冒着违约的风险,和消费者“撕扯”起来。

    明面上门店给出的毁约回应是车停产了或者产量减少。

    物以稀为贵,你想得到,就要提高价钱。

    实际上,经销商敢加价,就是宝马中国给4S店压库存KPI考核降低合格线。现在总部以提高利润为目标,抛弃低价走量激进市场行为。

    结果,消费者会不会惯着宝马这一行为呢?

    7月21日,一位南方某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广州白云区的宝马门店,从一位销售透漏消息得知,他所在的门店在宝马涨价后的第一周卖了“二三十台”,“相比上个月月销一百五六十台车下降30%。

    不过中国人,素来有买涨不买跌的传统。

    房子如是,股票如是,车子也如是。

    回过头来想想,宝马如今战斗力还会似以前那么强悍?

    从问界M7/M9大定就可知,从小米SU7性能版预售狂热就可得知,从极氪009光辉版上市就大卖就可知,要狂涨7万的宝马i3只是在表演最后垂死挣扎……。

    次阅读
    11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