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警惕“暗冰”陷阱,该如何选一辆“不打滑”的车?

    新车录头像新车录头像
    新车录2023-12-27

    随着寒潮来袭,很多有经验的北方司机都自觉地换上雪地胎甚至防滑链。虽然南方地区不止于这么夸张,但也需要警惕,因为即使没有冰雪气候,在零下环境下也非常容易出现“暗冰”。“暗冰”不易被察觉,它是道路缝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溢出路面形成的薄冰层。此时,如果一侧车轮压在“暗冰”路面上,即使你的爱车配备了博世的ESP,也非常容易造成失控打滑。

    当然,如果花20几万买一辆车,还用博世入门级的标配ESP,那这钱就太不值了。随着科技发展,一些高端新能源车企基于电机旋变传感器和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开发出了拥有毫秒级响应防滑功能,即使雨雪路面也能从容不迫。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在20-30万这个价位,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小鹏P7i,以及昊铂GT的防滑功能是做得比较好的。

    三款车的防滑标定各有特色。Model 3的悬架相对来说偏硬,而且轴距在三者中最短,因此重量转移的感觉最为明显。当车辆打滑时,系统更偏向于让驾驶者自己调整,实在不行的时候才会介入。Model 3这种调校虽然开起来蛮有乐趣,但对新手而言不太友好,而且当车辆失控趋势过于明显时,防滑系统也是无能为力的。

    如果说Model 3是自由派,那么小鹏P7i则是强硬派。当车辆打滑的时候,防滑系统会毫不留情地全面接管车辆的转型和动力系统。这种防滑策略确实很有效,即使是新手司机也不容易出事故,但老手可能不太喜欢这种驾驶节奏被打断的感觉。

    与前面两款车型相比,昊铂GT的ASTC鹰爪系统可以说是“老少咸宜”,因为它的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昊铂GT的鹰爪系统可以在打滑刚刚开始发生的数毫秒内,请求EPS转向力矩输出,从而对车辆进行横向控制。驾驶员还没察觉到打滑,系统就完成了调整,自然也就不会打乱驾驶节奏的说法。而对新手而言,鹰爪也能有效抑制打滑,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综合来看,三款车型在防滑效果都不错,但如果加上价格因素的话,可能21.99万起的昊铂GT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寒潮来袭!新能源车主都坐不住了,为什么就它能通过寒潮大考

    最近的天气真是冷到头掉,全国各地到处都在下雪,不少电车司机对此叫苦不迭,本来路面结冰车子就容易打滑,而且很多纯电车为了降低电耗,特意选用低滚阻轮胎,一上路就跟溜冰一样,完全没法开。想想20多万的纯电车,一遇结冰路面就打滑,也太不礼貌了。都说纯电车性能强、操控好,难道一碰到冰雪天就只能趴窝?

    在23万元级区间内,纯电车要说操控好,当属特斯拉Model 3、小鹏P7i和昊铂GT。从配置上看,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i都有四驱车型供选择,其中Model 3是前后轮双电机驱动,在抓地力不足的路面能让四轮尽可能紧贴地面,脱困能力也相对较好。而小鹏P7i则是全中置双电机四驱,重量分配更平衡。四驱系统也比较智能,遇到复杂路况能从后驱自动调整为智能四驱,智能分配扭矩,提升车身行驶稳定性。可以说,这两款车既能保障正常路况下的驾驶乐趣,遇到强度不大的雨雪湿滑的路面也能应付。

    相比之下,昊铂GT操控稳定性其实要更胜一筹,因为昊铂GT搭载了了ASTC鹰爪系统。相比一般的四驱系统,鹰爪系统对车辆的瞬态介入更积极,效果也更明显。它能通过电机旋变传感器位置信号,预测车辆打滑临界点,并在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的配合下,迅速地介入方向盘控制,响应速度提升20倍,在车辆即将打滑时稳定车身姿态,防止意外发生。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套鹰爪系统非常好用。我前段时间曾在一个雪天试驾过昊铂GT,在尚未完全融化的城市路面上,昊铂HT的鹰爪系统能自主介入车身控制,不断小幅调整方向盘,即便是驶过冰面、柏油路面交替出现的路面,昊铂GT都完全没有出现打滑现象,笔直地稳稳前行。

    当然,除了应对打滑,昊铂GT在舒适性方面也配备了座椅按摩加热、自动除雾、新风空调等,不仅能让用户在温暖的环境中舒心出行,热泵空调等热管理技术也能有效提升电池是在低温天气下的工作状态,保证车辆续航。当然,对于售价20万以上的纯电车来说,这些配置大多都有装配。

    如今国内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卷,20多万的纯电车型也能有比肩大几十万燃油性能车的加速和操控表现。不过大家在关注这些车型的操控表现时,除了正常条件下的驾驶体验,也要看看配置能否应对极端天气下的复杂路况,像昊铂GT这样配备鹰爪系统、能在雨雪天自由畅行不打滑的车型,自然值得推荐。

    【懂车帝】

    自主品牌都在“卷”智驾,昊铂与华系竞争第一阵营?

    近年来国内智能驾驶的“卷”堪称龙卷风级别。昨天,华为在最新的发布会上亮相了问界M9,并声称其通过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了L3级智驾。其实这些硬件并非华为第一个使用的,而且感知硬件堆再多,还得看实际使用时的表现。只有各家车企拿出自家的王牌车型进行同台比拼,才能知道他们的智驾是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最近举办的中国第一届智驾大赛,是史上规模最大、车型最全的一次比赛,其中就包括小鹏G6、特斯拉Model Y、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昊铂GT等15款实力型选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是车主自愿参加的,测试结果无疑要比媒体主导的测试更为真实。

    赛前,很多人都对极狐阿尔法S、问界M5、还有阿维塔11这三款车型抱有很大信心,毕竟华为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名气很大,而且还配备了激光雷达。从赛后的成绩分析来看,华为系的车型确实表现出色,令人意外的是使用多融合智驾感知方案的昊铂GT,表现居然能和问界M5不相上下。尤其是在匝道施工避障路段,只有华为系和昊铂GT能成功识别,其余品牌都出现了人工接管的情况。难怪当初广汽埃安有底气和华为主动切割,智驾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已经迎头赶上了。

    我之前也参加过昊铂GT的试驾活动,以我个人亲身经历来说,昊铂GT的领航系统存在感很低,在大多数情况下,昊铂GT的领航系统动作都相当轻柔。不过,当我被前方龟速行驶的车辆阻挡的时候,昊铂GT就会来一个干脆利落的变道超车,然后回到原来的车道上,整个操作一气呵成。甚至对于车辆加塞和“鬼探头”这种老司机都感到棘手的情况,昊铂GT都能从容应对。

    不得不说,昊铂GT作为背靠传统主机厂的豪华品牌,智驾方面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华为在智驾领域一家独大的场面。当然,第一届智驾大赛也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领先实力,智能驾驶领域早已不是被一两个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而是众多品牌齐心发力,共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有华为系和昊铂这样愿意持续投入研发的品牌,中国一定能在智驾领域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700km续航都没有,你这23万不就白花了吗?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迅速,各方面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北方用户来说,新能源续航焦虑还是存在的。那么,究竟续航达到多少才算够用呢?想要没有续航焦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工信部公布的CLTC续航。

    懂车帝冬测虽然反映了纯电车冬季续航的打折的情况,但不统一的测试流程也影响了各款车型的真实表现。CLTC续航虽然不一定能代表真实的车辆续航,但在统一标准下测出来的续航,更不容易对消费者购车产生误导。如果你真的担心纯电车的冬季续航表现,建议看看续航700km以上的车,即使打个折,也是完全够用的。因此,在20-30万这个价位,大家只要重点关注小鹏P7i、特斯拉Model 3,以及昊铂GT就好,其他不够700km,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碰了。

    其实想要做到700多公里的续航不容易。首先当然是电池容量要大,像小鹏P7i那样,靠86度电池硬生生把续航“怼”上去,也是一种本事,当然越依靠大电池,冬季续航打折也越严重。而Model 3和昊铂GT的做法更为讨巧,它们主要都是通过提高电驱效率来实现长续航的。值得一提的是,昊铂GT还有优秀的高速能耗表现,因为它的风阻系数低至0.197Cd,是目前全球量产车最低风阻,而小鹏P7i和特斯拉Model 3的风阻分别0.22Cd和0.23Cd。有专业机构测算过,风阻系数每降低0.01,续航就能增加5km。

    以上三款车型我都借回来开过几天。Model 3和昊铂GT的电耗表现都不错,表现的百公里能耗在12kWh左右,虽然小鹏P7i能耗稍高,接近14kWh,但因为它电池容量最大,所以日常来说也不会有续航焦虑。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那么个人认为昊铂GT更值得推荐,因为它的起售价为23.99万起,是三款车型中最低的,而且如果你经常开高速的话,昊铂GT的能耗可能会比Model 3更低。只要不到24万的价格,就有一辆超700km续航的中大型纯电运动家轿,你不觉得很香吗?

    为什么说20万买新能源车,800V超充一定是必选项?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迭代,已有不少头部电动车都能做到600-700km的续航水平,长距离的出行焦虑已经得到大幅缓解。如今的关注点更在于补能方面,毕竟相比燃油车便捷的加油体验来说,纯电车动辄个把小时的充电时间依然是电动车普及的一大障碍。当然,如今很多车企推出了800V超充技术,而且越来越多大型商超或新建的充电站都规划了800V超充桩。如果你有20多万的购车预算,但却不选带800V超充的新能源车,那这钱可能就白花了。

    不过即使同样号称800V超充,不同品牌之间也是存在差距的。今年懂车帝冬测就测试了目前市面上比较有代表性的800V超充车型,在零下30°的极端环境中,号称使用800V超充的车型,很少能够真正达到800V的充电电压。像阿维塔11与小鹏G6等车型,其充电电压只能维持在650V左右,能够维持800V电压的仅有昊铂GT与智己LS6。

    或许是冬季低温的影响,较低电压的阿维塔11可以通过多余的产热维持电池活性,从而达到更快的充电速度。智己LS6的充电时长排在第二,用时为54分钟,这得益于它较为稳定的充电功率,不过它最高电量只能充到95%。用时排名第三的是昊铂GT,最大充电功率可以达到212.9kW,是测试车型能够达到的最大充电功率。

    当然,极端严寒的环境下可能会有例外,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高充电电压一定会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此前也有媒体做过主流纯电车的充电测试,使用800V电压平台的车型,其充电速度普遍能达到400V车型的两倍。而在所有800V超充车型中,昊铂GT更是一骑绝尘,仅用15分钟就能恢复445公里续航,而采用400V平台的特斯拉Model 3在同样情况下,只能增加200公里左右。所以说,20万买新能源车,800V超充一定是必选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